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工作壓力不斷增加,不少人面臨著“白發年輕化”的困擾,許多年輕人因為白發而出現了嚴重的容貌焦慮癥狀。
其實,白發的產生與多種因素有關,包括遺傳因素、心理壓力、營養不足及生活習慣不良等。如果家族中有早白的情況,年輕人出現白發的概率會更高;長期心理壓力會導致身體機能下降,從而影響黑色素的合成;當身體缺乏必要的營養素,尤其是B 族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時,會影響頭發的健康;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長期熬夜、吸煙、酗酒等不良習慣,也會加速白發的產生。
那么,我們該如何應對呢?中醫理論認為,“發為血之余”,《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也說:“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發長……六七,三陽脈衰于上,面皆焦,發始白。”可見頭發的茂盛或稀疏可反映機體全身氣血的盛衰變化。因此,結合中醫藥理論研究,可以嘗試用中醫藥內治(補益氣血、益精填髓、補腎烏發)和外治(穴位刮痧)相結合的方法來改善白發年輕化癥狀。
刮痧可以促進血液循環,調節身體機能,從而改善頭皮的健康狀況。百會、四神聰穴刮痧法是一種結合中醫經絡理論和現代刮痧技術的自然療法,能疏通經絡,使氣隨血行,調動身體的氣血,疏通瘀堵,疏散濁氣,同時刺激局部氣血修復,使百脈皆得濡養。所以常刮頭部,不僅可以醒腦開竅,改善頭部血液循環,疏通全身陽氣,還可以防治失眠,增強記憶力,改善頭發早白、脫發等。
先給大家介紹幾個穴位:
百會穴:位于頭部,前發際線正中直上5 寸。百會穴能夠調節全身氣血,舒緩壓力。
四神聰穴:位于頭部,百會穴前、后、左、右各旁開1 寸,共4 穴。
四神聰穴為安神定志的要穴,具有鎮靜安神、清利頭目、醒目開竅的作用。
耳門穴:在耳區,耳屏上切跡前,下頜骨髁狀突后緣,張口有凹陷處。
翳風穴:位于頸部,耳垂后方。
曲鬢穴位于耳前鬢角發際后緣的垂線與角孫穴水平線交點處。
完骨穴:位于頭部,將手摸至耳后下方的隆起部位,即乳突,乳突后下方凹陷處即為此穴。
頭維穴:位于頭側部,額角發際直上0.5 寸,頭正中線旁開4.5 寸。
風池穴:位于后頸部,枕骨之下,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與耳垂齊平。
進行刮痧前,需準備好刮痧板和刮痧油。刮痧板一般選用銅、牛角或玉質材料,刮痧油可選擇具有滋養頭皮作用的中藥制劑,如當歸、首烏等提取物。
刮百會穴36 下,從前往后摳刮,刮左邊前后四神聰穴各36 下,刮右邊前后四神聰穴各36 下。
以百會穴為中心,做放射狀的刮法,放射至前、后、左、右、左前、左后、右前、右后8 個方位(順時鐘刮),每個方位刮36 下。
頭部側面,角度為15°~20°,從前發際往后刮,一直刮到后面的風池穴(位于胸鎖乳突肌上端和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中)。刮拭順序為耳門穴→翳風穴,曲鬢穴→完骨穴,頭維穴→風池穴。
雖然刮痧是一種安全有效的保健方法,但在進行時仍需注意以下幾點:刮痧時力度要適中,避免皮膚受傷;皮膚有傷口或炎癥時,應避免刮痧;刮痧后應多喝熱水,幫助排毒;刮痧后4 小時內最好不要洗頭、洗澡,注意保暖。
一些中藥材具有補益肝腎、養血活血的功效,可以輔助改善白發問題。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藥材及食療方法,具體用藥需咨詢專業中醫師。
具有補肝腎、益精血、烏須發的功效,可用于肝腎不足引起的頭發早白。可將何首烏與黑芝麻、黑豆等一起煮粥食用。
富含維生素E 和多種營養物質,能滋養頭發,使頭發烏黑亮麗。可直接食用或制成黑芝麻糊。
具有滋補肝腎、明目益精的作用,能改善頭發的營養供應。可泡茶或與其他食材一起煲湯。
具有補血益肝、烏發明目的功效,常用于治療肝腎不足引起的頭發早白。可直接食用或制成桑葚酒。
采用以上的百會、四神聰穴刮痧法結合中醫藥內外調理,為白發年輕化現象提供了一種有效的改善途徑。當然,還要配合科學的飲食和心理調適,保證充足的睡眠、良好的心態、健康的飲食,避免熬夜,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白發年輕化癥狀,促進頭發健康生長。
編輯/孫蓓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