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北京車展期間,東風集團黨委常委、副 總經理、嵐圖汽 車董事長尤崢接受《汽車觀察》采訪對當時“卷流量”的熱點話題進行了回應。
華為、小米等科技公司入局新能源汽車。老總親自下場帶流量,種種新玩法給傳統汽車產業帶來不小沖擊。但在尤崢看來,“市場競爭不變的真理是產品為王、質量為王,卷的底層邏輯還是要有技術的思維,技術勝出,才是卷的成功之道。”
尤崢進一步闡述道,一是“在電動化上半場,中國品牌汽車已經形成了先發優勢,這個戰果必須鞏固下去,在換道超車戰略上不要再猶豫”。二是“燃油車時代,用戶比較關注整車造型、質量和性能等;新能源汽車時代,用戶更關注電池安全、續航里程和智能化配置等。消費者需求雖然發生變化,但對品質的要求不變”。
在談到下半場的智能化技術時,尤崢闡述了東風在這一領域的策略,“東風汽車會堅持開放合作與全棧式自研兩條路線。” “對于國際化大公司來說,不一定什么都要靠自己,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選擇戰略性合作。”
2024年“ 兩會”后,國資委提出要對央企新能源汽車進行單獨考核。對此,尤崢認為,“考核是為了塑造央企持久核心競爭力,東風會統籌安排,統一部署,統一資源”。 “無論是在電動化上半場還是在智能化下半場,東風永遠都在場”。
事實上,東風也是響應國家指令最快的一家央企,2024年3月底就宣布未來三年將投入600億元、投放44款新能源汽車(30款乘用車和14款商用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