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類健康問題日益受到重視的當下,慢阻肺作為一種常見且影響廣泛的疾病,其相關情況有必要被深入了解。
發病率高:根據最新數據,我國慢阻肺患病人數持續增長。從2018年的103.5百萬人增加至2022年的106.4百萬人,預計2027年將達到109.1百萬人。其中,20歲及以上成人的慢阻肺患病率約為8.6%,40歲以上人群患病率高達13.7%,60歲以上人群患病率超過27%。如此龐大的患病人群,需要高度重視這個疾病。
死亡率高:慢阻肺是中國第三大死亡病因,具有3個顯著特點:慢性進行性發展,早期癥狀隱匿,肺功能損失嚴重時才出現氣短;持續氣流受限,導致氣道堵塞、呼吸不暢;不僅損傷肺部,若病情反復、控制不佳,還會影響全身,因缺氧對心臟、骨骼等產生嚴重影響,需高度重視。
診斷率低:慢阻肺的診斷率較低,診斷為慢阻肺的患者中,僅12%既往接受過肺功能檢查。因此,慢阻肺所導致的疾病負擔很重,防控形勢十分嚴峻。慢阻肺已被政府列為“健康中國2030”行動計劃的重點防治項目,早期診斷意義重大。
肺功能測試是常用診斷方法
慢阻肺的診斷通?;诎Y狀、病史和肺功能測試。首先,醫生會詳細詢問患者的吸煙史和職業暴露史,了解患者是否有長期咳嗽、咳痰及呼吸困難等癥狀,這些癥狀在早晨起床后更為明顯,夜間可能出現陣發性咳嗽。肺功能測試是診斷COPD的關鍵和最常用的方法,尤其是用來測量呼氣時氣流受限程度的肺活量計(spirometry)。肺活量測試能夠測定患者在1秒鐘內能夠呼出的最大氣量(FEV1)以及呼出總氣量(FVC)。COPD患者通常表現為FEV1/FVC比例低于正常值,這是氣流受限的明顯標志。
除了肺功能測試,患者可能還需要進行胸部X線或CT掃描,它可以顯示肺部炎癥、氣道擴張和肺組織的破壞程度,評估肺部情況以排除其他可能導致類似癥狀的疾病,如肺結核或肺癌。血液檢查可以評估患者體內的氧氣和二氧化碳含量,常見檢查項目有動脈血氣分析和血常規。
慢阻肺的患病并非隨機分布,某些特定人群由于自身特質或所處環境,面臨著更高的患病風險。
肺功能較差的人群:肺功能評斷標準為0~4級,若肺功能水平在3級以上,則易發病。
經常抽煙的人群:這是慢阻肺的主要患病人群,煙草中的有害物質會嚴重損傷肺部組織,增加患病風險。
特殊慢性疾病的人群:如先天性肺部發育異常者、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等,他們極易因原發病的轉移或惡化而引發慢阻肺。
長期在受污染環境中工作的人群:如長期接觸粉塵、化學物質吸入、空氣污染等,這些有害因素會刺激呼吸道,導致肺部損傷。
體質虛弱、身體抵抗力低的人群:他們經常發生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有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支氣管擴張、慢性肺炎、氣胸、胸膜粘連、心臟病等病史,肺部功能相對較弱。
有家族病史的人群:父母有肺疾病史的人群,遺傳因素在慢阻肺的發病中也起到一定作用。
社會經濟地位較低的人群:社會經濟因素也是慢阻肺的一個風險因素,可能與生活條件、醫療資源獲取等方面有關。
教育程度較低的人群:教育程度提高與較低的COPD風險相關,可能與健康意識和生活習慣有關。
兒童時期有慢性咳嗽的人群:兒童慢性咳嗽、父母肺疾病史以及教育程度低都是導致COPD發病的風險因素。
慢阻肺雖危害不小,但并非不可預防。通過采取一系列科學有效的預防措施,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患病風險,守護好肺部健康。
戒煙:戒煙是預防和治療慢阻肺最重要的措施。煙草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質會刺激呼吸道黏膜,破壞肺部的防御機制,導致氣道炎癥和狹窄。戒煙可以顯著降低慢阻肺的發病風險,減緩病情進展。
避免有害煙霧:避免暴露于二手煙或其他有害煙霧環境也是重要的預防措施。二手煙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質,同樣會對肺部造成損傷。此外,一些工業廢氣、汽車尾氣等有害煙霧也應盡量避免接觸。
增強肺部健康:定期進行適度的體育鍛煉,如散步、慢跑、太極拳等,可以增強肺部健康,提高呼吸功能。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肺部的通氣和換氣能力,提高身體的抵抗力。
定期健康檢查:定期健康檢查可以幫助及早發現慢阻肺,有助于及時干預。尤其是有慢阻肺家族史、長期吸煙、職業暴露等高危人群,更應定期進行肺功能檢查。
改善工作和居住環境:從事有粉塵和有害氣體暴露工作的人群,需要做好職業防護,如佩戴防護口罩、定期更換過濾設備等。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室內空氣清新,定期開窗通風,使用空氣凈化器等。
應對室外空氣污染:在空氣污染嚴重的天氣,盡量減少外出,或做好戴口罩等防護措施。外出時可以選擇佩戴具有防護功能的口罩,減少有害物質的吸入。
慢阻肺不能根治,就像高血壓一樣,是個慢性病,需要長期治療。
穩定期治療:支氣管舒張藥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可短期按需緩解慢阻肺癥狀,也能長期規則應用預防減輕癥狀,其通過舒張氣道平滑肌增加通暢性。若患者痰不易咳出,可使用鹽酸氨溴索等祛痰藥促進排痰、減少阻塞。此外,勸導患者戒煙極為關鍵,持續吸煙會加重病情、影響療效,戒煙是慢阻肺治療的重要措施。
急性加重期治療:應對慢阻肺急性加重,醫生會先詳細檢查評估,明確原因如感染、空氣污染等,再依病情決定門診或住院治療。治療中,支氣管舒張藥使用原則同穩定期,但劑量或需加大,以緩解氣道痙攣、改善通氣。此外,非藥物治療不可少,通過呼吸操、腹式呼吸訓練及胸部叩擊、振動排痰等物理治療,改善呼吸功能,促進排痰。
【案例1】張先生除了高血壓,還患有慢阻肺。他和女兒非常信任醫生,簽約10年來,定期到診室取一種支氣管擴張劑。如今張老先生已經80多歲了,走路雖然不快,但氣色非常好,每次來診室都笑容滿面。這充分體現了長期規范治療對慢阻肺患者生活質量的改善作用。
【案例2】王先生早年愛爬山,近年卻??人?、咳痰,爬3層樓就氣短,他以為是衰老所致,自行服藥卻癥狀加重。確診慢阻肺住院治療后,他因怕藥有副作用想停藥。醫生講解疾病特點后,他遵醫囑調整用藥,改用吸入制劑,病情得控。此后,王先生現身說法,提醒大家重視慢阻肺,聽從專業建議。
慢阻肺雖然是一種嚴重的慢性疾病,但通過專業的篩查,盡早發現疾病,并進行規范治療,可以實現改善運動耐力、控制病情、延緩疾病進展、延長壽命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