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卅運動紀念碑”,當我在上海人民廣場看到這金光閃耀的字,題寫人落款“陳云”。在紀念五卅運動爆發100周年之際,我同上外尚陽學校“圓周率”小隊的同學們在人民廣場緬懷先烈,看到紀念碑上的雕刻,仿佛穿越百年時光,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展現在我們眼前。
因為我母親在位于青浦的國家會計學院工作,所以我對陳云爺爺和他的家鄉青浦有所了解。我知道陳云年少時因家境貧寒輟學,隨后前往上海商務印書館當學徒。1919年12月8日,14歲的他跟著老師張行恭從青浦練塘鎮出發,乘坐一葉小舟到松江,再換乘火車到上海。彼時,水鄉蜿蜒的河道是主要的交通脈絡,不僅連接著各個城鎮,也承載著人們的夢想與希望。“五卅運動”之際,從水鄉走出的陳云在大都市里積極投身革命,之后,又成為共和國“掌柜”,為國家建設奔波。
如今,從青浦到上海市區,乘坐地鐵17號線,僅需一個多小時;開車的話大抵兩個小時也能到市區。新近,滬蘇湖高鐵練塘站開通運營,更使得陳云家鄉通聯世界的速度快到過去難以想象,比如到虹橋樞紐只需21分鐘!
那么,使得少年陳云得以遠行的那些河道呢?在練塘登上小舟,耳畔聽得評彈吳儂軟語弦索聲聲,仿佛就是舟行的節奏;在朱家角,當我到船上,船身輕輕搖晃,又是一番水光橋影。當然,上海的水韻不僅在古鎮。比如在長風公園劃船,滿眼都市里的湖山;乘坐浦江游船,一邊是百年上海的萬國建筑,一邊是陸家嘴新一輪蝶變的無限風華。水,似乎更多起到了點染這座都市的作用,不可或缺,不可辜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