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篩查方法多種多樣,主要包括自我檢查、臨床乳腺檢查、影像學檢查、腫瘤標志物檢查和病理學檢查等。
自我檢查是乳腺癌篩查的第一步,也是女性可以自我進行的一項簡單易行的檢查方法。建議女性每月進行一次自我檢查,最佳時間是月經結束后7~10天,因為此時乳房組織比較松軟,更容易發現異常。
自我檢查的方法為:面對鏡子觀察乳房的大小、形狀、皮膚顏色和紋理是否有變化;用手指輕輕按壓乳房,按照一定順序全面檢查,注意是否有腫塊、硬結或分泌物。如發現任何異常,應及時就醫進行進一步檢查。
對于某些微小或深部的病變,可能難以通過手感發現。因此,根據個人風險因素和醫生建議,制定合理的篩查計劃,并堅持定期檢查十分必要。目前,臨床所用的篩查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乳腺X線攝影 俗稱乳房X光檢查,是目前應用最廣泛且最有效的乳腺癌篩查方法之一。它通過低劑量X射線拍攝乳房的X光片,能夠發現早期的乳腺癌病變。建議40歲以上的女性每年進行一次鉬靶檢查。年輕女性的乳腺組織較致密,可能會影響影像效果。
乳腺超聲檢查 是一種安全、無創、無輻射的檢查方法,適用于各個年齡段的女性,特別是年輕女性、孕婦和哺乳期婦女。它利用超聲波的反射原理,清晰地顯示乳房內部結構,能夠發現乳房內的腫塊、囊腫等病變,并判斷其大小、形狀、邊界、內部回聲等特征,從而對病變的性質進行初步評估。
乳腺磁共振成像 對于乳腺癌的篩查具有較高的敏感性,能夠發現一些其他檢查方法難以發現的微小病變。然而,由于其費用較高、檢查時間較長,乳腺磁共振成像通常不作為常規篩查乳腺癌的手段。它主要適用于高危人群的篩查,如攜帶乳腺癌易感基因(如BRCA基因突變)的女性、有乳腺癌家族史且近親發病年齡較早的女性、曾經接受過胸部放療的女性等。
腫瘤標志物檢查 除了影像學方法,腫瘤標志物檢查也可以用于乳腺癌的早篩。常用的標志物有癌胚抗原和糖類抗原CA15-3。當這些指標顯著升高時,提示發生乳腺癌的風險較高。但需要注意的是,腫瘤標志物檢查并不能直接用于確診乳腺癌,僅作為輔助診斷手段。
病理學檢查 如果通過以上檢查發現可疑病變,醫生可能會建議進行病理學檢查。病理學檢查是診斷乳腺癌的金標準,包括細針穿刺活檢、空心針穿刺活檢和手術活檢等方法。通過這些方法獲取病變組織細胞進行病理檢查,可以明確診斷是否為乳腺癌,并確定腫瘤的分型、分期等信息,為制定治療方案提供重要依據。
在進行乳腺癌篩查前后,有些小細節不能忽視。比如,在進行鉬靶檢查前,最好不要穿帶有金屬扣的內衣,以免影響成像效果。拿到篩查報告后,我們可能會看到一些專業術語,比如“BI-RADS分類”。這是乳腺影像報告和數據系統的簡稱,它根據病變的惡性可能性將乳腺病變分為0-6類,數字越大,惡性可能性越高。
如果看到報告上有“建議穿刺活檢”或“建議手術”等字樣,那就得趕緊就醫接受進一步診治,千萬不要因為害怕或忽視而耽誤最佳治療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