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10月26日,河北省保定市朝陽南大街,長城汽車新技術中心破土動工之際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接受了《汽車觀察》的專訪。
那時,中國汽車年產銷量突破1700萬輛,剛登上全球第一的位置,但自主品牌的知識產權占比卻較低。在“大而不強”的行業困境下,魏建軍痛陳中國車企的被動局面,并將研發投入視為破局的關鍵。
魏建軍直言:“不做‘世界制造工廠’,要做‘世界研發工廠’!”在他看來,核心技術是自主品牌的命脈。“不管什么樣的技術,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踏實,買別人的技術很上火,讓人很自卑,而且還要有各種‘許可’,花錢買都沒地位。核心技術不掌握在自己手里,就沒有自尊。”
面對外界對利潤與研發孰輕孰重的質疑,他回應道:“外國人說做不了的東西,你一定要做,因為利潤與技術含量成正比。”這句充滿野性的宣言,成為長城此后十余年技術攻堅的注腳。
三年后,長城第三屆科技節在徐水生產基地開幕,300 余件長城自主研發成果集中亮相,涵蓋動力總成、新能源、材料、底盤、整車性能等多個領域。魏建軍在接受《汽車觀察》采訪時再次強調:“沒有技術,永遠沒有話語權。”他預言未來汽車技術將向節能環保、智能化躍遷,并斷言“汽車永遠是朝陽產業”。
魏建軍十幾年前的預言已化作現實。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全球占比達70%,智能駕駛專利數量碾壓歐美。長城旗下的蜂巢能源、毫末智行等子公司躋身全球供應鏈,無鈷電池、城市NOH技術打破海外壟斷。當2024年歐盟對華電動車舉起“反補貼”大棒時,長城憑借歐洲本土工廠和合規體系逆勢增長——歐洲全年銷量15萬輛、同比增長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