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發展和城市化進程加快,事業單位基建項目作為推動城市發展和提升公共服務水平的重要抓手,有力推動了基礎設施建設,但隨之相關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通過研究氣象部門從項目申報、過程監督到后期管理的全流程,從財務視角分析事業單位基建內部控制存在的風險點,發現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在決策、審批、施工等方面存在內外部問題。基于此,設計一套具體可執行的流程,以期為今后重點工程立項執行提供參考。
關鍵詞:事業單位;基建項目;內部控制;財務管理;氣象部門
0 引言
氣象部門基建項目具有規模大、包含子項目多、投資周期長、地方配套無法同步、具體業務區域性強等特點。由于是垂直管理單位,全國氣象部門一盤棋,也間接導致其基建項目鋪設范圍很廣,項目管理面臨諸多挑戰和風險[1-2]。
大型在建項目實施中,投資決策失誤導致巨額虧損,截留、擠占、挪用建設資金,預決算超標等現象比比皆是,嚴重影響了投資效益。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毋庸置疑,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氣象部門在基建項目管理中缺乏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加強項目風險防控機制建設,提高項目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基建項目內部控制體系,研究出一套可行、可控的內部控制流程,對于提升事業單位基建項目管控水平,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提升基建項目社會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本文基于氣象部門視角,闡述在基建項目中建立完善內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這不僅有助于優化資金利用效率,而且有助于預防項目建設中的腐敗問題,從根本上確保基建項目的順利實施。
1 氣象部門基建項目的主要風險點
1.1 內部控制環節薄弱
內部控制環節薄弱主要表現為:疏于建立一套完整、可控的決策管理機制,具體來說就是由于制度設計不周全、管理者能力受限等[3],項目缺乏有效的議事決策機制和流程,可能出現個人專斷、盲目決策的現象,從而引發工程管理風險;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審缺乏專業性和嚴謹性,后期實施過程中無法落地,或者與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不符、與實施單位的實際發展需要不吻合,使項目無法達到預期目標;設計與預算編制不合理、不科學,與實際情況不符,導致項目投資估算不準確,概算、預算脫離實際,概算超估算、預算超概算、決算超預算[4]。
1.2 外部不可控因素較多
外部不可控因素較多主要為:未提前與相關審批部門做好及時、有效的溝通,或者材料提供不齊全,導致審批不通過或審批結果不理想,項目立項后無法實施;抑或未按規定進行招標,招標程序不規范,缺乏公平、公開、公正,導致人為操縱和控制,帶來廉政風險;招標文件編制不準確、不完整,未經嚴格審查,可能影響招標質量和后期工作的開展[5]。工程施工管理過程中缺乏有效管理機制,會導致施工進度、施工質量、施工安全等各方面出現不可控風險點[6]。
1.3 項目監督不規范
基建項目在氣象部門的實施往往跨越數個財政年度,周期較長。這種項目周期導致個別氣象部門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逐漸放松了監管。此外,很多大型基建項目往往涉及多個單位參與建設。這些單位所分包的基建項目相關合同資金不能得到有效、合理配置,導致極個別單位對自己所承擔項目的重視程度大大降低。同時,氣象部門的基建資金來源多種多樣,特別是地方財政的配套資金時常無法按時到位,這些因素都加大了項目監管的難度。
1.4 預算執行不嚴格
氣象部門基建項目往往在較晚的時間點發布資金使用計劃,而這些資金多以年度末追加的方式進行分配。這種資金分配模式可能導致氣象部門難以根據建設流程合理地規劃和使用資金。為了保證預算執行如期完成,部分氣象部門可能會違背合同條款,提前支付工程款或進行不合規的預付款操作,試圖加快項目資金使用進度。
2 氣象部門基建項目內部控制設計具體流程
2.1 工程前期工作主要流程
氣象部門相關業務科室根據實際情況提出初步的基建工程意向并編制項目建議書,或者委托有相應資質的單位編制項目建議書,經單位內部決議后,決定是否啟動項目立項工作。重要項目還需要經政府審批部門審批或備案。完成立項審批后,相關業務科室開始籌備基建項目勘察、設計前的準備工作,并對前期設計單位、勘察單位的成果進行審核,提出修改意見,經氣象部門內部審批后,最終確定施工方案和總預算并辦理建設、人防、消防、用地等審批手續。基建管理科室進行招標前準備工作,履行內部審批程序;通過后,委托招投標代理機構進行招投標,并在確認結果后進行中標公示;公示結束后,與施工單位簽訂合同。
2.2 工程施工主要流程
施工單位根據施工合同編制施工進度計劃,依據進度計劃組織施工,確保工期質量和安全,按時提供進度情況;監理單位監督進度計劃落實情況,現場監督落實。施工單位定期與氣象部門相關業務科室溝通并召開工程專題例會,研究解決施工中出現的問題;氣象部門基建科室安排專人進行項目管理,定期收集工程進度相關資料,并留存影像資料,協調施工管理,施工過程中如有需要調整的事項,提出調整意見,確保工程順利進行;完工后,監理單位進行分部、分項驗收,做好相關記錄。
2.3 工程竣工驗收主要流程
施工單位完成施工建設后,向監理單位提出竣工驗收申請。如果不合格,根據驗收意見責成施工單位整改并重新申請驗收。監理單位組織相關單位進行現場預驗收,提出意見并交由施工單位整改;之后,若預驗收合格,就向氣象部門報驗,提交竣工報告。施工單位整改完成后,負責檢查項目是否符合合同約定及相關質量標準。基建科室組織設計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業務單位、使用單位對工程進行全面驗收。驗收通過后,基建科室正式提交當地質量監督部門進行驗收,由其出具質量驗收意見書;氣象部門將工程項目移交使用部門投入使用,將工程檔案進行整理后移交單位檔案室;施工單位根據合同約定、工程洽商調整及實際工程量編制工程價款結算書,報送監理單位;監理單位對結算書進行初步審核,核減不實的工程價款并出具付款證明;基建科室組織審核,并委托第三方中介機構對工程竣工結算價款進行審計;第三方工程審計機構最終確定工程價款,出具審計報告,并取得相關單位確認;氣象部門根據第三方審計單位審計結果,按照合同約定扣除工程質量保證金后支付工程款,由基建科室組織相關部門共同編制竣工財務決算報告和審計報告;氣象部門內部決策機構對竣工財務決算報告和審計報告進行審核,通過后,上報上級氣象主管部門;上級主管部門對竣工財務決算報告和審計報告進行審批;氣象部門根據批準后的竣工決算結果,進行財務和資產系統的入賬處理。
3 氣象部門基建項目內部控制措施
3.1 項目決策機制控制
與基建項目相關的重大決策必須由內部決策機構集體研究決定,任何個人不得單獨決策或擅自改變集體決策的意見。決策過程應有完整的書面記錄,確保項目決策流程科學、合理、順暢。為了保證決策質量,研究之前應當進行專家論證和技術咨詢[7]。決策形成后,相關部門必須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
3.2 項目立項控制
對于專業性較強或較為復雜的基建項目,氣象部門應委托專業機構進行投資分析,編制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基建項目建議書編制完畢,氣象部門需進行審核,必要時可成立專家組或委托專業機構進行評審,承擔評審任務的專家組或專業機構不得參與項目建議書的編制。基建項目立項前,氣象部門必須提前與政府相關審批部門做好及時有效的溝通;基建項目立項后,氣象部門需持國家批準的基建項目有關文件,盡快向相關政府主管部門提出申請,及時辦理工程相關許可證。
3.3 項目設計與預算控制
施工圖設計審查由氣象部門基建科室、相關業務科室、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等共同負責,及時發現問題和溝通解決問題,確保施工圖科學、合理并符合實際。氣象部門還應將施工圖報送主管單位審核備案,并組織相關專業人員進行會審。如果施工圖專業性較強,氣象部門還應委托具有專業資質的機構進行審核。經批準的工程概算未經批準,不得隨意突破。
3.4 項目招標與采購控制
氣象部門應嚴格執行國家和地方相關法律法規,明確招標范圍和要求,規范招標程序,不得人為拆解工程項目,以及規避招標;采用招標方式確定施工單位,遵循公開、公正、平等競爭原則,發布招標公告。
3.5 項目施工與資金結算控制
氣象部門應當安排專人作為甲方代表,對項目施工過程進行監督,具體包括項目進度監督、項目施工質量監督、項目施工安全生產監督、投資造價監督等,督促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及相關方履行職責,保證工程工期、質量與生產安全。施工單位要制訂詳細的施工進度計劃,報監理單位審批后,嚴格按照進度計劃開展工作。基建科室應當密切關注基建項目的實施情況,跟進基建項目的進度,確保其按照進度計劃開展工作,按時完成工程建設;在簽署施工合同時,必須約定全程對材料、工程設備及工程各部位和施工工藝進行質量檢查和檢驗,同時記錄并簽字確認,定期審查施工單位提交的工程質量報告。所有相關單位,包括勘察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等,必須嚴格遵守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確保建設工程的安全生產,并依法承擔相應的責任。基建項目資金控制應嚴格,確保項目概算為投資上限,不得擅自超支。資金使用需規范,經規定程序報批,禁止挪用超額支出。
3.6 項目竣工決算控制
施工單位在完成工程建設后,向監理機構提出完工申請。監理機構對工程完成情況進行檢查,簽署報驗單,提交氣象部門。氣象部門在收到竣工驗收申請后,會同施工單位、監理單位的各專業人員,根據該工程的實際功能分別組成幾個專業小組,對工程進行全面、細致的竣工預驗收。確認具備驗收條件后,氣象部門基建科室負責通知勘察、設計、施工圖審查、規劃、公安消防、環保、節能、人防、電梯、檔案、監理、施工等部門,對竣工項目進行專項檢查,并寫出各自的專項檢查合格報告或準許使用文件,投入使用或試運行合格后,應盡快編報項目竣工財務決算,并做好項目檔案和資金移交工作。
3.7 項目資產移交控制
工程竣工驗收后,氣象部門基建科室負責辦理工程移交的所有手續,將上級主管部門下發的竣工財務決算批復作為工程項目移交的依據。資產使用單位可以接收工程項目并投入使用。保修期內出現問題,由施工單位負責維修。相關業務科室應該辦理固定資產登記手續,將工程項目作為固定資產進行管理。
3.8 項目檔案管理控制
氣象部門應建立完善的檔案管理制度,確立清晰的檔案管理政策和流程,包括檔案的創建、歸檔、保存期限和銷毀規定等方面;確保所有項目相關文件和信息按照統一的規范進行管理,包括文件命名、分類、歸檔和檢索等流程;采用專業的檔案管理工具,使用專門的檔案管理軟件或系統,以便有效管理和跟蹤項目檔案,確保信息安全性和準確性。
4 結語
氣象部門應通過建立內部控制體系,梳理規范各類業務流程,明確業務環節,系統分析各類風險點及其應對策略,充分利用內部控制“使其不能腐”的作用機理,及時堵塞制度漏洞,消除各種隱患,防止并及時發現、糾正錯誤和舞弊行為,促進單位加強內部風險防控與廉政機制建設[8]。
氣象部門應通過基建項目內部控制制度建設,重新審視和梳理現行的各項管理制度,進一步創新管理機制,強化、優化管理措施,提升及時發現風險和有效處置風險的能力,破解內部監管薄弱問題,確保各項經濟活動合法、合規,保障財政資金安全,不斷提高資產使用效益,保證項目信息真實、準確、完整,全面提升內部管理水平。
氣象部門應通過內部控制風險管理培訓,培育和塑造良好的內部控制風險管理文化,樹立正確的內部控制風險管理理念,增強職工內部控制風險管理意識,將內部控制風險管理意識轉化為職工的共同認識和自覺行動,促進單位建立系統、規范、高效的內部控制風險管理機制。
參考文獻
[1]趙文姬.高校基建項目預算管理應用研究[J].財務管理研究,2022(3):90-93.
[2]李金芝.財務視角下國有企業基建內部控制管理研究:以LZ創新院項目建設為例[J].財務管理研究,2022(8):28-32.
[3]史靜,明宗維,杜佳.基層財務監管問題探析:以重慶市氣象部門為例[J].財務管理研究,2023(11):108-113.
[4]臧林紅.基于財務視角的事業單位基建內部控制研究:以重慶市氣象部門為例[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23(12):58-60.
[5]潘蕾.基于內部控制視角的事業單位基建管理探究[J].會計師,2023(10):83-85.
[6]趙紅麗.加強科研事業單位基建業務內部控制的建議[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4(25):66-67,56.
[7]孫松.大型在建項目內部控制建設探討[J].會計之友,2011(2):70-74.
[8]李楠,曾俊.淺談氣象部門大中型基建項目的會計核算及財務管理[J].財政監督,2016(10):91-93.
收稿日期:2024-10-21
作者簡介:
王玨,男,1984年生,本科,會計師,主要研究方向: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
張寧,女,1991年生,本科,會計師,主要研究方向:預算會計。
吳宏榮,男,1983年生,本科,高級經濟師,主要研究方向:事業單位經濟管理。
吳亞琳,女,1998年生,本科,助理工程師,主要研究方向:財務會計。
徐飛英,女,1983年生,本科,高級會計師,主要研究方向:管理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