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50年代早期,藍保華榮當毛澤東主席的警衛員,2023年12月,這位廣西瑤族老戰士逝世,享年93歲。
藍保華的家人按他的遺愿,將他安葬在第二故鄉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小長安鎮立新村,全村父老鄉親相聚為藍保華舉行追悼會。一時間,由藍保華生前口述、壯族作家韋明勇記錄并編撰成書的長篇紀實文學《長路為遠方——毛澤東瑤族衛士藍保華的奮斗人生》,成為大家熱衷拜讀的讀物,細品中追尋他別樣奮進的人生。為圓滿10多年前電話采訪老戰士,卻事有另因采訪錄未能成文發表的遺憾,筆者特撰此文,以深切懷念老戰士藍保華。
毛主席的警衛員藍保華
藍保華,1930年出生于廣西都安瑤族自治縣菁盛鄉登立村。1948年,他加入都宜忻游擊隊;1950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4年3月入中南海,榮當毛澤東主席的警衛員;1954年6月,正式成為一名中共黨員;1955年夏,接受毛澤東主席派遣回到家鄉開展社會調查,撰寫的調查報告深受毛澤東主席肯定并作出指示,為家鄉發展帶來重大機遇;1958年3月離開中南海,奔赴北大荒,屯墾戍邊;1963年2月,回到地方工作,擔任過鄉武裝部部長、公安員等職;1970年奉命調到羅城礦務局,先后擔任插花礦、藕塘礦的黨委書記;1991年離休,回到小長安鎮立新村安度晚年,之后在柳州市廣西榮軍醫院療養。藍保華,是一名榮獲“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的老黨員。
警衛戰士想念毛主席
2013年,筆者有幸品讀藍保華于1977年9月14日在《廣西日報》發表題為《毛主席關懷我廣西》的長篇回憶錄,老戰士的回憶錄雖已發表36年,但品讀起來仍令人獲益匪淺。
重要的時間節點總能令人對自身的經歷感觸更為深刻和清晰,時值毛澤東主席120周年誕辰,筆者帶著重讀回憶錄所產生的極大鼓舞之情,急切地電話采訪老戰士藍保華。“心中想念毛澤東主席”是老戰士藍保華對筆者訴說的第一句話。這是作為警衛戰士,常能親近最愛戴的毛澤東主席的人心中蘊藏永恒不變的深情。
藍保華告訴筆者,他盡管離開中南海、離開毛澤東主席已55年,但保衛領袖的歲月依然歷歷在目,記憶猶新。毛澤東主席那高大的形象、慈祥的面容,仍時時浮現在面前。在任職警衛員的難忘歲月里,毛澤東主席悉心引導警衛戰士,要求警衛戰士勤奮學習文化,提高政治覺悟,跟緊時代發展的步伐,立志為黨為國作貢獻。
毛主席為藍保華改名
藍保華告訴筆者,令他最難以忘懷的事情,便是毛澤東主席為他改名字。1955年7月22日,毛澤東主席在中南海游泳室旁接見藍保華等幾名戰士,審閱戰士們撰寫的調查報告。當毛澤東主席看到藍保華的名字用的是“寶華”二字時,風趣地對他說:“你名字中的‘寶’字,是寶貝的‘寶’,可見你父母把你當寶貝了,天下父母愛子情深啊!可你現在已是一個戰士了,如果將‘寶’字改一下,要保衛的‘保’,保華保華,保衛中華。你看,這么一改,是不是意義就更大了一些呢?”當時他聽完主席的話后,高興得說不出話來,只能肅立在原地頻頻點頭,表示接受,兩眼掛滿了淚花。此后,藍保華常常為毛澤東主席賜名“保”字而無比自豪,干什么事情,每每想起此事,就渾身充滿力量。
藍保華說,毛澤東主席對他名字的更改,具有高超的造詣,使名和人融為一體,賦予不息的生命力,富有極深的哲理和遠大的理想。起初,他對毛澤東主席的改名,只停留在感激之情上,此后經歷風風雨雨幾十年,一個“保”字,讓他終生受用。保衛中華,不僅是對他個人的囑托,還是對祖國一代青年的期望,更是中華兒女100多年來用鮮血寫出來的鋼鐵誓言。
警衛戰士力行毛主席教導
藍保華身為毛澤東主席的警衛戰士,時常能近距離感受到偉人的風采,日益熏陶漸染,潛移默化為工作和生活的正向動力,身體力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黨的根本宗旨。
1955年夏天,為了了解各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毛澤東主席派出身邊新來的警衛員返鄉開展農村工作調研。藍保華是參加返鄉做社會調查的警衛員之一,他從北京回到家鄉都安瑤山,用了3個月時間,深入田間地頭,走訪縣長、老百姓等,詳細了解家鄉方方面面的社會情況,撰寫了一份2000多字的調查報告,真實反映瑤山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實際、愿望和要求。藍保華回到中南海,將所撰寫的家鄉社會調查報告呈送毛澤東主席。毛澤東主席閱讀后,表揚藍保華寫得不錯,例子舉得好。在報告材料里,毛澤東主席畫了125條小杠杠,作出“近東蘭”“糧食困難”“要求成立自治區”等批示,區在當時指的是一片區域之意。1955年,國務院第十八次會議通過撤銷廣西都安縣,成立都安、巴馬2個瑤族自治縣的決定,同年12月10日,都安瑤族自治縣宣告成立。藍保華的調查報告,使人民領袖政令與人民意愿暢通,是毛澤東主席教導他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支援家鄉建設,保持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踐行成果。
之后一年多的時間里,藍保華深受毛澤東主席信任,主席多次委派他回到家鄉都安瑤山進行社會調查。1958年3月,因部隊輪換駐防,藍保華離開毛澤東主席,先奔赴北大荒歷練,后回到故鄉助力家鄉發展。他心中時刻牢記毛澤東主席的諄諄教導,放下架子,和群眾打成一片,在家鄉人民群眾中作表率。藍保華在羅城礦務局先后擔任2個礦區的黨委書記和礦長,經常跟班下井,和礦工拼力流汗,始終保持一名戰士不怕苦不怕累的本色。公休的時候,藍保華便帶著礦區干部深入附近的村屯,征求農民兄弟的意見,具體解決各種紛爭,搞好工農關系。離休回家后,藍保華人離職身不休,積極參加村里興修水利、修筑公路、種植甘蔗等公共事務和勞作,為家鄉群眾脫貧致富建設小康盡自己的一份力量。
結語
結束采訪時,藍保華深有感慨:如今他老了,無法再承擔領袖交付的重任,但時刻銘記毛澤東主席要力戒驕傲、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永遠不褪色的諄諄告誡,對他來說,“毛澤東主席,恩重如山啊!”他寄語當代青年:“要放聲高唱國歌,發出保衛中華的最強音,讓一切妄圖顛覆我中華的罪惡勢力在我們面前發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