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蘭芳
廣東省東莞市教育局教研室心理教研員,中學心理健康高級教師,廣東省百千萬名師培養對象,廣東省心理教研基地負責人,東莞市心理學科帶頭人,榮獲廣東省創新成果二等獎2項,主持與參與省市課題6項,曾參與《心理健康主題班會》(五冊)、《學校家庭教育指導工作手冊》等編寫工作。
作為一名心理健康教師,方蘭芳以21年如一日的堅守,深耕心理健康教育領域,用愛與專業為無數學生點亮心靈燈塔。從初出茅廬的一線教師,到引領區域心理健康教育變革的教研員,方蘭芳的每一步都寫滿了對學生的關懷、對教育事業的熱忱,她在角色的不斷變換中,書寫著一段段動人的教育故事。
在多角色變換中實現成長蛻變
2003 年,方蘭芳從華南師范大學心理系畢業,陶行知先生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的名言,如同一顆種子,在她心中深深扎根,從此開啟了她在心理健康教育領域的逐夢之旅。
初入校園,方蘭芳以促進學生身心成長為己任,成為一名用心的 “陪伴者”。在校園里,她穿梭于初中和高中的課堂之間,身份也在政治老師和心理老師之間轉換,后來還擔任了團委書記。無論是日常教學,還是課余時間,她都耐心傾聽學生的煩惱,陪伴他們度過成長的迷茫期。有一次,一位高中學生因為學習壓力大,產生了嚴重的焦慮情緒,甚至有了退學的念頭。方蘭芳得知后,多次與他談心,運用專業知識幫他分析問題,制定學習計劃,還鼓勵他參加放松身心的活動。在方蘭芳的陪伴和引導下,這位學生逐漸走出陰霾,學習成績穩步提升,最終考上了理想的大學。像這樣成功的危機干預案例,在方蘭芳的一線教學經歷中數不勝數,她也因此得到了校領導和同行的認可。
2014 年,方蘭芳迎來了職業生涯的重要轉折點——到東莞市教育局德育科掛職鍛煉。在這個全新的平臺上,她站在了更高的視角審視心理健康教育。她深刻認識到,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良好的教育生態,而家庭因素在其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于是,她毅然開啟了家庭教育實踐的研究。為了推動家庭教育的發展,她立項了省級課題,組建了 200 多人的“市慧導師團”,積極協調多部門聯動,全力推動校家社協同育人。在這個過程中,她遇到了不少困難,比如各部門之間的協調難度大、家長對家庭教育的重視程度參差不齊等。但方蘭芳沒有退縮,她一遍一遍地走訪學校,一場一場地組織家長培訓,經過不懈努力,終于構建起了 “校家社” 為一體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體系,成功轉型成為一名心育工作的 “促進者”。
2020 年,憑借出色的專業能力和豐富的經驗,方蘭芳通過全市選拔,成為東莞市首位心理教研員。面對新的挑戰,她從零起步,以課程和課堂為突破口,踏上了構建區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的征程。4年時間里,她帶領團隊構建了“雙路徑心育課程體系”,打造了“同上一節課”心理特色品牌,依托東莞市正在推進的“品質課堂”建設,提出并踐行“心理品質課堂”理念,逐步形成了“精準化、情景化、生活化及人本化” 的課堂內涵,成了心育工作的 “引領者”。
構建區域心理健康教育新生態
作為教研員,方蘭芳深知創新對于教育發展的重要性。在教研理念上,她秉持“溫潤心靈”的教育理念,以“小課程,大心育”“小團隊,大作為”為工作思路,引入并踐行積極心理學理念。她常說:“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孤立的,要融入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通過小而精的課程,為學生的心靈注入強大的力量。”
在教研實踐中,方蘭芳帶領團隊打造了一系列具有東莞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成果。其中,“同上一節課”心理特色品牌大放異彩。2020年以來的特殊時期,學生的心理健康面臨巨大挑戰,方蘭芳敏銳地意識到這一問題,迅速整合教師合作資源、家校共育資源、部門協同資源,首創了“線上線下、學校家庭、現場直播、團隊成長”全網時代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學與教”的新模式。該實踐成果榮獲2020 年廣東省中小學教育創新成果二等獎,為特殊時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寶貴經驗。
“雙路徑心育課程體系” 也是方蘭芳的重要創新成果之一。考慮到東莞市學生基數大、流動性強、成長環境復雜以及心理教師隊伍人少且素質參差不齊的現狀,方蘭芳帶領團隊構建了“心理健康主題班會課程 + 活動課程”雙路徑并行的課程體系,并編寫出版了《心理主題班會課》(5 冊),開發了“中小學心理微主題班會課程”。這一課程體系充分體現了全員心育的理念,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在豐富多彩的課程中受益。
而“心理品質課堂”,則是方蘭芳對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度探索。據了解,在東莞市正大力推進品質教育、品質課堂的建設上,方蘭芳結合20余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索與實踐,提出倡導并力行東莞范式的“心理品質課堂”。“心理品質課堂,應該也必然是東莞品質教育、品質課堂探索的一種形態。”方蘭芳表示。她提出的“心理品質課堂” 具有精準化、情景化、生活化、人本化四個特征。在精準化方面,她引導教師根據學生的學情和困惑,制定個性化的教學方案。在情景化教學中,教師們通過創設各種生動有趣的情境,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生活化的課堂則鼓勵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通過組織學生參與社區志愿服務、生活技能實踐等活動,培養他們的意志品質和社會責任感。人本化的課堂注重學生的幸福價值,引導學生發現自己、喚醒自己、成為自己。
歷年來,為了落實“心理品質課堂”理念,方蘭芳每年都要組織30余場專業活動,為教師們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臺,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也讓“心理品質課堂”的內涵不斷豐富和深化。
“我將繼續在心理健康教育的道路上不斷探索前行,為萬千學子點亮心靈燈塔,照亮他們的成長之路。”方蘭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