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春光正好,是徒步的好時節。與其他運動相比,徒步看似更容易“入門”,不需要掌握特殊的運動技巧,還可以欣賞沿途眾多美景。但實際上,徒步路線短則數公里,長則十余公里,且途中可能遇到上下坡、濕滑路段的考驗,如果盲目參與,存在裝備不合適、姿勢不科學、負重過大等問題,很有可能引起關節損傷。想進行徒步的朋友不妨閱讀本文,掌握預防運動損傷的基本知識,以避免發生運動損傷,享受徒步樂趣。
選對裝備護關節
1.鞋子您可以根據自己的徒步環境選擇鞋子。如果是在公園、城市街巷徒步,可以選擇普通的運動鞋、慢跑鞋。這類鞋具有一定的支撐性,而且比較輕便。如果是去山地等復雜地形,建議選擇專業徒步鞋。這類鞋一般為高幫、厚底,具有防滑、防水性能。鞋子雖然稍重一些,但可以給踝關節和足部更好的支撐,能夠減輕膝關節所受的沖擊力,還能避免在濕滑處摔倒。此外,長距離徒步、在陌生環境徒步,不要穿新鞋,以免鞋子不合腳導致足部損傷。2.護膝如果行走距離較長,膝關節要承受很大的壓力,可能引起水腫、疼痛等不適。佩戴合適的運動護膝,有助于穩定膝關節,減輕關節負重,避免發生損傷。選購護膝應考慮其支撐性、透氣性、尺寸和佩戴的舒適性。穿戴護膝不宜太緊,以免影響血液循環。3.登山杖對于在郊野、鄉村進行徒步的朋友來說,可以選擇一對輕便、能夠折疊的登山杖。野外路面不平坦,上、下坡多。在這類地面上行走,膝關節、踝關節需要承受的壓力比較大。尤其是下坡時,膝關節需承受身體3~4倍的重量。使用登山杖可以分散下肢關節的負荷,避免關節損傷。此外,在濕滑路面上行走,使用登山杖能減少滑倒風險。4.雙肩包長距離徒步一般要攜帶水、食物、驅蚊產品、外套、防潮墊等物品。使用單肩包,將所有重量“壓在”一側肩膀上,容易造成負重一側肩部的肌肉和關節損傷。建議選擇大容量設計、帶有腰部或胸前卡扣、背帶較寬的徒步雙肩包。此類雙肩包可有效分散肩部負重。需要提醒您的是,徒步時的背包越輕越好。負重越輕,您的旅程越舒適,也越安全。
掌握技巧保安全
1.合理規劃行程徒步過程中,體力透支、地形復雜等因素會增加扭傷、跌倒等意外傷害的發生風險。因此,建議您量力而行。徒步前應根據自身體力選擇合適的路線。徒步“新手”應選擇步行距離短、地形較為平坦的路線,以保障安全性。選定路線后應提前規劃休息點。出發前注意查看天氣預報,遇到大雨、大風等惡劣天氣應果斷放棄出行,不到有暴雨、洪水、塌方預警的區域徒步。2.攜帶急救用品如果前往野外徒步,應攜帶必要的應急用品,如創可貼、醫用紗布、碘伏、雨衣、手電筒、驅蚊水、刀具等,并掌握相關用品正確的使用方法。3.徒步前充分熱身正確、充分的熱身可以減少韌帶、肌肉組織的黏滯性,促使關節囊分泌更多的滑液,提高關節的靈活性,降低關節損傷風險。徒步前可進行提踵、深蹲、開合跳、腿部拉伸、關節環繞等熱身動作,也可以慢跑幾分鐘,以感到身體微微發熱為宜。"4.保持正確的行走姿勢正確的行走姿勢可以讓徒步者更省力,減少發生意外的可能性。平地行走時應挺胸抬頭,雙眼平視前方,腹部收緊,雙臂自然擺動,保持均勻的步行速度。上坡時可采用外八字的步態,身體適度前傾,腰背部挺直,使頭、腰背部和腿部呈一條直線,用臀部發力帶動腿部運動,以小步伐前進。下坡時應微微屈膝,將重心降低,小步伐緩慢行走,注意身體不要前傾,以免摔倒。如果坡度較陡,應側身下行減輕膝關節壓力,降低意外摔倒的風險。上下坡時,如果寬度允許,建議采用“之”字形走法,更加省力。合理使用登山杖可將下肢的部分壓力轉移到上肢,有助于預防關節損傷,保持身體平衡。如果是多人共行、團隊徒步,大家可以互相配合,先行者可以為后面的隊友借力,降低上下坡的難度。5.適時休息嚴格按照路線規劃適當休息,及時補充水分、食物。不要因為好勝心勉強自己,以免過度勞累。如一段道路特別崎嶇或者坡度太大,可以及時休息,以緩解持續行走對關節造成的額外負擔,減少關節磨損。休息時可以將登山杖斜戳在地上支撐身體,讓下肢短暫放松。如果途中體力不支或身體不適無法完成全程,不應勉強,可以原路返回,或者就近尋找車輛搭乘。6.結束后放松拉伸到達目的地后雖然很累,但是不建議立刻坐下休息,以免乳酸堆積,加重肌肉酸痛。建議及時對小腿、大腿、臀部、肩背等主要發力肌群進行拉伸放松。回家后可以使用筋膜槍、泡沫軸等工具放松肌肉。按摩可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放松肌肉,對于減少第二天的疲憊感也有一定作用。
保護關節的其他建議
1.堅持進行力量訓練肌肉力量不足會降低關節穩定性,增加運動損傷發生的可能。平時堅持進行力量訓練,不僅能提高運動能力,更有益于預防運動損傷。您可以進行深蹲、箭步蹲等自重訓練,此外也可以在專業教練指導下開展負重訓練,增強肌肉力量,為下一次徒步打好基礎。2.發生異常疼痛及時就診如果徒步行走后,關節部位存在持續、難以緩解的疼痛、腫脹等癥狀,可能是發生了損傷,應及時前往醫院骨科就診。必要時,患者需遵醫囑接受X線、磁共振檢查等明確診斷,配合治療。在徹底康復前,不應再參加徒步等運動。3.日常做好關節養護關節健康不僅要在運動過程中注意保護,更應在日常生活中妥善養護。為了自身健康,建議您不要頻繁搬抬重物,改變久坐、久立等不良習慣,適當控制體重,減輕關節負荷。
溫馨提示:徒步這種運動形式雖好,但并不適合所有人。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存在膝關節、髖關節、踝關節等病變的患者,不建議進行徒步,以免病情加重。這些患者可以在醫師指導下進行散步、游泳、太極拳等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