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籃球的星空中,曾凡博正以驚人的速度從一顆新星成長為耀眼明星。2024-25賽季是這位22歲鋒線球員全面爆發的轉折點,成為北京北汽攻防兩端的主力,從飽受傷病困擾的潛力股進化為得分手,從國家隊邊緣人物轉變為亞洲杯預選賽的關鍵先生,曾凡博的進步一望便知。
更讓人欣喜的是小曾仍沒有達到自己的上限,他仍然有巨大的進步空間。
2024-25賽季是曾凡博分水嶺式的轉折點,他的各項數據都創下職業生涯新高。

賽季初,曾凡博便以出眾的表現當選CBA聯賽月度最佳防守球員,前10輪比賽場均出場20分鐘,送出1.9次封蓋,蓋帽率高達11.4%,兩項數據均領跑全聯盟,展現出超越同齡人的防守意識和身體素質。
從國家隊歸來的CBA常規賽第三階段,曾凡博迎來了巔峰表現。3月5日對山東隊,他以33分創下自己單場得分新高。對四川隊的比賽,他得了21分。面對浙江隊,他拿下25分和7個籃板。對青島隊,他有19分和6個籃板。這4場比賽,曾凡博場均出戰38分鐘,取得24.5分、5.3個籃板、1.3次搶斷和1.8個蓋帽,投籃命中率高達70.8%,三分命中率63.6%,罰球命中率是驚人的100%。如此高效讓他毫無懸念地榮膺CBA第十二周最佳球員。
整個常規賽期間,曾凡博場均14.7分和4.7個籃板,相比上賽季的10.3分和4.1個籃板明顯提高。他的效率值大幅提高——三分命中率從上賽季的35.4%飆升至40.5%,投籃命中率更是從42.6%提高至52.6%,關鍵時刻的穩定性明顯增強。這種進步標志著曾凡博已經從一名依賴空位投籃的角色球員,成長為在攻防兩端掌控比賽的全能鋒線。
北京北汽隊主帥許利民對曾凡博給出高度評價:“曾凡博的技術比較全面,投籃、突破、空切、快下以及防守的控制面積,都是他的優勢。只要健康,沒有大傷病,相信他還會有更大提高。”
小曾拿到33分的當晚,隊里老大哥翟曉川在社交媒體上的寄語很有象征意義——“兄弟,最高分只是開始,未來還有很多紀錄”。這句話恰如其分地概括了曾凡博本賽季的突破性表現及其蘊含的更大可能。果不其然,季后賽八強戰對北京北控的第二場比賽,曾凡博又有單場30分、創季后賽數據新高的表現,成為北京北汽隊拿下比賽的頭號功臣。
曾凡博本賽季的變化建立在休賽期無數次投籃打磨和技術精進的基礎上。他說:“休賽期一直在加強力量,加強傷病控制,打磨技術。國家隊集訓的時候,郭士強指導說我現在要繼續提高投籃穩定性。我覺得投籃主要是靠次數來磨,在場上多一點自信。”日復一日的刻苦訓練和對細節的追求,最終在本賽季結出碩果。
除了增強投籃穩定性,曾凡博的持球進攻能力也有了長足進步,擺脫了以往只能充當定點投手的局限性。
許利民表示:“曾凡博的潛力此前未被充分挖掘,通過與其他教練交流,球隊有意識地放大了他的攻防能力。”戰術地位提高直接反映在比賽內容上——曾凡博本賽季增加了持球突破和自主創造進攻機會,突破上籃得分愈發頻繁,雖然持球能力尚未達到頂尖水準,但比上賽季有了顯著進步。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曾凡博在底線附近的空切意識提高,這種無球移動與持球進攻的結合,使他逐漸展現出當年翟曉川的影子。
內線終結效率的大幅提高是曾凡博進攻端另一個顯著進步。本賽季他的籃下命中率從上賽季的60.6%提高至74.4%,這一數據在鋒線球員中堪稱頂級。
這種提高主要得益于三方面因素:首先是身體對抗能力的增強,休賽期曾凡博專門針對力量訓練做出規劃,在對抗后仍能保持動作的完整性和穩定性;其次是進攻選擇更合理,減少了勉強出手,增加了高效的空切和快攻得分;最后是終結手段的多樣化,除了常規的上籃,他還開發出了小拋投和對抗后的打板技巧。
曾凡博在防守端的進步令人欣喜。2024-25賽季,身高2米06的曾凡博已經成長為CBA聯賽中最強勁的防守球員之一,防守影響力遠遠超出了傳統數據所能體現的范圍。

蓋帽是曾凡博防守武器庫中最犀利的武器。本賽季他場均1.6次蓋帽,這一數據在CBA所有非內線球員中名列前茅。他的封蓋質量同樣驚人,很少出現無謂的犯規或防守失位,大多數蓋帽都是在保持良好防守位置的前提下完成的干凈封阻。
在12月20日客場擊敗遼寧隊的比賽中,曾凡博7次蓋帽,終場前蓋掉了弗格的最后一投,幫助北京隊106比105驚險勝出。

防守范圍和控制面積是曾凡博令對手頭痛的特質。他具有出色的移動能力,能夠從一號位防守到四號位,在特定情況下短暫換防對方中鋒,這種全方位的防守能力使球隊可以靈活運用各種防守策略,無論盯人、區域聯防還是換防,曾凡博都能適應。
保護防守籃板是曾凡博另一項顯著提高的技能。雖然場均4.7個籃板的數據不算特別突出,但他場均只有28分鐘出場時間,而且經常要擴防到外線,這一籃板數據已經相當可觀。
曾凡博拼搶籃板球的態度非常明確:“只要我上場一秒鐘,能幫助球隊,哪怕是多搶一個籃板,多防一次,多投一球。我就去做自己該做的,給球隊最大的貢獻。”
還有不容忽視的一點,新援周琦到來,為曾凡博創造了更有利的發揮空間,尤其是防守端。周琦防守覆蓋面和進攻牽制力為曾凡博提供了極大的戰術便利。曾凡博對此有清晰的認識:“在進攻端,琦哥只要下順,一定有很大威脅,可以為我們側翼球員吸引防守。在防守端,琦哥讓大家能更自信地對球施加壓力,哪怕被突破進去了,有他在也很放心。”這種互補性極強的搭檔關系,使曾凡博能夠獲得更多空位投籃機會,更激進地外擴防守,因為他知道身后有周琦作為最后一道屏障。
隨著防守經驗的不斷積累和身體力量的持續增強,曾凡博有望在未來幾個賽季進一步鞏固CBA頂級防守者的地位,甚至向最佳防守球員獎項發起沖擊。
曾凡博的爆發性表現,在常規賽拿到了聯賽最具進步球員獎,入選了國內球員第一陣容,這些榮譽只是職業生涯中的里程碑,而非終點。站在職業運動員黃金年齡的開端,曾凡博面前展開的,是一條通往更高競技賽場的康莊大道。
夢想不滅,是動力,也是壓力。本賽季的出色表現讓他夢想重新燃起,在林葳、楊瀚森將參加NBA選秀大會的情況下,今夏,曾經沖擊NBA失敗的小曾也有很大可能再次沖擊。
許利民對弟子的期待也不限于CBA賽場:“我希望他不要局限于CBA這個舞臺,往更高的目標去奔,比如說NBA。他現在的積累和沉淀與未來的遠方都是息息相關的。”
從技術特點來看,曾凡博的身高、運動能力和日益精湛的投籃技巧,符合現代NBA對空間型鋒線的需求。他本人對這個目標也有著清醒的認識:\"如果有機會,我肯定想多磨煉一下自己,去國外鍛煉一下。\"
今年夏天的亞洲杯正賽,也將成為曾凡博展示自我的重要賽場。從技術層面看,曾凡博的特點非常適合國際賽場——他的防守多功能性可以應對不同風格的對手,穩定的外線投籃能夠破解區域聯防,日益增強的身體對抗也能適應更高強度的比賽。郭士強對他的要求非常明確:\"一定要打出自己的特點,兼顧防守\",這種攻守平衡的理念正是國際籃球的主流趨勢。如果能在亞洲杯賽中表現出色,曾凡博不僅能夠鞏固在國家隊的位置,還可能吸引更多國際球探的關注。
如果想去更高水平的賽場,改進技術短板將是曾凡博未來發展的關鍵所在。盡管本賽季取得了全面進步,但仍有多個方面需要加強:持球創造機會能力雖然有所提高,但面對高強度防守時仍顯不足;進一步提高傳球視野和決策能力,以應對對手的包夾防守;防守端有時會因為過度協防而漏掉對位球員;身體對抗雖有改善,但與歐美頂級鋒線相比仍有差距。
展望未來,曾凡博面前的道路既充滿機遇,也不乏挑戰,能否保持健康、持續進步、突破自我,將決定他最終達到的高度。他具有成為頂級球星的潛質,剩下的只是時間問題和自身努力程度。關注中國籃球的球迷有幸見證一位潛在巨星的崛起過程,本身就是一種難得的體驗。
責編 陶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