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師和學生在互動交流過程中,主導特性、主題特性能得到有效展現,學習觀念也能實現“碰撞”。數學課程標準強調數學課堂應是“互動”的過程,教師需秉承“以生為本”理念,開展多樣化教學活動,讓學生成長為課堂學習的主人,以幫助學生在探索、交流、合作中掌握新知。本文探討數字賦能下初中數學課堂中師生互動教學的策略,旨在圍繞數字化課堂,優化師生互動形式,促進師生互動探討、互相交流、互相成長。
一、初中數學課堂中師生互動的作用分析
師生互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發揮教師與學生雙方的主觀能動性,形成師生之間相互對話,生生之間相互討論與交流促進的教學方法。“師生互動”教學不僅體現了學生是課堂學習活動的主人,還彰顯了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性原則。有效的師生互動能發揮學生學習主動性,更能促使學生在互動中探索知識、研究問題、解決問題。
《義務教育初中數學課程標準》強調“讓核心素養落地,為知識運用賦能”。教師需秉承該理念,圍繞“自主、合作、探究”展開課堂中的師生互動。借助師生互動促進學生深度學習,不斷深化教育改革與工作決策部署,推動高質量數學課程建設,讓學生在師生互動中有所發現、有所創造,以發展學生數學思維,大幅提高數學教學質量。
二、數字賦能下初中數學課堂中師生互動教學的方向
新時代以互聯網為標志的信息革命,有效拓展了教學時間、空間、質量、效率,更為技術賦能“三教”改革提供了重要戰略機遇。基于“數字賦能”視角探索初中數學課堂中師生互動教學的方向,教師需圍繞“數字賦能教師教學能力、教材內容、教學方法變革”具體路徑,實踐“線上+線下”的混合教改形式。借助數字技術賦能師生互動,結合數字資源優化學生學習內容,以助力學生深度學習,引導學生在互動中實踐知識的應用。
(一)線上直播,賦能課堂師生互動
直播課程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方式,為初中數學課堂中的師生互動提供了新的方向與教育可能性。通過線上直播課程的應用,教師可以與學生實現實時互動,解答學生的疑問,進行即時的反饋和指導。同時,直播課的形式可采用新穎的互動功能,如彈幕、連麥等;學生可在直播課中提出問題,教師可進行線上解答,給予學生及時回應,這能有效增強課堂的互動性和參與感。此外,線上直播課還可以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學生能在線上實現課堂互動,問題探究。線上直播課既能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問題解決能力,又能落實學生數學素養培養,使學生在任何地方都能參與課堂,進一步提高教學的覆蓋面和靈活性。
(二)數字教材,賦能課堂師生互動
數字教材相較于傳統紙質教材,具有更強的互動性和可操作性。教師在初中數學課堂運用數字化教材,通過數字化處理,數學知識點可以以多媒體形式呈現,如動畫、視頻、交互式練習等,使抽象的概念更加直觀易懂。與此同時,教師還可借助“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為學生展示多種模塊資源,學生可以通過點擊、拖動等操作,在模塊中自主探索和理解數學知識,提高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數字教材中的互動功能,設計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如預習單、電子習題訓練、學習資源等,以此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力,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深入落實學生數學核心素養培養。
(三)在線平臺,賦能課堂師生互動
在線平臺為初中數學課堂中師生互動提供了豐富資源,通過在線平臺構建,教師可創設互動課堂,組織學生在線討論、協作學習和項目式學習。教師也可借助在線平臺,發布作業、習題訓練等,利用平臺作業提交和批改功能,及時把握學生學習情況,并給予學生個性化建議與指導。同時,教師也可借助在線平臺,記錄學生的學習軌跡,并圍繞學生作業的完成情況,生成學習數據分析報告,從而精準把握學生的學習進度和難點,及時調整教學策略,提升教學效果。數字賦能不僅為師生互動提供了新思路與新方法,還利用在線平臺的形式,引導了學生深度學習,推動了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交流。
三、數字賦能下初中數學課堂中師生互動教學的策略
數字賦能背景下教師既能實時掌握學生課堂參與度、知識掌握程度、解題思維過程,又能為教師備課提供有力支持,實現從經驗教學到數據驅動的精準教學,有效推動課堂中的師生互動。因此,為了更好地優化數字賦能下初中數學課堂中師生互動教學的策略,教師需采用線上直播課、數字教材、在線平臺等優化初中數學課堂師生互動模式,結合情境教學、合作教學、探究教學、評價教學促進學生情感互動、協作互動、實踐活動、評析互動。以此借助數字化技術提供科學、個性化的教學指導,讓教與學更加生動有趣,打造富有互動活力的課堂。
(一)實施情境教學策略,促進學生情感互動
教學不僅僅是將現成的知識教授給學生,更是將學習方法教給學生,以此培養學生良好的探究能力。因此,為了更好地讓學生成為真正獲取知識的主動者與參與者,教師需轉變學生“要我學”的觀念,讓學生秉承“我要學”的理念,使每位學生都能獲得充分發展。教師可采取情境教學策略,圍繞AI智慧錄播與“線
上+線下”混合教學促進學生情感互動。依托情境促進學生深度學習與互動,幫助學生在數字技術引領下,自主探索、主動交流、深入學習。
1.AI智慧錄播,創設媒體情境
AI智慧錄播為初中數學課堂互動提供了良好方向,更為媒體情境創設提供了有效依據。通過錄制和分析課堂教學過程,教師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術自動生成教學視頻的精彩片段,捕捉課堂中的關鍵互動瞬間。這些視頻不僅可以作為課后復習資料,還可以用于教師之間的教學研討,提升教學水平。教師在互動環節應用AI智慧錄播創設情境,需要通過電子數據分析,加強對學生學習行為與情感的反饋,及時幫助學生、把握學生困惑點,有效圍繞師生互動調整教學策略,不斷增強課堂互動的整體效果。借助AI智慧錄播既能實現現代化數學課堂互動,又能推動教學改革與優化,實現學生深度學習。
2.“線上+線下”混合教學,創設數字情境
“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結合了傳統課堂教學和數字化學習的優勢,為初中數學課堂提供了多樣化的互動機會。在線上部分,教師可以利用數字平臺發布教學資源,組織學生進行預習和課后復習,開展在線討論和作業提交。在線下部分,教師可以設計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利用數字化工具進行實時數據收集和分析,及時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這種混合教學模式不僅拓展了課堂互動的形式,還提升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精神。教師應善用“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圍繞數字化情境創設,推動課堂師生互動,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二)實施合作教學策略,促進學生協作互動
“倡導合作,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是新時代課堂教學改革的主要方向。教師需要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理與求知欲望,圍繞合作教學,促進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因此,基于數字賦能視角下實施合作教學策略,教師可依托數字教材和探索數字教材,促進小組互動的落實與推動。有效圍繞現代技術優化小組合作,實現師生互動,幫助學生在探索、交流、合作過程中獲得充分發展。教師也應參與學生互動探究,圍繞良好互動讓學生進行分析、探索,以打造互動教學課堂,體現新時代下的高效教學。
1.依托數字教材,促進小組互動
數字教材不僅包含了豐富的多媒體資源,還能通過互動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熱情。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各小組需登錄“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提前預習需要學習的課程資源(預習單、視頻課程、課程包等)。教師可借助微信、釘釘平臺與學生展開線上互動,并借助習題的形式檢驗學生的預習情況,促進師生、生生之間的合作交流,確保各個小組都能參與學習,以給予學生適當指導與幫助。通過數字化教材,教師可促使學生參與探究環節,以師生互動的形式推動小組互動,滿足學生學習需求,實現初中數學高效互動,落實學生數學核心素養培養。
2.探索數字教材,落實小組互動
在完成數字教材預習后,教師可在課堂中帶領學生共同探究、探討數字教材,落實小組之間的互動。教師可在課堂上布置一個數學問題,讓每個小組利用數字教材中的資源來尋找解決方案。學生可以通過數字教材中的動畫、視頻、習題等功能來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然后在小組內討論和交流,最終形成一個統一的答案。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巡視各個小組,并給予適當的指導和幫助,確保每個小組都能有效地參與互動學習。與此同時,教師應借助平臺中的互動功能,如在線討論、實時反饋等,增強小組內的互動。通過這些功能,學生可以更方便地與其他小組成員進行交流和合作,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和效果。
(三)實施探究教學策略,促進學生實踐互動
課堂上,教學活動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相互交流、情感碰撞、能力培養的互動過程。雙邊性、雙向性、互動性是教學活動的主要特征之一。教師需發揮學生主體地位,為學生構建新型師生互動的教學關系,以落實新課程改革。與此同時,教師應合理開展探究式教學策略,圍繞探究引領促進學生實踐互動。通過師生互動,幫助學生解決數學問題,提高學生探究能力。學生掌握探究、實踐、互動的學習方式,能有效提升學生互動交流能力,鞏固學生所學知識,幫助學生養成良好互動與探究習慣。
1.搭建在線課程,落腳學生學法生成
“在線課程”是指教師在線上展開教育教學,并圍繞線上平臺中的互動、連線的方式,優化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及時解決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教師應先為學生搭建在線課程,借助騰訊會議、釘釘直播等方式,讓學生在課后參與直播課。教師可將教學資源、課后習題訓練等,發送到直播課開展或結束后。這樣可以借助在線課程的形式,幫助學生在互動中積極交流、互相促進。在完成在線課程開展后,教師應引導學生圍繞直播課程展開課后訓練,通過搭建在線課程,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能力,革新師生互動,提升整體教學效果。
2.上傳教學資源,引導學生實踐互動
教師可以通過上傳豐富的教學資源,如視頻講解、動畫演示、互動課件等,為學生提供多感官的學習體驗,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抽象的數學概念。教師也可采用任務驅動、問題驅動、資源拓展、項目式學習等方式來開展數學實踐活動,并鼓勵學生自主、合作參與探究學習。教師也應參與學生互動探究環節,通過解決互動任務和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分享自己的解題思路和方法。教師應給予適當反饋與指導,有效通過互動促進知識內化與深化,時刻檢測學生學習進度與知識掌握情況,及時調整教學策略,提供更為有針對性的輔導與支持,為初中數學課堂注入新的活力,以增強學生參與感與主動性。
(四)實施評價教學策略,促進學生評析互動
評價活動既是教學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又是師生、生生之間互動交流的過程。在師生互動課堂中,教師需采用合理的評價策略,促進師生之間的評析互動活動開展。有效促進師生互動,秉承“以生為本”教育理念,實現課堂高效互動與學習技能提升,發展學生綜合素養與能力,為學生構建新型的師生互動模式。
1.平臺布置作業,推動在線互動
教師可以利用數字化平臺(如教育類App、在線學習系統等)布置作業,這不僅能提高作業布置的效率,還能通過平臺的互動功能促進師生之間的在線互動。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平臺向教師提問,教師則可以及時給予反饋和指導。此外,平臺還可以記錄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和錯誤點,幫助教師更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實現有效的師生互動,優化課堂教學,從而進行針對性的教學調整。
2.在線評價討論,實現交流互動
在線評價系統可以讓學生在完成作業或測試后,立即獲得教師的反饋和評分。這種即時性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讓學生在第一時間了解自己的不足之處,進行及時的改進。同時,教師可以通過在線評價系統與學生進行討論,針對學生的疑惑進行解答,或者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反思和同伴互評。這種互動方式不僅能增強師生之間的交流,還能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自我評價能力,更能發揮師生互動優勢,加深學生學習體驗。
四、結語
總的來說,基于數字賦能視角下展開初中數學課堂師生互動,教師需結合情境、合作、探究、評價等教學模式,圍繞數字化教學工具,持續進行系統優化與創新突破,實現教學的數字化轉型。基于此,借助現代技術,優化初中數學課堂中的師生互動,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未來教育教學應圍繞基礎設施、管理維度、教學維度展開教育數字化轉型,更應搭建智慧學習平臺,實現課堂實時鏈接、互動資源共享、師生互動深度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