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我聽說生酮飲食能減重、降血糖,還能保護心臟?我已經堅持吃牛排、培根、黃油3個月了,效果很不錯,體重降了不少呢!”診室里,老王興沖沖地說完,然后一臉期待地看著醫生。
醫生翻開他的體檢報告,眉頭微皺,說:“你的體重確實下降了,但你的膽固醇水平飆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已經超標。再這樣吃下去,你的血管可能會變成‘堵車的高速公路’。”
老王愣住了,說:“不是說少吃碳水化合物,就能讓心臟更健康嗎?那我到底該怎么吃?”醫生笑著遞給他一份資料,說:“先別急!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幾種飲食方式??纯吹刂泻o嬍?、低碳飲食和生酮飲食,到底哪一種才是心臟的‘真愛’。”
近年來,關于健康飲食的討論越來越多,其中,地中海飲食、低碳飲食和生酮飲食成為最受歡迎的3種飲食方式。地中海飲食因其營養均衡和對心血管的保護作用,被世界衛生組織和美國心臟協會定為最有益于心臟健康的飲食方式。而低碳飲食和生酮飲食,因在健康體重管理和血糖控制上的突出表現,成為不少人想要嘗試的時髦飲食方式。
但少吃碳水化合物就能“護心”嗎?高脂肪飲食會不會讓血管堵塞?為了弄清楚這些問題,我們先來看看這3種飲食方式的特點。
地中海飲食,是來源于地中海沿岸國家的傳統飲食方式。橄欖油、魚類、堅果、全谷物、蔬菜和水果,是它的主要組成部分。這種飲食方式強調優質脂肪和植物性食物的攝入。研究表明,它可以顯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水平,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同時還能提供豐富的抗氧化物質,保護血管健康。
低碳飲食的核心在于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入,比如減少食用米飯、面包和糖類,同時增加瘦肉、魚類、蛋類、奶制品、豆制品的攝入比例。從短期看,這種飲食方式可以幫助控制血糖,減少胰島素水平波動,對糖尿病前期人群可能有益。但是,長期低碳飲食是否安全,仍然存在爭議,過度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可能帶來代謝問題。
相比之下,生酮飲食是一種更為極端的低碳飲食模式,它要求每日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低于總能量的10%,同時大幅增加脂肪攝入,占比超過總能量的70%,通過“逼迫”身體進入“生酮狀態”來燃燒脂肪。這種方法可以快速減重,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但同時也可能提高膽固醇水平,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
研究顯示,長期遵循地中海飲食的人,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降低了30%。相關研究表明,過度減少碳水化合物攝入(低于總能量的30%)的人,早亡風險增加了32%。而2021年《美國心臟病學會雜志》上的一項研究顯示,長期堅持生酮飲食,可能會提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水平,從而增加動脈硬化的發生風險。

老王了解到這些情況后,撓了撓頭說:“看來,生酮飲食并不適合我長期堅持?”
“沒錯。生酮飲食在短期內可能有助于血糖管理或體重控制,但高飽和脂肪的攝入可能損害血管健康。低碳飲食如果適度進行,比如減少精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而不是完全拒絕碳水化合物,可能對部分人更有幫助。而真正被公認為‘最護心’的,還是地中海飲食。”醫生說。
地中海飲食仍然是心臟健康的“金標準”,而且適合一般人長期堅持。它的優勢在于均衡營養、不走極端,同時提供了足夠的抗氧化物質和健康脂肪。
低碳飲食可以適當嘗試,但不應走極端。真正對健康有害的并不是碳水化合物本身,而是高度精制的碳水化合物,比如白面包、糖果和含糖飲料。相比完全“禁碳”,減少精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選擇全谷物,才是關鍵。
至于生酮飲食,短期嘗試或許有效,比如糖尿病患者用來控制血糖或肥胖者想要快速減重,但從長期來看,生酮飲食并不適合用來管理心血管健康。
“醫生,你推薦的飲食方式看起來不錯,但感覺更適合外國人,我們中國人還是習慣吃米飯、喝粥。地中海飲食對我們會不會不太現實?”老王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當然可以調整,我們可以根據地中海飲食的核心原則,結合我們的飲食習慣,設計出更適合我們的健康餐?!贬t生笑著說,“比如早餐,我們可以選擇雜糧粥配水煮雞蛋,再來一杯無糖豆漿,或者燕麥加堅果、低脂酸奶。午餐可以吃清蒸鱸魚配糙米飯,搭配清炒西藍花和紫菜雞蛋湯,或者紅燒豆腐配紅薯、西紅柿炒雞蛋和海帶湯。晚餐可以選擇燉黃鱔配南瓜小米飯,搭配清炒秋葵和山藥木耳湯,也可以試試番茄雞蛋湯加蒜蓉菠菜、雜糧饅頭和豆腐燉海帶?!?/p>
老王聽了,連連點頭,說:“這下好了,不用擔心吃不慣了。魚、米飯、饅頭都有,搭配也科學?!?/p>
“對啊,健康飲食并不意味著一定要照搬國外的模式。我們只需要遵循少油、少鹽、優質蛋白、適量全谷物的原則,就能吃得好、吃得健康。”
“那我明白了,我以后少吃紅燒肉,多吃蒸魚和蔬菜,養出健康的‘中國胃’?!崩贤跣χ貞?。
在生活中,我們可以從小處著手,比如用雜糧飯代替白米飯,用橄欖油代替動物油,用清蒸、燉煮的方法代替油炸、燒烤。減少攝入高糖高脂的加工食品,增加蔬菜、水果、堅果和優質蛋白質的攝入。這些簡單的改變,就能讓心臟更健康,讓身體更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