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汽車觀察》2018年2月刊《地平線:走出舒適區》一文中,余凱 表示:“地平線的成長路徑實際上就是中國人工智能科技工作者不斷超越邊界的足跡”。
2015年7月,地平線公司成立,這對創始人兼CEO余凱來說是一次邊界的跨越。余凱擁有深厚的軟件背景,此前在該領域工作了20多年,為何要跨界從事一個自己并不擅長的硬件領域,成為大眾的疑問。對此,余凱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表示,“人工智能要想落地和應用,只做軟件是不夠的,必須要走出自己的舒適區去做硬件。”
雖然余凱信奉芒格的風險意識,在公司內部常說“不要在懸崖邊跳舞,要去競爭不激烈的市場”,但地平線從事的智駕芯片領域卻是競爭最激烈的市場。也許余凱內心真正的風險意識并不是他嘴上說的那樣簡單。
2019年,地平線發布第一款車規級芯片,受到幾乎所有車企質疑。后來長安汽車伸出橄欖枝,為此地平線往重慶派駐了數十名核心工程師,現場連續工作15個月。一位曾在該項目工作的工程師回憶,地平線幾乎每天都給長安新版技術方案,除了地平線,幾乎沒人這樣做,整個團隊都在瘋狂轉動。
2021年,地平線再一次“越界”,提出“開放共贏、全維利他”的生態戰略,將自己定位為二級供應商。從這時起,地平線的客戶也不再局限于車企。此舉拓寬了地平線業務邊界,也打開了地平線的合作生態,地平線的業務也由此起勢。
截止到2024年9月,地平線芯片出貨量達600萬,獲得290款車型定點,其中超過130個車型成功量產。2024年10月24日,地平線迎來敲鐘時刻,募資總額達54.07億港元,為年內港股最大科技IPO。對余凱來講,一次次冒著風險去越界,也許是規避風險的最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