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前一年國內重卡銷量實現30%的高增長,中外資本開始活躍起來。2007年,商用車領域的合資事件開始頻發,一些原本擱置的項目也蘇醒重啟。
2007年1月22日,東風汽車集團發布公告稱,東風、日產和沃爾沃三方就沃爾沃與東風合作生產商用車項目框架協議初步達成;5月14日,戴-克宣布將持有的全部亞星奔馳股份出讓給亞洲亞星客車集團,此舉讓福田與奔馳的合作掃除了政策上的障礙;7月份坊間傳聞,韓國現代汽車和廣州汽車集團已針對暫停一年半之久的廣州現代商用車項目開始接洽……
外資洶涌潮動,讓人對重卡行業格局將發生大的震蕩產生猜測。2007年7月《汽車觀察》發表封面文章《重卡的新合資時代》,指出:“由于重卡市場的決定性力量目前還在中國企業自己手里,所以合資一時還不能構成改變重卡格局的關鍵性力量。”
《汽車觀察》當初的判斷主要基于兩方面因素:一是歷史。2007年前,中國商用車領域的合資大多以失敗告終,比如上世紀90年代初的北方奔馳和東風日產柴,以及1997年成立的亞星-奔馳客車。二是市場。《汽車觀察》認為“外資廠商在引進車型的時候會把許多不符合國內重卡消費現狀的配置帶進來,造成引進車型在性價比上的劣勢。”
17年以后的2024年,中國重卡銷量前10企業中只有福田汽車還有一定外資比例,其他均為自主品牌車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