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該文深入研究了貴州民族文化與體育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的實踐現狀。首先介紹了貴州的區域背景,包括其地理位置、地貌氣候、經濟發展等方面。其次,闡述了貴州豐富的自然景觀資源,如雙河溶洞、湄潭永興茶海等,以及豐富的民族文化資源,如苗繡、布依戲等,并指出了國家和地方政策對民族文化與體育旅游產業融合的有力支持。此外,分析了貴州文化與體育旅游發展的實踐現狀,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通過多維度主題構建促進融合,助力鄉村產業結構升級;以文化體育為核心,聚集多景點聯動,發揮鄉村旅游的協調輻射作用;貴州旅游經濟帶動鄉村旅游品牌口碑的傳播力。同時,指出了貴州鄉村旅游發展存在的不足,如發展模式缺失、主題單一與概念混亂、服務質量與環境衛生問題突出等。最后,提出了推動貴州鄉村文化與體育旅游融合發展路徑的對策,包括加強規劃與創新體制機制、培育壯大產業集群與提升服務質量、強化政府主導與文化旅游建設等。總之,貴州民族文化與體育旅游產業的融合發展具有巨大潛力和廣闊前景,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大動力。
【關鍵詞】 鄉村振興" 民族文化" 體育旅游" 融合發展
【中圖分類號】 G812.7"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 【文章編號】 2095-2813(2025)08-0084-04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Ethnic Culture and Sports Tourism Industry in Guizhou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YOU Yagang1" LI Yali2
1.Guizhou Communications Polytechnic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Province, 550008 China;2.Guizhou Police College, Guiyang, Guizhou Province, 550005 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this paper delves into the practical status of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ethnic culture and sports tourism industry in Guizhou. Firstly, the regional background of Guizhou is introduced, including its geographical location, geomorphology, climat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Secondly, the abundant natural landscape resources of Guizhou are elaborated, such as Shuanghe Karst Cave, Meitan Yongxing Tea Sea, etc. , as well as its rich ethnic cultural resources, such as Miao embroidery, Buyi drama; At the same time, it pointed out the strong support of national and local policies for the integration of ethnic culture and sports tourism industry. In addition, it analyzes the practical statu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e and sports tourism in Guizhou,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aspects: Construct multi-dimensional theme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and assist in the upgrading of rural industrial structure; Take cultural and sports as the core to bring together multiple scenic spots to play a coordinated and radiating role in rural tourism; Guizhou tourism economy drives the word-of-mouth communication of rural tourism brands. At the same time, it points out the shortcomings of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in Guizhou, such as lack of development model, single theme and confused concept, prominent issues of service quality and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Finally,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rural culture and sports tourism in Guizhou, including strengthening the planning and innovation of institutional mechanisms, cultivating and expanding industrial clusters and improving service quality, and strengthening government leadership and cultural tourism construction. In short,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Guizhou's ethnic culture and sports tourism industry has great potential and broad prospects, which will inject strong impetus into rural revitalization.
[Key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Ethnic culture; Sports tourism; Integrated development
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大背景下,貴州民族文化與體育旅游產業的融合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1]。貴州地處我國西南地區,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獨特的民族文化。鄉村振興戰略為貴州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和挑戰,而民族文化與體育旅游產業的融合發展則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之一。貴州是我國少數民族聚居省份之一,擁有多元化的民族風情和諸多民族傳統節日活動。近年來,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貴州民族文化與體育旅游產業融合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例如,貴州省黔東南州臺江縣臺盤村借“村BA”之勢出現在大眾視野,圈粉無數。這一成功案例表明,貴州民族文化與體育旅游產業融合發展具有巨大的潛力和廣闊的前景。本研究旨在深入探索貴州民族文化與體育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的有效路徑,以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實施。
體育賽事作為產業融合的重要載體,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和影響力。以“村BA”為例,一項村級體育賽事升級為全國賽事,不僅展示了貴州鄉村的體育文化力量,還帶動了當地鄉村旅游、文化、經濟等多方面的發展。未來,可以進一步打造更多具有貴州特色的體育賽事品牌,將民族文化融入其中,以體育賽事撬動文旅產業,以文旅產業助推鄉村振興。
1" 貴州區域背景與資源概況
貴州是人類遠古文明的搖籃之一,民族遷徙與族際交流是貴州歷史文化構建的主要成因。夜郎文化、少數民族文化、高原文化等多種文化混雜是貴州文化的獨特之處[2]。國家及地方政策對貴州民族文化與體育旅游產業融合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國家層面,鄉村振興戰略為貴州民族文化與體育旅游產業融合發展帶來了重大機遇。鄉村振興戰略強調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這與貴州民族文化、體育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的目標高度契合。通過發展民族文化與體育旅游產業,可以促進鄉村產業結構升級,推動鄉村經濟發展,實現鄉村振興。同時,國家對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的支持政策也為貴州民族文化與體育旅游產業融合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3]。在地方層面,貴州省政府高度重視民族文化與體育旅游產業融合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動了貴州民族文化與體育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總之,國家及地方政策為貴州民族文化與體育旅游產業融合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2" 貴州民族文化與體育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現狀
2.1" 融合多維主題,助力鄉村產業結構升級
三合村抓住當前自駕游、近郊游、短途游、鄉村游的發展機遇,成功引進了羽曳露營基地項目和滑翔傘項目,吸引了大量游客。馬蜂窩大數據顯示,近1月以來,“貴陽露營”相關搜索熱度大漲,其中“貴陽周邊露營”漲幅為66%,“貴陽房車露營”“貴陽露營燒烤”等關鍵詞漲幅均超過40%。三合村的羽曳露營基地距離貴陽僅有1 h左右的車程,滿足了貴陽及周邊城市的居民尋求戶外休閑與自然體驗的需求,成為貴陽近郊游的網紅打卡點。滑翔傘項目則讓游客能夠在高空俯瞰烏江源百里畫廊的美景,體驗刺激與自由。天柱縣甘溪功夫研學基地以侗家功夫和侗歌為主,設有合約食堂、研學中心、功夫客棧、神雕客棧、牛棚民宿、功夫表演場、功夫體驗園、功夫記憶館、親水體驗區、農耕體驗區、水榭聽香侗浴游泳池、步行棧道等。該研學項目對鄉村產業結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總之,露營與滑翔傘、功夫研學基地等特色體育旅游項目,通過多維度主題的構建和融合,助力鄉村產業結構升級,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
2.2" 以文化體育為核心,聚集多景點聯動,發揮鄉村旅游協調輻射作用
安龍國家山地戶外運動示范公園集極限運動、戶外休閑、旅游度假、餐飲會議為一體,擁有自然巖壁攀巖、棧道攀巖、人工巖壁攀巖等豐富的體育項目,還有山地自行車場、游泳池、露營基地以及釣魚場,適合舉辦全國性、國際性的戶外賽事。公園的發展還為周邊村民提供了就業機會,如在公園內從事服務工作或在周邊鄉村經營農家樂、民宿等,增加了村民的收入。惠水縣斷杉鎮以深挖特色資源、特色產業、特色文化為動力,推進農文體旅融合發展。斷杉鎮圍繞抵季奇山異石之鄉、惠水縣長安喀斯特自然保護區、洞穴等特色自然資源,深入挖掘當地的歷史和人文資源,結合徒步、攀巖等戶外運動以及休閑旅游項目,創建了“洞宿·穴居”體旅融合品牌。同時,充分挖掘“三月三”“六月六”等少數民族節日和文化資源,打造斷杉鎮“三月三”風箏音樂節、董朗大橋“六月六”布依山歌節特色文化品牌,并融入風箏、籃球、足球等比賽,使體育運動與全鎮特色文化資源有機融合,成為農文體旅融合發展的新熱點,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隊伍,帶動了旅游消費。
2.3" 旅游經濟提升鄉村旅游品牌的傳播力
借助旅游經濟,提升鄉村旅游品牌知名度,為貴州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大動力。“村BA”“村超”作為貴州鄉村體育賽事的代表,對鄉村旅游的推動作用不可小覷。賽事期間,臺江、榕江縣旅游經濟收入迅速增長,充分詮釋了鄉村體育和鄉土文化在鄉村經濟發展中的獨特魅力[4]。
一方面,比賽間隙穿插有才藝表演,如身著少數民族服裝的表演隊伍載歌載舞,吸引了眾多游客慕名前往。隨著歌舞表演、民族服飾與手工藝品的深度融入,以及街頭美食煙火氣的升騰,當地旅游經濟在消費熱潮中實現了蓬勃發展。另一方面,這些賽事扎根于人民心中,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極大地吸引各地游客前來觀賞和互動參與。這種影響力廣泛的大眾體育活動極大促進了鄉村經濟增長和鄉村產業升級。貴州積極打造特色體育旅游精品線路,對鄉村旅游品牌的推廣起到了重要作用。特色體育旅游線路的打造,不僅為游客提供了豐富多樣的旅游體驗,還將分散的鄉村旅游景點串聯起來,形成了協同發展的態勢。游客可以在一條線路上體驗到不同的自然風光、民族文化和體育項目,延長停留時間,增加消費支出。同時,體育旅游精品線路的傳播,也提升了鄉村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來打卡,為鄉村旅游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總之,“村BA”“村超”的影響力以及貴州特色體育旅游線路的傳播力,共同推動了貴州鄉村旅游品牌口碑的傳播,為貴州鄉村振興作出了積極貢獻。
3" 貴州鄉村旅游發展存在的不足
3.1" 發展模式不健全
貴州鄉村旅游在發展過程中,缺乏整體規劃的問題較為突出。不同村莊和景區的旅游資源未得到有效整合和規劃,導致資源利用率低下。部分鄉村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滯后,交通不便、水電供應不穩定等問題嚴重影響了旅游體驗。在交通方面,近年來,盡管貴州在交通建設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但一些鄉村地區的道路仍然狹窄,交通工具匱乏,給游客的出行帶來了極大不便。在水電供應方面,部分鄉村旅游景區電視信號弱,通信條件差,水電供應不穩定,這不僅影響了游客的日常生活,也給景區的管理和服務帶來了挑戰。特別是在旅游旺季,水電供應不足可能導致游客的住宿、餐飲等方面出現困難,進而影響游客的滿意度[5]。
3.2" 旅游主題單一,鄉村旅游概念模糊
目前貴州鄉村旅游存在主題單一的問題,這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吸引力不足[6]。一方面,多數鄉村旅游項目主要集中在觀光農業和休閑農業上,缺乏對鄉村文化、民俗文化、徒步探險、健身康體等豐富內涵的深入挖掘。另一方面,主題單一致使旅游產品同質化嚴重,許多鄉村旅游景點在開發過程中缺乏創新意識,盲目跟風模仿,導致產品大同小異。此外,對鄉村旅游概念理解不清也給貴州鄉村旅游發展帶來了諸多弊端。部分學者將鄉村旅游等同于農業旅游,有的甚至片面理解為農業觀光旅游,這大大減少了鄉村旅游的多樣性。這種概念混亂使得鄉村旅游的發展方向不明確,投資和經營缺乏針對性。
4" 推動貴州鄉村文化、體育旅游融合發展的路徑
4.1" 加強規劃,創新體制機制
加強規劃指導,合理布局產業。通過科學合理的規劃,可以將貴州豐富的自然景觀、民族文化資源以及體育旅游項目進行有機整合,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7]。此外,規劃還應注重鄉村旅游與其他產業的融合發展,將鄉村旅游與農業、文化、體育等產業相結合,打造多元化的旅游產品,以實現鄉村旅游資源的高效整合,推動鄉村旅游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創新體制機制是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鄉村旅游發展模式;另一方面,要建立鄉村旅游合作機制,加強不同地區、不同部門之間的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為鄉村旅游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4.2" 鄉村旅游集群發展,提升服務質量
鄉村旅游集群發展能夠對鄉村旅游產生強大的帶動作用。一方面,集群化發展可以實現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另一方面,鄉村旅游集群能夠促進產業融合,為鄉村經濟發展提供產業支撐,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推動鄉村旅游產業經濟效益穩步提升。此外,鄉村旅游集群還有助于提升區域競爭力。提高服務質量是推動貴州鄉村文化、體育旅游融合發展的關鍵。首先,要加強從業人員培訓;其次,要完善服務設施;最后,要建立服務質量監督機制,以保障服務質量。
4.3" 強化政府主導與文化旅游建設
政府在鄉村旅游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引領作用。一方面,政府應加大對鄉村旅游人才培養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政府要制定優惠政策,吸引人才回流。文化旅游對鄉村振興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首先,文化旅游可以保護和傳承鄉村文化;其次,文化旅游可以推動鄉村環境建設;最后,文化旅游可以促進鄉村經濟發展。
5" 未來展望
5.1" 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內涵
貴州擁有豐富的民族文化資源,如苗繡、布依戲等,但目前對這些資源的挖掘還不夠深入。未來可以加強對民族文化的研究,深入挖掘其歷史、藝術、哲學等方面的內涵,并將其更好地融入體育旅游產品中。例如,可以組織專家學者對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進行系統整理和研究,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內涵和價值,開發出更具文化底蘊的體育旅游產品。同時,可以通過舉辦民族文化研討會、展覽等活動,提高公眾對民族文化的認識和理解,為民族文化與體育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營造良好的氛圍。
5.2" 拓展國際市場
貴州民族文化、體育旅游產業融合發展具有獨特的魅力和優勢,未來可以積極拓展國際市場。一方面,可以加強與國際旅游組織、旅行社等的合作,通過參加國際旅游展會、舉辦國際體育賽事等方式,提高貴州民族文化、體育旅游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另一方面,可以針對國際游客的需求,開發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體育旅游產品。例如,可以開發出適合國際游客的徒步、騎行、攀巖等體育旅游線路,同時提供多語種的導游服務、餐飲服務等,提升國際游客的旅游體驗。
5.3" 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
在貴州民族文化、體育旅游產業融合發展過程中,應強化可持續發展理念。一方面,要加強對自然景觀和民族文化資源的保護,避免過度開發和破壞。例如,可以制定嚴格的環境保護政策,加強對自然保護區、文化遺產地等的保護,同時鼓勵游客文明旅游,共同保護好貴州的自然和文化資源;另一方面,要推動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注重生態環境保護、文化傳承和村民利益的保障。例如,可以發展生態旅游、鄉村民宿等綠色旅游產品,促進鄉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總之,未來貴州民族文化、體育旅游產業融合發展具有廣闊的前景和潛力。通過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內涵、加強科技創新應用、拓展國際市場和強化可持續發展理念等措施,可以進一步推動貴州民族文化、體育旅游產業的深度融合發展,為鄉村振興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張殿祥,樊炳有.群眾體育賽事賦能鄉村振興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24(9):41-48.
[2] 呂鈳.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村體育治理的實踐邏輯與因應策略[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22,45(2):64-73.
[3] 謝勁,金曉芳.鄉村振興背景下村落體育時代價值 和實現路徑[J].體育文化導刊,2020(8):62-67.
[4] 蔡朋龍,蒲鼎添,李樹旺.新質生產力助推我國體育產業現代化轉向及策略研究[J].體育學研究,2024,38(3):22-37,99.
[5] 張凌云,王倩.“村賽”的出圈密碼[N].解放日報,2023-08-14(8).
[6] 楊銘.黃河口地區“文體旅”深度融合發展的理論內涵與實現路徑研究[J].體育與科學,2022,43(1):104-112.
[7] 馬慧強,廉倩文,王清.中國鄉村傳統游戲與體育[M].深圳:深圳出版社,2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