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低空經濟與新質生產力的邏輯關系
低空經濟涵蓋領域廣泛, 主要特征與新質生產力發展的要求一致,以高效、綠色優勢在全球范圍內迅速推廣。本文從低空經濟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三方面特征探討其與新質生產力的邏輯關系。
(一)高科技
低空經濟帶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制造, 具有高科技特征,涉及領域廣泛。此外,低空經濟發展離不開通信基礎設施作為保障,尤其是5G 技術,可以為飛行器飛行提供數據傳輸。這些高科技轉化產品或多或少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推動經濟快速發展。
(二)高效能
低空經濟通過建設完善基礎設施、提升運管水平等,極大地節約了人們的交通出行時間,提升了交通物流智能化水平。低空經濟致力于全產業鏈發展,飛行器研發與制造、空域管理及航線服務都需要提高效能作為支撐。低空經濟的高效能不僅是運輸方式改善升級的“壓艙石”,也是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助推器”。
(三)高質量
低空經濟作為一項新興產業,堅持高質量發展,不斷嘗試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通過創新驅動,實現無人機飛行、智能物流等服務。隨著無人機技術的飛速發展,低空經濟在交通物流、農業植保、環境監測及應急保障等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 不僅提高工作效率,還促進行業轉型升級。
二、甘肅交通運輸領域低空經濟發展現狀
近年來,甘肅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出臺相關政策文件,為低空經濟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目前,各地景區間著力發展的低空串飛推動低空旅游融合發展,蘭州、慶陽積極申報國家低空交通管理示范點,全省已全面開展G 類(120m-300m)空域低空經濟相關工作。
(一)基礎設施不斷完善
近年來,甘肅陸續建成張掖丹霞通用機場、華池南梁通用機場、民勤蘇武機場3 個A1 類通用機場。2024 年11 月, 省應急廳自然災害應急能力提升工程航空應急項目順利通過驗收, 極大提升甘肅應急救援隊伍的通信、偵察、監測等能力。目前,張掖七彩丹霞景區已配備觀光直升機、動力傘和熱氣球等游玩設備,同步開發了多種低空旅游產品,累計經營收益突破億元。隨著通航小鎮、通航產業園等配套工程的建成運營,甘肅已逐步形成集運營服務、應急救援、旅游觀光為一體的現代化低空經濟生態體系。
(二)科技創新不斷提升
目前,甘肅科技創新機構眾多,國家陸續出臺支持西部地區的政策,甘肅科技創新成果豐碩。蘭州航天工業基地和一批地方航空技術研發中心為低空經濟發展提供技術支持。產業制造方面,甘肅已取得了一定成果。隨著相關產業的普及,甘肅省無人機已在農業灌溉、災后恢復、交通監控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省科學院傳感所長期致力于位置傳感器方面的技術研究,目前相關研究成果已具有全國領先水平;航天科技集團研制開發的空間電推進系統等先進產品已經面向全國市場推廣,受到一致好評。同時,甘肅擁有眾多知名高校, 蘭州大學在低空經濟領域的研究成果涉及面廣、轉化率高,為甘肅低空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三)應用場景不斷豐富
自2016年甘肅低空旅游項目發展以來, 敦煌、張掖、嘉峪關等地開始提供飛行觀光服務,包括短途觀光、航拍體驗等,增強了文化旅游的體驗感。2018年,隴南文縣開通甘肅省第一條無人機郵路,不僅可以將小件包裹第一時間送達偏遠行政村, 還可為村民運送急救藥品、救援物資等。在河西走廊的農業種植區,農業無人機用于噴灑農藥,提升了作業效率,依靠無人機技術實現農田遙感監測, 為精準農業提供支持。2025年,甘肅省交通規劃勘察設計院、酒泉公路事業發展中心與中國電信合作, 研發開通了無人化道路巡檢系統, 持續拓展甘肅低空經濟和公路管理數字化、智能化融合發展。
三、甘肅交通運輸領域低空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體制機制不夠完善
當前,在甘肅交通運輸領域,低空經濟發展缺乏完善的體制機制作為保障; 在最為重要的安全問題上,缺少事故認定和相關處罰制度;低空市場監管不成熟,對于低空飛行器駕乘人員缺少保障措施,相關保險政策不明晰;在目前空域管理水平下,現有空域資源未能有效利用, 低空經濟發展保障措施還不到位。
(二)基礎設施亟待加強
近年來,甘肅加大低空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但就目前情況來看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通用機場數量較少、區域分布不均等問題嚴重制約低空經濟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現階段,甘肅低空經濟發展落后,無法滿足應用市場需求。此外,無人機起降設施存在建設不完善,管理水平較低,無人機不能完全發揮自身作用。甘肅還需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高管理能力,推動無人機產業發展,提升低空運輸能力。
(三)產業創新能力不足
全省科研單位眾多,但科研人員創新意識不足,低空經濟領域綜合創新能力較弱,缺乏相關成果,同時,沒有實現產業鏈協同發展,配合不緊密。甘肅需通過加強產學研合作、引進先進技術等措施,提高產業創新意識,加強低空經濟創新能力,推動產業鏈協同發展。
(四)人才隊伍建設不足
低空經濟發展需要飛行操控、飛行器維修保養、人工智能等技術協同配合,因此,工程技術人員、運營管理人員、人工智能研發人員等人才隊伍要求嚴格,甘肅雖然有眾多高校作為人才輸出保障,但缺乏相應的人才引進制度和保障措施, 仍存在低空經濟領域的高端人才匱乏問題,嚴重制約低空經濟發展。
四、甘肅交通運輸領域低空經濟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的路徑
目前甘肅省關于促進低空經濟發展的相關法規制度還不完善,應積極借鑒外省先進經驗做法,把發展低空經濟納入路衍經濟體系,在新建、改擴建高速公路服務區、旅游公路時,根據實際適當考慮建設直升機停機坪、無人航空器起降點;進一步完善支線運輸機場設施,逐步融合通用航空基礎保障功能,滿足低空經濟發展需要。
(一)完善低空基礎設施
甘肅發展低空經濟,必須解決“飛起來”的問題,沒有完善的基礎設施支撐, 低空經濟發展就是紙上談兵。首先,要做好通用機場等低空基礎設施的升級改造工作,為低空飛行提供基礎保障。其次,完善無人機起降設施,優化布局結構,持續推進智能化改造工程,建立低空飛行實時監控系統,為低空飛行提供必要保障。最后,依托現有資源,建立集飛行器研發、飛行測試、技術培訓為一體的低空經濟綜合試驗基地。
(二)管好低空適飛空域
相比于傳統航空運輸, 低空經濟除了空域范圍不同,主要是涉及領域廣、產業鏈全,能全面帶動經濟發展。甘肅發展低空經濟,首先,應制定相關制度,科學合理劃分低空空域,明確監管部門,加強不同部門間的協同配合, 確保低空飛行活動安全有序。其次,建立低空飛行許可制度,對于低空飛行申請,研判飛行器的類型、制造廠家、飛行時間和飛行區域,確保飛行過程不會對公共安全造成威脅, 嚴厲打擊違規低空飛行。此外,要積極推廣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健全低空飛行管理網絡,全方位、一體化監管,提高監管效率,減少人工成本。借鑒國際先進的低空空域管理經驗,加強國際交流合作,深化低空空域管理體制改革,簡化政務審批流程。
(三)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發展低空經濟需要轉變觀念, 引進低空領域高層次人才, 培養飛行器操作員等一批技術應用型人才,提升復合型人才綜合能力。高校及科研院所在創新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應加強合作,深化產教融合,建立實踐基地,企業和科研單位為低空領域專業的高校在校生提供實習和交流的機會, 高校持續為其輸送專業技術人才。不僅如此,建立創新人才獎勵機制和人才引進措施, 提供優渥的條件吸引低空領域專家和專業技術人才助力甘肅低空經濟發展, 鼓勵專業技術人員提升綜合能力, 發揮創新意識。
(四)拓展低空運營場景
結合甘肅實際,圍繞低空物流、醫療救護、消防救援、道路巡查等領域, 加快培育低空多元應用場景,促進低空經濟與數字經濟融合發展,推進空中滅火、搜索救援、航空醫療救護等方面的綜合航空應急救援場景率先落地。針對定制服務市場需求,科學規劃定制航線,探索高端出行方式,充分挖掘全省存量通用機場資源。不斷拓展應用場景,加強低空經濟在物流運輸、低空旅游、事故救援等領域的應用。
(五)促進低空協調發展
低空旅游體驗可以讓游客更好地領略甘肅自然風光,帶動本地經濟發展,提升旅游產業競爭力;定制低空飛行服務可以針對個性化旅游需求, 提供獨特的飛行體驗;低空飛行器多采用電力驅動,相比與傳統運輸方式,碳排放更少,更符合當下綠色低碳的發展理念。與此同時,飛行器制造商應著眼設備降噪研究,降低飛行過程對環境的影響,政府在審批低空飛行航線時, 也應考慮減少對周邊居民日常生活和生態環境的影響。除此之外,監管部門應建立低空飛行環境影響評估機制, 對于不符合規定的飛行活動及時制止,必要時采取處罰措施。
五、結語
目前, 國內缺乏交通運輸領域低空經濟與新質生產力發展的相關研究, 因此, 探討其內在邏輯關系,著眼甘肅交通運輸領域,深入研究低空經濟賦能新質生產力的邏輯和路徑,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本文從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三方面,探討低空經濟與新質生產力的邏輯一致性,立足甘肅發展現狀,分析甘肅交通運輸領域低空經濟發展存在體制機制不夠完善、基礎設施亟待加強、產業創新能力不足等問題,提出甘肅應積極借鑒外省先進經驗做法,從完善低空基礎設施、管好低空適飛空域、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拓展低空運營場景和促進低空協調發展五個方面助力甘肅交通運輸領域低空經濟賦能新質生產力高質量發展。
作者單位:甘肅省交通運輸發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