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你是不是正坐著看書呢?如果是的話,請你首先面向正前方坐好,并試著在不前后移動頭部的情況下站起來。實際上,你根本站不起來,無論腿多么用力,你的腰都無法抬起。
接下來,你像平時一樣自然地站起來。你應(yīng)該會先把頭向前伸, 然后再抬腰。所以,想要站起來,必須先有一個“前屈”的動作。這是為什么呢? 道理很簡單:為了抬起沉重的臀部,需要利用頭部的重量來保持平衡。通過向前伸出頭部,讓重心前移,才能將臀部抬起。因此,你必須利用頭部才可以“搬起沉重的腰”。
我們再換一個試驗。
站好,雙腳分開與肩同寬,試著在不左右移動頭部的情況下抬起右腿。恐怕無論你怎么用力,右腿都抬不起來。那么怎樣才能抬起右腿呢?在抬起右腿之前,你需要將上半身向左傾斜。想要抬起你沉重的腿,你就必須先將重心移到另一側(cè)。
構(gòu)成我們身體的每個“部件”都很重。一個體重50公斤的人,頭部大約重5公斤,每條腿的重量約為10公斤,每只手臂重4~5公斤,這個重量非常驚人。盡管我們每天都帶著這么重的東西,卻沒有特別的感受。人的頭和四肢由肩部、背部和臀部的大塊肌肉來支撐。自出生起,這些重要的肌肉就一直被鍛煉著,所以你的身體就能輕松地帶著自己的“部件”到處走。
當我初次接觸臨床時,最讓我感到驚訝的就是人體竟如此沉重。舉例來說,醫(yī)生在手術(shù)期間需要將全身麻醉后的病人的四肢舉起,或者把病人從仰臥位變?yōu)楦┡P位,手術(shù)后還要將病人從手術(shù)臺移動到病床上。這類移動病人的工作相當費勁,需要四五個醫(yī)護人員合作。你可以搬動自己的身體,但很難憑一己之力搬動別人。
經(jīng)常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一個長期住院或長期臥床的人,時間久了再想起身,卻根本站不起來。即便你是因為胸部或腹部的疾病動了手術(shù),或者患有其他與腿無關(guān)的疾病,比如心肌梗死或肺炎,你也有可能喪失行走能力。如果你怠慢了每天“搬運”身體這項工作,你的肌肉就會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松弛下去。
就像宇航員在外太空也不能忽視力量訓練一樣,住院期間的康復(fù)訓練同樣重要。病人需要盡可能主動地走路和活動四肢。在醫(yī)院里,每天都有很多人在病房的走廊里緩慢地走著,這是保持活力的必要條件。
(摘自《摸著自己學人體》,天津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本刊有刪節(jié),小黑孩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