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科手術和有創檢查過程中,麻醉技術能夠達到鎮痛作用,從而提高治療的舒適度和安全性。但是,很多要接受全身麻醉的患者和家屬,尤其是低幼患兒的父母,對全身麻醉的安全性存在疑慮,擔心接受全身麻醉會影響智力。那么,這種擔憂有依據嗎?麻醉真的會讓人“變傻”嗎?
全身麻醉的作用原理與過程
依據麻醉藥物的作用范圍,麻醉可以劃分為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兩大類。局部麻醉僅在特定區域內發揮作用,通常運用于局部、淺表部位的手術與檢查。局部麻醉過程中,患者處于清醒狀態。全身麻醉通過抑制患者的中樞神經系統,使患者暫時失去意識和疼痛感,從而完成醫療操作。全身麻醉廣泛應用于涉及全身多部位、創傷較大、持續時間較長的手術及某些檢查項目。
1.全身麻醉的作用原理
全身麻醉藥物通過靜脈注射或經呼吸道吸入途徑進入患者體內,能夠抑制患者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令其意識喪失、反射消失、全身痛覺消失、肌肉松弛。
需要指出的是,全身麻醉藥物的抑制作用是暫時和可逆的。在停止給藥后,麻醉藥物會被逐漸代謝,麻醉作用逐漸消退,大腦功能逐步恢復正常。目前,尚無確切證據表明,臨床應用劑量的全身麻醉藥物會永久性地改變神經元結構或損傷大腦組織。
2.全身麻醉的過程
全身麻醉可分為麻醉誘導、麻醉維持和麻醉恢復三個階段。麻醉誘導是指應用快速起效的麻醉藥物,使患者從清醒狀態到失去意識。麻醉維持階段指根據手術需要,持續靜脈滴注或吸入給藥,并聯合應用鎮痛藥和肌肉松弛劑,保證使患者處于適宜的麻醉深度,直至手術結束。在整個麻醉維持階段,麻醉醫師會持續密切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和麻醉深度,并根據具體情況調整藥物劑量,確保患者的安全。麻醉恢復期指手術后停止使用麻醉藥物,等待患者逐漸恢復意識的階段。
全身麻醉會導致這些表現
1.麻醉期間的短期記憶喪失
許多接受過全身麻醉的患者會有這樣的體驗——好像閉上眼睛之后再睜開,手術“瞬間”就結束了,對手術操作沒有任何記憶。因此,有些人認為全身麻醉會讓人的記憶力“變差”。 事實上,這是接受全身麻醉后的正常生理現象。
在全身麻醉狀態下,患者的中樞神經受到抑制,大腦會進入一種“類休止”狀態,因此,人在麻醉期間會失去意識,也不會形成新的記憶。但是,隨著麻醉藥物作用的消退,大腦的記憶功能會逐漸恢復,不會影響以后的正常生活。 同時,一般情況下,全身麻醉也不會影響已經存在于大腦中的長期記憶。
2.麻醉恢復期的正常反應
在麻醉恢復期,患者體內的麻醉藥物尚未完全代謝,可能存在意識模糊、注意力無法集中等情況。這種暫時性的狀態可能會被誤認為“變傻了”。 事實上,這是麻醉藥物仍在起作用的表現。耐心等待幾個小時,等藥物完全代謝完之后,患者通常會完全恢復正常。
3.術后認知功能障礙
少數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在接受全身麻醉后,可能出現術后認知功能障礙,表現為思維不清晰、判斷力下降、記憶力減退等。術后認知功能障礙多發生在術后3~5天內,大部分患者的癥狀會在術后一周內消失。只有極少數患者的癥狀會持續數周甚至更長時間。
有些人將患者的這種表現與麻醉聯系在一起,認為這是麻醉藥物導致的“智力損傷”。但事實上,相關研究認為,術后認知功能障礙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高齡、心腦血管病變、圍術期生理變化、精神心理因素等都是可能的誘發因素。全身麻醉與術后認知功能障礙沒有明顯的相關性以及必然的因果關系。
全身麻醉對于智力影響的
其他“誤解 ”
1.與成人相比,兒童接受全身麻醉,會更容易發生智力損害嗎?
相較于成年人,兒童的神經系統發育尚不成熟,因此更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響。不過,目前的研究結果和臨床經驗均顯示,規范、單次、短時間接受全身麻醉,不會影響兒童的神經系統發育。對兒童實施全身麻醉時,醫師會慎重評估利弊,制定個體化麻醉方案,嚴格掌控麻醉藥物劑量和麻醉時間,保證全身麻醉的安全性。
2.多次接受全身麻醉,藥物會蓄積并損傷大腦功能嗎?
目前尚無明確證據表明,多次接受全身麻醉會導致麻醉藥物在體內蓄積,損傷大腦功能。全身麻醉藥物多在術后24小時內就能被完全排出體外,麻醉作用也會隨之消失,不會影響大腦的結構和功能。
如果部分患者因為病情要接受多次手術或檢查,需要多次接受全身麻醉,醫師會全面評估每次全身麻醉的必要性和潛在風險,確定適合的麻醉方案,將風險降到最低。
積極配合醫師
降低麻醉風險
全身麻醉雖然是一項相對安全的醫療操作,不會導致大腦功能損傷,讓人“變傻”,但并非完全沒有風險。患者術后可能出現惡心嘔吐、蘇醒延遲、過敏反應、術后認知功能障礙等不良反應和并發癥。為盡可能降低麻醉風險,患者和家屬應積極配合醫師,進行術前麻醉評估和術后護理:
1.配合術前麻醉評估
患者應如實向麻醉醫師提供病史、藥物過敏史、手術史等相關信息,配合各項術前檢查,評估麻醉風險。手術前嚴格遵醫囑在規定時間內嚴格禁食、禁水,調整用藥。
2.術后妥善護理
手術結束后,患者會先被送入麻醉恢復室。等患者清醒,經醫師評估其各項生命體征平穩后,方可回到病房。患者清醒后可少量飲水,待腸胃功能有所恢復,可遵醫囑進食流質或半流質飲食,之后逐步過渡至正常飲食。如果有惡心、嘔吐、過度嗜睡、呼吸困難等不適癥狀,應及時告知醫師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