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如初春之朝陽,如百卉之萌動,是人生最寶貴的階段。習近平總書記在2025年五四青年節寄語廣大青年:“希望廣大青年堅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國情懷,練就過硬本領,發揚奮斗精神,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發光發熱,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青春力量。”這不僅是對新時代青年的殷切期望,更是對青春價值的深刻詮釋。奮斗,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也是書寫人生華章的不竭動力。
堅定理想信念,筑牢青春之基。理想信念是青年奮斗的“精神坐標”。從“中國天眼”工程青年團隊平均年齡不足35歲卻攻克世界級技術難題,到嫦娥六號任務工程總體青年突擊隊以“90后”為主力完成人類首次月背采樣返回任務,中國青年將個人理想融入國家需求,以信仰之光照亮前行之路。正如新疆謝依特小學戍邊支教志愿者王藝枝所言:“當個人理想與國家需要同頻共振時,青春便有了最厚重的底色。”唯有心懷“國之大者”,方能以青春之我鑄就強國之夢。
扎根基層一線,綻放青春之花。基層是青年成長的沃土,也是踐行家國情懷的舞臺。習近平總書記多次鼓勵青年“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在云南迪慶雪域高原,青年民警魯茸取扎以“缺氧不缺忠誠”的信念守護邊疆安寧;在貴州畢節鄉村,曾經的西部計劃志愿者劉廷洪帶領鄉親發展天麻產業,實現脫貧致富;在新疆哈巴河縣團委,孔繁超這個黑龍江小伙,作為西部志愿者,扎根新疆,他用自己的經歷宣傳推介新疆,已成為大美新疆推薦官。
弘揚奮斗精神,書寫青春華章。奮斗是青春最美的姿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現在,青春是用來奮斗的;將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在寧夏西吉縣,復旦大學研究生支教團26年接力支教,用知識改變山區孩子的命運;在甘肅古浪八步沙林場,“90后”治沙人郭璽與父輩用30年植樹7000萬株,讓荒漠變綠洲;在湖南湘西,高位截癱的楊淑亭創辦企業帶動1300余人脫貧,詮釋了奮斗者逆襲的傳奇。
百年風云激蕩,一代代中國青年以奮斗為槳,推動民族復興的巨輪破浪前行。新時代青年更需以“挺膺擔當”的自覺,將個人奮斗融入中國式現代化的壯闊征程,讓青春之花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絢麗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