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臥室里有一個盒子,里面裝著爸爸寫給我的上百張字條。
爸爸是駐京某部的一名機關干部,他工作繁忙,常深夜才回家,那時我早已入睡;而他清晨出門時,我還沒有起床。盡管同住在一個屋檐下,我們卻常常數日難見一面。
為了能和我更好地交流,爸爸便隔三岔五地寫給我字條——
“語文抄《駱駝祥子》,英語寫單詞。”“別再浪費時間了,抓緊時間學習。”“寒假手冊寫一點。”……
毫不意外,爸爸寫給我的字條里,內容最多的是關于學習的。
記得六年級上學期,媽媽也天天加班。那時,我每天不僅要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而且要寫一套爸爸、媽媽為我挑選的家庭作業,爸爸要求我把寫完的作業放在桌上,他每天回來檢查。
我心想,爸爸回來都幾點了,哪還有精力檢查我的作業。于是,我常敷衍了事,選擇題隨便勾選,算術題也懶得寫計算過程,隨便寫個數字應付了事,往往不到10分鐘就“完成”了作業,然后像脫韁的野馬一樣在家屬院里盡情玩耍。
然而,有一天一早,當我打開作業本時,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個鮮紅刺眼的“×”,中間還夾著一張字條:你再不認真寫作業,我就把你拉起來重寫!
哼!我才不信爸爸會真的把我拉起來,不過是虛張聲勢罷了。我愈發敷衍,而爸爸留下的字條語氣也越來越重。原本用黑色筆寫的紙條,后來干脆換成了紅色筆,鮮明地表達他的憤怒。
直到一個周六的早上,爸爸早早把我從床上叫起來,質問我為何不認真寫作業,并罰我去小區的凈水站提水回家。后來媽媽告訴我,爸爸半夜回來看到我的作業后非常生氣,但又怕叫醒我影響第二天的學習,所以一直忍到周末才發作……
爸爸去加班后,我翻出他留下的字條,用心讀了起來。那一行行紅色的字跡,如同閃電般劃過我的心……
進入初中后,測驗和考試的強度明顯增加。
爸爸對我的測驗情況十分關注,但我的成績總是不太理想。每當爸爸問起時,我總是很抵觸,就用“卷子還沒發”“老師還沒公布成績”之類的話來搪塞。
我把成績不理想的卷子藏在書包夾層里,但爸爸很細心,總能從我的書包里翻出來,并在上面留下批注,指出我的錯誤和改進方向。對于一些難題,他還會貼心地寫下解題思路。
可是,我并不領情,總覺得這些事情應該交給老師,爸爸的批注讓我覺得很沒面子。
初一上學期的期中學業測試,我的成績依然不理想。又是一個周末的早晨,爸爸問我考得不好的原因,我含糊地說題量太大、時間不夠。爸爸很生氣,拉著我要講道理。我倔脾氣上來了,和他吵了幾句后就摔門而出。
等我回來時,家里已經沒人了,桌子上卻放著一張熟悉的字條,上面密密麻麻地寫滿了字:“希望你多從自身找問題,多從錯題中總結教訓,這樣才能提高。只要認真,一切都還來得及!”
我拿著字條反復看了許久,才回過神來。原來,爸爸并不是一味指責我,而是真心希望我更好。
從那時起,我專門準備了一個錯題本,每次測驗都會認真總結,避免再犯同樣的錯誤。
初一寒假到了,爸爸、媽媽都要上班,白天的時光成了我的自由時間,我無比開心。
每天早晨,迎接我的是保溫箱里豐盛的早餐和一張小字條,上面寫著當天的任務和注意事項。比如,“降溫了多穿衣服”“水壺里的水不見少啊,你是不是沒怎么喝水?多喝水”……我很難想象,爸爸那么忙,怎么還有精力關注這些細節。
不妨給爸爸留一張字條試試。有一天晚上,我突然想吃蘋果,便隨意地找張紙條寫了下來。
第二天早上,我發現桌上已經放了一袋紅彤彤的蘋果,吃起來格外美味。后來媽媽告訴我,那天晚上爸爸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收拾好東西后才看到我的字條,又立刻出門去買蘋果。媽媽勸他第二天再去買,他卻說:“這么簡單的心愿,能滿足的就第一時間滿足吧!”
還有一次,我和一個小伙伴在籃球場上起了爭執,互相推搡了幾下,差點動手,幸好被其他同學拉住了。回家后,我感到很委屈,也很困惑,便在字條上寫了這件事,問爸爸該如何與朋友相處。
沒想到,爸爸這次沒有用字條回復我,而是寫了一封長信。他用自己成長中的故事和遇到的類似困惑,讓我珍惜朋友間的感情,控制好情緒,不要為小事動怒。在爸爸的引導下,我和小伙伴很快就和好如初。
有一個周六,爸爸回來得比較早,拉著我去操場跑步。結果我只跑了不到兩圈,就喘得上氣不接下氣……
第二天早上,書包上放著一張熟悉的字條:體能訓練雖然辛苦,但堅持下來會很酷,而且日積月累會有很大的進步。
從那以后,爸爸的字條除了布置作業,還多了每天的體能訓練任務,比如做50個仰臥起坐、拉10個引體向上等……
2025年春節前的一天,爸爸和我打賭,說如果我能跑完5公里并且超過他,就獎勵我100元。在跑道上,我越跑越快,到了最后兩圈,我已經把爸爸遠遠甩在后面。在終點,我等了大半分鐘,爸爸才氣喘吁吁地趕來,他笑著說:“你說我這打賭輸了,咋還這么高興呢?”
這時,我才發現爸爸曾經烏黑濃密的頭發已經夾雜了不少白發,額頭和眼角的皺紋也愈發明顯。
爸爸雖然不是名人,也無法給我多么優渥的生活,但他的愛卻充溢在那些字條的字里行間,一次次給予我別樣的溫暖。
(作者為北京市東城區一七一中學七年級學生)
編輯/吳萍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