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9月,美的集團正式踏入汽車行業,進軍以客車為代表的商用車領域。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爆發,美的三湘客車公司銷售情況不盡如人意,其在管理上的混亂逐漸暴露出來,在沒有收到沙特500輛客車訂單定金的情況下便開始投入生產,直到對方提出取消訂單時,整個公司都傻眼了。
2009年2月,《汽車觀察》發表封面文章《美的難逃退出宿命》,預判美的將退出造車業。到了2009年下半年,美的造車項目就宣布徹底破產。
不單是美的,在2003年前后,春蘭、格林柯爾、奧克斯和波導等家電企業都曾宣布進軍汽車產業。當時,還有很多業內專家認為,跨界造車是大勢所趨。
然而,對于這塊普遍被業界看好的“蛋糕”,《汽車觀察》則提出了不同的觀點:“當眾多家電企業都想擠上汽車這座獨木橋時,這種產業轉型是否理智?畢竟,汽車是一個龐大且系統的產業鏈條,家電企業終將因為缺乏后續投入以及不了解汽車行業特性等原因,難逃退離命運。”
美的造車項目徹底破產后,有人認為,其失敗只不過是全球金融風暴下的又一個受傷者而已。但凡事偶然中必定存有必然,《汽車觀察》對此強調:“資金鏈并不是導致美的客車停產的主要原因,此前所積累的一系列問題才是導致其停產的主要原因,包括匹配能力、管理水平和經營理念等。”
其實,家電企業造車也不止20年前那一波熱潮。上世紀90年代末至2000年代初,揚子和春蘭等家電企業曾涉足商用車制造,但最終以失敗告終;2016年通過格力鈦進入商用車整車制造的格力,2021年推出汽車品牌的創維,至今也沒有進入“感覺良好”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