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上半年,在長達兩年多的艱苦抗疫之后,全國上下都籠罩在陰影、封閉和疲憊之中。
就在這時,在北京街頭,一隊隊“機器人大白”成群結隊、默默無聞地忙碌著,打通了物資配送的“最后一公里”,降低了志愿者的工作強度和感染風險,為疫區群眾解決了燃眉之急。
為了將無人車抗疫的溫暖故事廣為宣傳,《汽車觀察》力排萬難,深入疫區一線,以新石器為樣板采寫了題為《疫情下的無人車》的封面文章。文章刊出后,一線工作人員傳來捷報:“落地更容易了,關注更多了。”
抗疫這種非常態的需求也給無人車提供了一個難得的規模化實戰演練的機會。平時無人車安全嗎?無人車有用嗎?無人車離我們還有多遠?當人們有機會與無人車朝夕相處之后,種種疑惑便會自然有了答案。社會的需求和公眾的接受是無人車存在和發展的意義所在。從抗疫的遭遇戰中,我們看到了這種需求和接受,看到了智能駕駛美好的未來。
3年后的今天,無人配送小車得到迅猛發展,從低速到高速、從封閉到開放、從簡單到復雜,正在切入越來越多樣的城市生活場景。而未來的無人車,也必將從新生事物蛻變為家喻戶曉的物種,成為智慧城市常見的基礎設施,成為你我身邊的朋友和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