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 年1 月28 日的春節晚會,全國觀眾見證了一場炫技式的表演:16 位機器人演員整齊劃一地扭秧歌、轉手絹,最后把手絹拋出。這一幕很快在全球范圍開啟刷屏模式,而其背后的公司宇樹科技和公司創始人王興興也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
他不僅被黃仁勛、馬斯克等大佬點贊,甚至連美國軍工都開始偷偷研究他的機器人。畢竟,宇樹科技占據著全球四足機器人市場近70% 的份額,是當之無愧的行業第一。
2024 年12 月,宇樹科技發布了一段機器狗的演示視頻,讓國內外網友大受震撼。視頻中,機器狗動作靈活,不僅能做出旋轉、跳躍、倒立、空翻等一系列高難度動作,還能在山地、叢林、激流等各種復雜地形下自由穿梭,展現出極強的平衡性和穩定性。據宇樹官方數據,該機器狗空載狀態下能夠連續運行5 小時以上,最大移動速度達到20 公里每小時,最大負重120 公斤。
與很多科技類公司的學霸掌門人不同,王興興并不是什么頂級名校的高才生,他時常笑稱自己是“學渣”,這主要是英語嚴重拖了后腿。王興興本科就讀于浙江理工大學,英語差到一直掛科。大四考研時,由于英語單科成績未能達到要求,他與心儀的浙江大學失之交臂,最終進入上海大學。
王興興的英語成績從小就很糟糕。小時候學校開家長會,英語老師直言不諱地對他媽媽說:“這孩子有點笨?!边@讓王興興一度非常自卑。只有在做手工時,他才會有非常大的成就感。一把比他年齡還要大的生銹鋼鋸,是其最親密的伙伴。到初中時,他已經可以自己動手做出遙控車、模型船、航模飛機等。
一次和同桌聊天,王興興說自己長大后想當一名科學家。同桌一臉不屑地表示,自己想成為企業家,因為“企業家可以組織一大堆科學家,做各種各樣的科學研究”。這句話對王興興觸動很大,他那時就想,如果自己以后成立一家科技公司,可能比一個人單獨做研究更有價值。
進入大學后,時間相對寬松,王興興可以更自由地從事自己喜歡的事情。他宿舍的桌子上堆滿了工具,沒課的時候就待在宿舍里,叮叮當當地鼓搗。幾個月后,王興興做出了自己的第一件作品:一款雙足人形機器人??偝杀静坏?00 元,雖然外觀粗糙,但靈活性絲毫不比市場上動輒上萬元的機器人差。從那個時候起,王興興真正意識到了自己的天賦。
在上海大學讀碩士期間,王興興開始研究制作四足機器人,人 物青年榜Young□文/ 牧龍閑人王興興 :讓更多人用上機器人2025·4 月上青年文摘5并為它取名XDog,X 代表神秘和未知,Dog則是狗的意思,代表靈活和忠誠。
他帶著XDog 參加機器人設計大賽,一舉斬獲二等獎和8 萬元獎金。興沖沖的他開始帶著XDog 見投資人,可惜并不被看好。沒辦法,碩士畢業后,王興興只好找工作,并最終進入了大疆。
機會出現在幾個月后。王興興的機器狗視頻被人搬運到海外,經國外媒體報道后大火。有人開始愿意買王興興的機器狗,也有人愿意給他投資了。于是,王興興離開大疆,創辦了宇樹科技。這一年,王興興26 歲。他說:“之所以取名宇樹,是希望運用各種各樣的科技,幫人類點亮科技樹。”
宇樹科技成立的時候,美國波士頓動力公司已在機器人領域深耕20 多年,但始終未能實現產品的大規模商業化。高昂的價格和復雜的技術路線,讓很多潛在用戶只能“望洋興嘆”。王興興認為,要想改變全球機器人市場格局,關鍵在于一款性能穩定、價格親民的產品。在他的帶領下,宇樹科技采用電驅技術路線,產品更靈活敏捷,且成本低、性能穩定、易于維護,從而打破了機器人市場的高價壁壘,將動輒幾十萬元的四足機器人,帶入了萬元時代。
極致的性價比,讓宇樹迅速引爆市場。宇樹科技快速搶占著市場份額,并不斷完善產品技術。從電驅技術到運動控制算法,從高能量密度關節電機到3D 激光雷達,宇樹形成了強大的軟硬件技術競爭力。
2021 年央視牛年春晚,宇樹的“機器?!笔状蔚巧洗和砦枧_。數十只呆萌的機器牛,與舞臺上的演員們合作,將現代科技與傳統文化巧妙融合。2022 年北京冬奧會開幕式、2022虎年元宵節晚會、2023 年SuperBowl(超級碗,也被稱為“美國春晚”)等,都有宇樹機器狗的身影。
2023 年杭州亞運會,宇樹科技的機器狗,成為賽場上的“顯眼包”。它們以“搬運工”的身份,忙碌地奔跑在田徑賽場上,將鐵餅、標槍等運回運動員身邊。完成任務后,則老老實實地自己趴在場邊,等待下一次指令。一場比賽下來,它們跑動距離超過7 公里,大大節省了人力,同時也為體育賽事增加了科技感與趣味性。
2024 年,宇樹科技正式發布人形機器人G1,不僅綜合性能卓越,售價也遠低于國際同行,只賣9.9 萬元。王興興表示:“9.9 萬元背后的思路是,想讓更多的人先把機器人用起來。”
在過去的幾十年里,人形機器人一直是高概念、高價格的實驗室產物,除了宣傳視頻,很少有人能看到實物。而王興興直接將其做到了消費級,讓人形機器人可以走進千千萬萬的家庭。
2024 年10 月20 日,外交部副部長華春瑩在社交平臺上發布了一段視頻。視頻中,機器狗在泰山充當挑山工,背負著沉重的貨物,沿著陡峭的山路拾級而上,比普通人速度更快、動作更穩。華春瑩用英文贊嘆道:“科技造福人類?!?/p>
王興興設想AI 機器人的未來:“可以讓人形機器人不斷生產出小的人形機器人, 直到生產出細胞大小的人形機器人, 這樣人生病了可以直接把1 萬個機器人放進去, 進行修復。反之, 人形機器人也可以不斷生產出更大的人形機器人, 它們甚至可以移山填海、改造月球和火星。”
在全球范圍內,中國的科技企業正從“追隨者”變成“定義者”。而王興興和他帶領的宇樹科技,正是這一趨勢的縮影。
(摘自“最華人”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