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是人體重要的呼吸器官,就像一對柔軟且富有彈性的海綿,負責著身體與外界的氣體交換。在健康的肺中,肺泡和肺間質各司其職,緊密配合,確保氧氣順暢地進入血液,同時讓二氧化碳順利排出體外。然而,當患上進展性肺纖維化時,情況就截然不同了。簡而言之,這種疾病會導致肺組織異常增生,逐漸形成“疤痕”。這些“疤痕”組織缺乏正常肺組織的彈性和功能。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肺組織被“疤痕”所取代,就像海綿被逐漸灌入水泥,變得又硬又僵,從而嚴重損害肺的氣體交換功能。更為棘手的是,這種“疤痕化”的過程一旦啟動,就如同脫韁的野馬,難以遏制,病情會不斷惡化,這就是進展性肺纖維化的可怕之處。
那么,哪些人容易被這種疾病盯上?
一是中老年人。隨著年紀的增長,人體各項機能逐漸衰退,肺部也不例外。中老年人的肺組織自我修復能力和抵御疾病的能力相對較弱,因此更容易患上進展性肺纖維化。
二是長期接觸有害物質的人。如在煤礦、石棉廠等環境中工作的人,長期吸入煤塵、石棉纖維等有害物質,這些物質會在肺部引發炎癥。炎癥反復發生,身體在不斷修復的過程中,容易走上纖維化的道路;長期吸煙者,香煙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質對肺部的傷害極大,會增加患進展性肺纖維化的風險。
三是有自身免疫疾病的人。如類風濕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等自身免疫疾病患者,他們的免疫系統可能會出現失控,本應該抵御外敵,卻錯誤地攻擊自己身體的組織,肺組織也可能成為這種自身免疫攻擊的靶標,進而引發肺纖維化。
患上進展性肺纖維化后,患者常有呼吸困難、咳嗽等臨床癥狀。
呼吸困難:初期可能僅在劇烈運動,如跑步、爬樓梯時感到呼吸困難,休息后可緩解。隨著病情逐漸發展,日常活動如走路、穿衣,甚至安靜坐著時,也會感到呼吸費勁,仿佛胸口被重物壓迫。
咳嗽:患者常出現干咳,無痰或痰量很少。咳嗽癥狀可能起初并不嚴重,但會逐漸變得頻繁,有時甚至影響睡眠和日常生活。
其他癥狀:在疾病后期,由于長期缺氧和肺部功能受損,患者可能會出現體重下降、乏力、食欲減退等全身癥狀。部分患者的手指和腳趾末端會變粗,形似鼓槌,醫學上稱為“杵狀指”。
醫生在診斷進展性肺纖維化時,會詳細詢問患者的病史,包括工作環境、生活習慣以及既往疾病情況。隨后,會安排一系列檢查,如胸部高分辨率CT,它就像給肺拍了一張高清照片,能清晰顯示肺內“疤痕”的形態、分布及嚴重程度。同時,還會進行肺功能檢查,以評估肺的通氣和換氣功能。有時血液檢查也是必要的,以檢測是否存在自身免疫相關的指標異常,從而幫助判斷病因。
在治療方面,目前進展性肺纖維化尚無法完全根治,治療的主要目標是延緩病情發展、減輕癥狀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藥物治療是重要手段之一,抗纖維化藥物能在一定程度上減慢肺纖維化的進展速度。此外,患者可能還需要吸氧以緩解身體缺氧的狀況。對于病情嚴重的患者,肺移植可能是最后的希望,但肺移植面臨諸多挑戰,如合適的肺源難以尋找,移植后可能出現排斥反應等,因此需綜合考慮患者的具體情況和醫生的建議。
患者日常要注重生活調理,尤其是飲食、運動和環境三方面。多吃富含維生素和蛋白質的食物,如新鮮蔬菜水果、雞蛋、牛奶,以增強身體抵抗力;同時,要少吃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咳嗽等癥狀。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適當進行散步、打太極拳等運動,提高心肺功能,增強身體耐力,但要根據身體狀況調整運動強度。此外,盡量待在空氣清新的地方,避免去人多、空氣污染嚴重的場所,家里可使用空氣凈化器,并勤開窗通風。
雖然進展性肺纖維化難治,但只要我們多了解它,做到早發現、早治療,積極配合醫生,注意生活調理,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與它“和平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