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到《汽車觀察》傳媒總編輯劉小勇兄的撰稿邀約是2月21日,這一天是春節假期過后我正式開工的第一天。
彼時,擺在我案頭的工作千頭萬緒。在接下來一個周,汽車行業相對重大的事件包括:特斯拉FSD正式向中國用戶推送、小米汽車SU7Ultra上市、長城汽車重慶智駕直播等,這些事件涵蓋從技術到傳播等方面的諸多重大命題。
2025年3月,是《汽車觀察》創刊20周年。過去20年,《汽車觀察》見證了中國汽車工業從銷量500萬輛躍升到3000多萬輛的飛速發展。其間,《汽車觀察》既是觀察者,又是參與者。由《汽車觀察》一手打造的報道和論壇、活動,都記錄著行業的飛速變遷和發展。
同樣作為觀察者和記錄者,騰訊新聞汽車頻道(以下簡稱“騰訊汽車”)在過去20余年間也躬身其中。回想起來,諸事歷歷在目。
尤其最近三五年,行業巨變讓從業20年的我,也激動不易。三年前的2022年,我們將騰訊汽車的深度圖文欄目更名為《遠光燈》,希望與行業發展同頻進步。而該欄目的視頻IP版本的過往兩季,獲得過廣東省以及全國的一些紀錄片獎項。在我看來,這些獎項是對相對窄眾的汽車行業如今所具備的廣泛影響力的一種注腳。
2023年,騰訊汽車編輯部在業內首個發起“CEO親測直播”概念,此后一年多的時間里,我們分別與蔚來汽車李斌、奇瑞汽車尹同躍、長城汽車魏建軍等行業領軍人物,共同研討營銷變革之下的企業打法,這些嘗試也取得一定的口碑和關注度;2025年,我們將把目光聚焦在“智駕”和“出海”兩大行業關鍵命題,期待與行業同頻。
作為傳媒行業個體,在近兩年的工作中,我目睹了數位董事長或者CEO、總裁、總經理的流淚瞬間,這些淚水之中有喜悅、有壓抑、也有彷徨和進擊;而最近一次與理想汽車董事長李想的座談,對我而言則是一種鞭策,李想對大模型發展的思考,提醒新聞從業者,我們正身處一個知識需要不斷迭代的行業遽變之中。
借助《汽車觀察》即將迎來20周年的契機,我短暫的回望歷史。通過這種回望,我希望同業更多的將精力投入到當下,投入到中國汽車工業正在經歷的巨大變革之中。面對這個新聞富礦的行業,我們無疑是幸運的,期待我們緊跟時代的車輪,駛向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