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一種新型的降脂治療選擇——降脂針,逐漸進入公眾視野。降脂針以操作簡單、效果顯著、給藥頻率低等優勢,迅速吸引了眾多患者的關注。然而,降脂針是否適合所有人?它能否替代傳統的他汀類藥物治療?患者在使用過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項?本文將為您詳細解答。
降脂針是一種通過注射方式給藥的新型降脂手段,藥物成分主要包括PCSK9(前蛋白轉化酶枯草溶菌素9)抑制劑和小干擾RNA藥物兩種類型。兩類藥物均以PCSK9蛋白作為靶點,通過不同的機制使肝臟合成PCSK9蛋白減少,讓更多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即“壞膽固醇”,進入肝細胞進行代謝分解,從而降低血液中“壞膽固醇”的水平,以降低總體的心血管事件風險。
常見的PCSK9抑制劑包括依洛尤單抗和阿利西尤單抗,這類藥物半衰期較長,因此,作用時間也比較長,通常每2~4周給藥一次。新上市的托萊西單抗是我國首款自主研發的全人源PCSK9抑制劑,可以實現6周給藥一次的頻率。而小干擾RNA藥物英克司蘭,給藥頻率更低,只需每年皮下注射給藥兩次,即可有效降低血液中“壞膽固醇”的水平。
研究發現,雖然降脂針的使用頻率較低,但降“壞膽固醇”的效果卻沒有打折,甚至還強于他汀類藥物。他汀類藥物降“壞膽固醇”的效果往往低于50%,而降脂針常規劑量給藥的降低程度即可達到50%以上。對于家族性高脂血癥患者,加大給藥劑量或縮短給藥周期,其降脂效果甚至還可能達到70%以上。
托萊西單抗在我國血脂異?;颊叩呐R床研究中獲得令人矚目的降脂療效,在降“壞膽固醇”方面表現出快速、強效且長效的特點,該藥與他汀類藥物聯合使用,可使“壞膽固醇”降低近70%,同時還能有效降低脂蛋白a[Lp(a)]近50%,改善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載脂蛋白B(ApoB)等其他血脂指標。托萊西單抗這種同時降“壞膽固醇”和Lp(a)的特點,有望幫助患者進一步降低心血管事件風險。
而且,降脂針的總體安全性良好,常見不良反應有注射部位紅腫、淤青、疼痛、皮疹等,但通常較為輕微,未發現嚴重的不良反應。
不同的降脂針具體的適應證有所區別,總的來說,降脂針主要適合三類人群。
首先是已經常規應用口服降脂藥物,血脂水平仍難以達標的心血管疾病高危患者。對這類人群來說,降脂針可以作為一種補充治療手段。
其次是不耐受他汀類藥物的患者。部分患者因肝功能損害、肌肉酸痛等不良反應,無法耐受他汀類藥物,降脂針可以作為替代治療方法。
再次是家族性高脂血癥患者。這類患者由于遺傳原因,血脂水平極高,單用他汀類藥物往往難以控制血脂,降脂針可以顯著降低其體內“壞膽固醇”的水平。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適合使用降脂針。兒童、孕婦和哺乳期婦女、肝腎功能不全者應該謹慎使用,對降脂針成分過敏的患者要禁用。
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在使用降脂針時,也要特別注意。老年人通常合并多種慢性疾病,在使用降脂針時,要密切監測藥物的療效和不良反應,并根據具體情況調整劑量。
總體而言,降脂針與他汀類藥物的作用機制不同,與其他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較少。
其中,依洛尤單抗和阿利西尤單抗在合并使用其他降脂藥物時,可以觀察到藥物的清除率上升,但對藥效沒有不良影響。對托萊西單抗的藥物相互作用研究,目前尚未公布結果?;谒幋鷦恿W分析,其他降脂藥物對該藥代謝沒有顯著影響。英克司蘭在理論上,也與其他藥品不存在具有臨床意義的相互作用。
降脂針不能完全代替他汀類藥物。
保護心血管健康,單純降低血脂水平是遠遠不夠的。除了讓血脂達標,對抗慢性炎癥也是延緩動脈粥樣硬化進展的重中之重。他汀類藥物在抗炎、延緩動脈粥樣硬化進展方面,比降脂針更具優勢。他汀類藥物的抗炎作用能夠在減少脂質對斑塊影響的基礎上,進一步穩定斑塊纖維帽,起到雙重穩定斑塊的作用。
同時,他汀類藥物價格相對較低,且不少患者更能接受口服給藥的方式,因此,他汀類藥物仍是目前降膽固醇的首選藥物。降脂針更多是作為他汀類藥物的補充,用于那些單用他汀類藥物無法達標或不耐受的患者。
降脂針作為一種新型的降脂治療手段,為血脂難以達標的心血管疾病高?;颊?、他汀類藥物不耐受患者及家族性高脂血癥患者提供了新的選擇。
然而,不是所有患者都可以使用降脂針。降脂針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患者應與醫生充分溝通,了解藥物的作用機制、適應證及潛在風險。降脂針需要長期使用,患者在應用前,要了解藥物的使用頻率和長期用藥的經濟成本。在使用降脂針期間,患者應定期監測血脂水平、肝功能、腎功能及不良反應,以確保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無論是否使用降脂針,調整生活方式始終是降脂治療的基礎。健康飲食、適當運動、戒煙戒酒等生活方式干預措施,能夠顯著提高降脂治療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