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村巡察首次寫入中央一號文件,以后‘緊箍咒’要念得更緊哩!”
2月23日下午,消息剛出,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眉山市東坡區太和鎮永豐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李雪平就連忙刷手機,邊看邊對身邊群眾說。
看到這條新聞,他又一次想起了習近平總書記在2017年全國兩會參加四川代表團審議時講過的那句話——“把好用權‘方向盤’,系好廉潔‘安全帶’”。
“廉潔用權太重要了。廉潔上不過關,其他一切都過不了關。就拿修路招標為例,一招標可能有人會請客、送禮、塞紅包。可是,收了這些錢,修路的錢不就少了嗎?路的質量還能保證嗎?鄉親們走在路上,心里能踏實嗎?”李雪平說。
相反,干凈干事,更有干勁。李雪平說,為了引進新的備耕技術,最近永豐村兩委專門召集了10多名村民代表商議。買什么機械、選什么品牌、需要花多少錢……大伙兒在一起細算賬、算明白賬,“心里亮堂堂的,關系融洽了,做事也順了,發展就更好了”。
當村干部這些年,李雪平經歷了不少事。
從掃黑除惡、“打傘破網”,到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再到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他說:“總書記反復強調干部廉潔,全面從嚴治黨一竿子插到底,風氣變化太大了!對干部嚴一點,過緊日子,老百姓就舒服一點、滿意一點,過好日子。”
“牢記總書記的這句話,村兩委從思想、制度、監督等方面,給村干部‘上保險’”。李雪平說。
距離永豐村不過十幾公里,便是三蘇祠。蘇洵、蘇軾、蘇轍父子三人清廉為官的事跡,“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物必先腐也,而后蟲生之”等名言,家喻戶曉。“見賢思齊、防微杜漸,這就是腦子里的一個‘緊箍咒’!”李雪平說。
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如今,《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作出新修訂,村級“小微權力”實行清單制,權力被關進制度的籠子里。
李雪平以買機械的費用為例說:“按照規定,需由村報賬員、村務監督員審核,經過鎮上終審后才能支出,全流程從嚴。”
村民發現了問題,還可以在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服務平臺上反映。
一天晚上,村民反映水管漏水嚴重,流入田里淹沒部分農作物。村干部立即協調自來水公司,次日一大早就處理完畢。李雪平拿出手機說:“辦理進度、維修花銷都在這上面顯示。干部一點都不敢偷懶,否則上級部門就會來督辦。”
把好用權“方向盤”,系好廉潔“安全帶”,才能走得穩、行得正,跑出鄉村全面振興“加速度”。
近年來,永豐村堅定不移走農業現代化之路,發展成為四川省標準化程度最高的高標準農田示范樣板之一,去年糧食持續穩定種植6000畝,產量超920萬斤。
雨水多少,關系土壤的墑情;持正守廉,關系鄉村全面振興的“墑情”。
站在濕潤的田埂上,李雪平信心滿滿:“今年一定又是豐收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