
郡縣治則天下安,縣域興則國家強。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 要著力完善有利于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完善發揮統一戰線凝聚人心、匯聚力量政治作用的政策舉措。隴西縣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時代黨的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思想, 牢牢把握團結奮斗的時代要求,注重發揮統一戰線法寶作用,聚焦發展大局主動作為,不斷完善大統戰工作格局,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隴西篇章撐勁使力、凝聚人心、匯聚力量。
一、強化思想政治引領, 為推動改革發展強定力。統一戰線是黨領導的政治聯盟,統戰工作是黨的政治工作,統戰部門是黨的政治機關。隴西縣始終把旗幟鮮明講政治作為首要要求,并貫穿于統戰工作始終,加強黨對統戰工作的領導,牢牢把握正確方向,全縣統戰各領域工作實現了新發展、取得了新成效。一是在舉旗定向中“聚心”。堅持用黨的創新理論凝心鑄魂,強化理想信念教育和政治共識教育,積極舉辦統戰干部能力素質提升、統一戰線代表人士參政議政能力提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和民族宗教政策法規業務等培訓班4 期,著力引導統一戰線各領域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不斷增進對中國共產黨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堅定不移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正確方向前進。二是在建言獻策中“聚智”。發揮縣級黨員領導干部聯系統戰代表人士和教育、衛健、人社等6 個政府部門對口聯系民主黨派、工商聯、統戰團體機制優勢,與廣大統戰成員廣泛開展談心談話、雙走訪、專題調研等活動,聽取代表人士意見建議的同時讓他們知情明政、建言獻策。每年召開統一戰線各界人士茶話會、黨外代表人士通報會、暑期談心會、座談會等10 余次,開展走訪談心活動50 余人(次)。近年來,聽取征求各界代表人士在中醫藥產業發展、優化營商環境、和美鄉村建設等方面的意見建議40 余條,農業、衛健、教育、工信、住建、人社等20 余個部門參與意見建議落地工作。三是在參政議政中“聚力”。發揮民主黨派、無黨派和黨外知識分子優勢,緊扣全縣重大工作部署開展“大調研·基層行”等專題調研活動,近年來,圍繞全縣經濟社會發展難點重點和群眾關心的熱點、焦點問題,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民辦教育健康發展、鄉村建設等專題調研20 余次,撰寫調研文章10 篇、政協提案80 余條,其中《關于進一步提升城市品質的建議》《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提升全縣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能力水平的建議》《關于優化城鄉中小學布局、提升義務教育質量、強化學校基礎設施建設的建議》等20 余條建議被列入縣政協年度重點提案,為縣委、縣政府決策提供了有益參考。四是在示范引領中“聚創”。堅持樹榜樣、立標桿,創新打造示范典型,帶動統戰工作提質見效。持續深化“8+N 進”活動,不斷豐富創建載體,打造特色鮮明的“藥都石榴紅”民族團結進步品牌,舉辦第28 個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活動啟動儀式暨“石榴杯”文藝演出,指導全縣759 個基層黨組織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黨日活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氛圍日益濃厚。深入開展“黨親國好法大”教育實踐活動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習教育工程,聚力商會組織以商招商、鄉賢能人助推發展、統戰慈善公益、“歸雁工程”等典型培育,以點帶面推進全縣統戰工作創新發展。
二、堅定信心凝聚共識, 為推動改革發展添動力。當前,隴西縣正處于政策疊加、轉型升級、追趕發展的關鍵時期, 更加需要充分發揮統一戰線政治作用,為順利推進改革凝心聚力,為實現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力量支持。一是充分發揮凝聚人心、匯聚力量的優勢作用。黨的統一戰線工作歷來具有凝聚人心、匯聚力量的優勢,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期待,隴西縣不斷提升共識度,拓展團結面,堅持把高質量發展所需和統一戰線所長結合起來, 緊緊圍繞縣委十七屆十四次全會提出的聚力打造“五區”發展定位和“十大攻堅行動”路徑舉措,支持鼓勵統一戰線各界人士圍繞特色優勢產業培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優化營商環境等事關縣域經濟發展和人民群眾關心的卡點堵點問題深入調查研究, 提出更多有針對性、操作性的意見建議,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營造良好氛圍,匯聚磅礴力量。二是充分發揮人才薈萃、智力密集的優勢作用。統一戰線素有“人才庫”“智囊團”之稱,匯聚著各方面的代表人士和大批中高級知識分子、專家學者、專業技術人員,在自身行業和領域中具有一定的話語權和影響力。為充分發揮黨外代表人士自身影響力,搭建“同心大講堂”宣講陣地,通過統戰成員“自己講”、專家學者“名師講”、考察調研“體驗講”,專題授課“集中講”、分散送課“上門講”,網絡統戰“線上講”、現場交流“線下講”相結合等方式,將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統一戰線理論、法律法規、文化藝術和醫療衛生知識由“耳邊”傳到“身邊”,從“紙上”落實到“事上”。共舉辦隴西統一戰線“同心大講堂”4 期、開展各類同心宣講活動8 次,黨外代表人士開展農業、教育、醫療、書畫、法律等宣講培訓活動30 余場,讓基層群眾的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成色更足。三是充分發揮協調關系、化解矛盾的優勢作用。改革是利益格局調整的過程,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涉及各個領域、各個系統、各個層次,必然會牽涉許多單位和個人的切身利益。隴西縣統一戰線各界人士充分發揮在各自所聯系群眾中的代表性、影響力,積極當好黨的政策宣傳者、群眾利益維護者,強化面向基層和群眾的宣傳、解讀,及時解疑釋惑,回應社會關切,凝聚改革共識,激發創業激情、創新勇氣、創造活力,為全面深化改革和推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減少阻力、增加助力、形成合力。
三、主動融入中心大局, 為推動改革發展增活力。始終把助推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作為統戰工作的第一要務, 堅持推動統一戰線事業與經濟社會發展方方面面深度融合,實現以發展促進團結、以團結保障發展的良性循環, 不斷譜寫各族各界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隴西篇章。一是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合奏改革“奮進曲”。堅持把抓項目、促投資、穩增長放在突出位置,堅持把“發展所需”與“統戰所長”相結合,圍繞打好新型工業化攻堅戰、中醫藥產業發展、和美鄉村建設、主動創穩創安、招商引資及優化營商環境等中心工作,深度開展調查研究,聽群眾建議、找突破路徑、獻務實之策,為縣委、縣政府科學決策提供了較好的參考依據,推動全縣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黨的建設等各項工作取得新成效。二是融入鄉村全面振興大局,激活發展“新動能”。堅持把“歸雁工程”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要抓手, 引導民營企業和民營經濟人士踴躍投身鄉村建設, 累計落實幫建資金18.6 億元。結合“結對幫扶·愛心隴西”工程,支持鼓勵各界人士開展法律、醫療、文化進村社、進校園,電商助農以及“尋美·隴西”等社會服務活動,通過統戰力量為和美鄉村建設賦能添彩,助推鄉村全面振興取得了新成效、展現了新作為、邁上了新臺階。三是融入民生保障服務大局,唱響惠民“好聲音”。圍繞群眾關切事宜,增進民生福祉,不斷增強各族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擴大優質教育資源供給,深化合作辦學層次,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全面提升醫療救治能力,縣域內常見病、多發病診療率達到95.94%。全面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城鎮化率達到53.4%。織密兜牢民生保障網,健全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公共服務體系不斷健全完善。四是融入生態文明建設大局,繪就綠色“新圖景”。牢固樹立和踐行“兩山”理念,大力支持民主黨派、黨外人士開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民主監督,深入實施“綠滿隴西”行動,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完成造林綠化33.27 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6.25%,水土保持率達到67.18%,努力打造宜居宜業的城鄉人居環境。五是融入基層社會治理大局,筑牢穩定“壓艙石”。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 統籌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工作與基層社會“大治理”深度融合,圍繞“藥都石榴紅、同心共筑夢”主題,扎實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活動,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越鑄越牢、愈發深入人心。深入開展“黨親國好法大”教育實踐和“四進”宗教活動場所活動,加強宗教事務治理法治化,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作者系中共隴西縣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