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攝像頭因安裝簡易且查看方便而廣受好評。安裝者通常僅需將攝像頭連上Wi-Fi,設備就能把采集到的圖像和視頻數據存儲到云端或發送至用戶設備。但在此過程中,用戶若未設置密碼或者設備并非加密傳輸,用戶隱私就存在泄漏風險。
1.未經授權的訪問" 許多家用攝像頭通過Wi-Fi連接,若設備的安全防護不足,黑客就有可能通過技術手段入侵攝像頭,導致家庭成員的日常生活、行為習慣甚至敏感信息都可能被公開或濫用。這不僅侵犯了家庭成員的隱私,還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進行敲詐或其他犯罪活動。
2.侵犯他人隱私" 不少人會將攝像頭安裝在家門口,對準巷子或樓道來防盜。但如果攝像頭的監控范圍設置不當,過度涉及公共區域,就可能會拍攝到鄰居的活動或過往行人,進而侵犯他人隱私,引發法律糾紛。
3.作為入侵跳板" 許多家庭網絡中的設備(如電腦、手機、智能家居設備)都相互連接,黑客可以通過入侵攝像頭獲取家庭網絡的訪問權限,進而攻擊其他設備,從中獲取用戶個人信息、商業秘密,對個人甚至家庭造成更大的危害。
一、加強" 使用前務必修改攝像頭默認的密碼,設置一個強密碼,包含大小寫字母、數字和特殊符號,并定期更換密碼。此外,要選擇支持加密傳輸的攝像頭,確保視頻數據在傳輸過程中不被截獲或篡改。若攝像頭支持本地存儲,建議啟用加密功能,防止存儲設備丟失或被盜后數據被輕易讀取。
二、慎選" 要選擇經過認證的品牌,通過正規渠道購買攝像頭。使用前應仔細閱讀云服務提供商的服務條款,了解其數據使用政策,確保數據不會被濫用或出售給第三方。
三、避免" 要了解并遵守國家及當地關于監控攝像頭的法律法規。同時,在安裝家用攝像頭時,要確保其只覆蓋自己的私人區域,避免拍到鄰居的活動區域或公共區域。如果攝像頭無法調整到完全避開公共區域的視角,那么必須告知可能涉及的人員并征得對方同意,否則應當立即拆除攝像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