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聚焦“一帶一路”背景下高職新能源汽車專業國際化人才培養模式,探討了當前高職院校新能源汽車專業國際化人才培養的現狀、挑戰及優化路徑。研究發現,國際化課程體系不完善、師資隊伍國際化水平不足、校企合作深度不夠是制約人才培養質量的主要因素。基于此,提出了構建“四位一體”的國際化人才培養模式,包括優化課程體系、加強師資建設、深化校企合作和拓展國際交流平臺。研究結論為高職院校新能源汽車專業國際化人才培養提供了理論依據和實踐指導,對推動職業教育國際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一帶一路”;高職教育;新能源汽車;國際化人才;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G712" " " "收稿日期:2025-01-23" " " " DOI:10.19999/j.cnki.1004-0226.2025.04.032
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Mode of International Talents in New Energy Vehicle Majors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Zeng Hui
Guangxi Electrical Polytechnic Institute Nanning 530299,China
Abstract: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international talent cultivation model for new energy vehicle majors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under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It discusses the current status, challenges, and optimization paths for international talent cultivation in new energy vehicle majors a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esearch reveals that inadequate internationalized curriculum systems, insufficient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eaching staff, and lack of in-depth cooperation between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are the primary factors limiting the quality of talent cultivation. Based on this, the paper proposes the establishment of a “four-in-one” international talent cultivation model, which includes optimizing curriculum systems, strengthening teacher development, deepening college-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expanding international exchange platforms. The research findings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and practical guidance for international talent cultivation in new energy vehicle majors a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are of significant importance for promoting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Key words:Belt and Road Initiative;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New energy vehicles;International talents;Cultivation mode
1 前言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推進和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跨文化能力的新能源汽車專業人才成為高職教育面臨的重要課題。近年來,我國高職院校在新能源汽車專業國際化人才培養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但仍存在諸多挑戰[1]。本文在分析了當前高職院校新能源汽車專業國際化人才培養的現狀與問題,探討了優化路徑,為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提供參考。
2 高職新能源汽車專業國際化人才培養現狀分析
2.1 國際化人才培養的現狀
近年來,我國高職院校新能源汽車專業國際化人才培養取得顯著進展。根據教育部2022年的統計數據,全國已有超過200所高職院校開設了新能源汽車相關專業,其中約40%的院校通過引進國外優質教育資源、開展國際交流合作等多種方式,開展了不同程度的國際化人才培養實踐。
2.2 存在的主要問題
盡管取得了一定進展,但高職新能源汽車專業國際化人才培養仍面臨諸多挑戰。
a.國際化課程體系不夠完善。調查顯示,僅有約25%的院校建立了完整的國際化課程體系,大部分院校的課程內容仍以國內標準為主,缺乏針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需求的特色課程。
b.師資隊伍國際化水平不足。據統計,高職院校新能源汽車專業教師中具有海外學習或工作經歷的比例僅為約15%,遠低于本科院校的35%。這導致教師在開展國際化教學時面臨困難,難以滿足學生的多元化需求。
c.校企合作深度不夠。雖然大部分院校都與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但企業參與國際化人才培養的積極性不高。調查顯示,僅有約20%的企業深度參與了院校的國際化人才培養過程,如共同開發課程、提供實習崗位等。
d.國際交流平臺有限。盡管部分院校開展了國際交流項目,但覆蓋面較窄,學生參與度不高。據統計,2021年高職院校新能源汽車專業學生參與國際交流項目的比例僅為5%,遠低于本科院校的15%。
3 “一帶一路”背景下高職新能源汽車專業國際化人才培養模式構建
3.1 構建“四位一體”國際化人才培養模式
基于現狀分析,本研究提出構建“四位一體”的國際化人才培養模式。以培養具有國際視野、跨文化溝通能力和創新精神的新能源汽車專業人才為目標,通過優化課程體系、加強師資建設、深化校企合作和拓展國際交流平臺四個維度,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2]。
3.2 優化課程體系
在課程體系優化方面,構建“基礎+專業+特色”的模塊化課程體系。基礎模塊注重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和跨文化素養,可開設英語、跨文化溝通等課程,鼓勵教師開發雙語教材和教學資源,提高課程的國際化水平;專業模塊引入國際認證課程和行業前沿技術,如VDA課程、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等;特色模塊針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需求,開設區域文化、國際法規等課程。
3.3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應采取“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策略。一方面,引進具有國際背景的高水平人才,聘請海外專家擔任客座教授,參與課程開發和教學。另一方面,鼓勵教師赴海外進修訪學,參與國際學術交流,提升其國際化教學能力。此外,還應建立教師國際化能力培訓機制。定期組織教學方法和跨文化溝通培訓,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國際化素養。鼓勵教師參與國際科研合作項目,提升其科研能力和國際影響力。
3.4 深化校企合作
在校企合作深化方面,建立“政校企”三方聯動機制。
a.政府出臺政策鼓勵企業參與國際化人才培養,如提供稅收優惠、資金支持等。
b.建立校企合作委員會,定期召開會議,商討人才培養方案。同時,學校與企業共建國際化實訓基地,開發國際化課程和教材,確保課程內容與行業需求相匹配。
c.企業提供實習崗位和技術支持,建立校企聯合實驗室,開展科研合作和技術創新,參與人才培養全過程。
3.5 拓展國際交流平臺
在國際交流平臺拓展方面,應充分利用“一帶一路”倡議帶來的機遇。
a.沿線國家高校建立合作關系,開展學生交換和聯合培養項目,并與各合作高校定期舉辦國際學術會議和論壇,促進學術交流與合作。
b.組織學生參加國際技能大賽,如世界技能大賽新能源汽車項目等,提升學生的國際競爭力。
c.搭建海外實習和就業平臺,與國外企業建立合作關系,為學生提供實習和就業機會,創造更多國際化發展機會。
4 案例分析: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新能源汽車專業國際化人才培養實踐
4.1 學院概況
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南工院”)是我國最早開展高職教育的院校之一,其新能源汽車專業成立于2016年。南工院地處長三角經濟區,毗鄰上海和南京,具有獨特的地理優勢和豐富的國際資源。學院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致力于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新能源汽車專業人才[4]。
4.2 國際化人才培養的具體措施
南工院在新能源汽車專業國際化人才培養方面采取了多項創新措施。
a.學院與德國柏林工業大學合作,引入了德國雙元制教育模式。學生前兩年在學院學習理論知識,第三年赴德國企業實習,畢業后可獲得中德雙文憑。不僅提高了學生實踐能力還增強了其國際競爭力。
b.南工院與比亞迪、特斯拉等知名企業合作,共建了國際化實訓基地。基地配備了先進的設備和工具,模擬真實的工作環境。企業專家定期來校授課,指導學生進行實踐操作。此外,學院還與企業共同開發了雙語教材和在線課程,確保課程內容與行業前沿技術同步。
c.南工院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國際技能大賽。2022年,學院新能源汽車專業學生參加了世界技能大賽新能源汽車項目,獲得了銀牌。這不僅提升了學生的技能水平,還增強了學院的國際影響力。
d.南工院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高校建立了合作關系,開展了學生交換和聯合培養項目。2021年,學院與泰國清邁大學簽訂了合作協議,雙方互派學生進行短期交流學習。這一項目不僅拓寬了學生的國際視野,還促進了中泰兩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合作[5]。
4.3 取得的成效
通過上述措施,南工院新能源汽車專業國際化人才培養取得了顯著成效。a.學生的就業率和就業質量顯著提高。據統計,2022年該專業畢業生就業率達到98%,其中約20%的畢業生在海外就業或深造。b.學生的國際競爭力顯著增強。近3年,該專業學生在國際技能大賽中屢獲佳績,累計獲得金牌2枚、銀牌3枚、銅牌5枚。c.教師的國際化水平顯著提升。目前,該專業教師中具有海外學習或工作經歷的比例達到40%,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學院的國際影響力不斷擴大。南工院新能源汽車專業已成為國內高職院校中的標桿,吸引了眾多國際學生前來學習[6]。
5 結語
本研究通過分析高職新能源汽車專業國際化人才培養現狀,構建了“四位一體”國際化人才培養模式,并通過案例研究驗證了其有效性。研究表明,該模式能夠有效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滿足“一帶一路”背景下新能源汽車產業對國際化人才的需求。
未來,高職院校應進一步深化產教融合,加強與國際知名企業和教育機構的合作,不斷優化國際化人才培養模式。同時,政府應加大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為高職院校國際化發展創造良好環境。只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培養出更多高素質的國際化新能源汽車專業人才,為“一帶一路”建設和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有力支撐。
參考文獻:
[1]崔璇.基于產業需求的新能源汽車專業國際化人才培養模式優化策略[J].汽車畫刊,2024(8):16-18.
[2]王龍龍,張曉瑞.“崗課賽證”融通背景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以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為例[J].內燃機與配件,2024(7):153-155.
[3]唐忠玲,蔣志芳.“政校行企”多元協同共育創新創業人才的探索與實踐研究[J].投資與創業,2024,35(22):14-16.
[4]張紅黨,楊宏圖,岳興蓮.“一帶一路”背景下高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研究——以新能源汽車專業為例[J].現代商貿工業,2019,40(29):86-87.
[5]施一敏,洪永楠.數字化轉型背景下的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內涵建設探究[J].汽車維護與修理,2025(2):42-44.
[6]王書丹.高職院校國際化人才培養模式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5.
作者簡介:
曾慧,女,1983年生,工程師,研究方向為汽車機械、電子領域的科研和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