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X705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6903(2025)03-0108-03
0 引言
隨著建筑行業快速發展,建筑垃圾的產量急劇增長。雖然建筑垃圾具有一定的開發利用,但如果不能得到及時的開發利用,不僅會產生嚴重的資源浪費問題,還會對生態環境產生一定的污染和破壞。因此,重視和加強建筑垃圾的資源化利用,不僅有助于減少環境污染和破壞節約自然資源,也可以有效的推動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實現建筑業的綠色發展目標。
1建筑垃圾與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的概念
1.1建筑垃圾的概念
建筑垃圾是指在建筑物新建,改建、擴建和拆除過程中所產生的所有的廢棄物,包括并不限于混凝土、磚瓦、木材、金屬等材料[1]。建筑垃圾主要來源于建筑物的新建、改建、擴建和拆除4個過程。其中,改建和擴建是架筑垃圾產生的主要來源之一。由于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的各種建筑活動越來越多,由此產生了巨大的建筑垃圾,而建筑垃圾的種類也非常繁多、結構非常復雜,自然降解的難度比較大。當然,建筑垃圾也具有一定的開發利用價值,如果能夠得到系統化的開發利用,可以達到變廢為寶的目的。
1.2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的內涵
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是指將廢棄的各種建筑垃圾材料采用科學合理的技術和方法進行再利用,使其轉化為可再生資源,實現資源可持續用利用的目的[2。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是一個非常復雜系統的過程,涉及建筑垃圾的收集、分類,加工、再生及最終產品應用等多個環節,每一個環節的技術問題都會影響整個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的效果。所以在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的過程中,需要建立一個科學完善的技術體系。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的最終目的在于變廢為寶,即將各種建筑廢棄物轉化為有價值的資源或產品。轉化過程是實現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的關鍵環節,其中主要是以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技術為主。
2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的技術路徑
2.1 預處理技術
由于建筑垃圾成分復雜,包含著混凝土塊、磚瓦碎塊、廢砂漿、瀝青塊、廢鋼筋、廢竹木廢玻璃等,所以建筑垃圾直接定的難度非常大。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的過程中,預處理技術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在這一環節當中,涉及建筑垃圾的收集、分類、破損、篩分、凈化等一系列的處理步驟,其目的是將多樣化的建筑廢棄物轉化為具有再利用價值的再生骨料或其他資源。
建筑垃圾與處理的主要技術包括就包括以下4點:① 分類回收。將建筑垃圾當中可回收物質,如廢金屬、廢塑料和廢木材等與不可回收的物質,以及混凝土塊、磚瓦碎塊等進行分類。分類的方法和手段有很多,包括人工分揀、機械分揀和智能分揀等。在分揀的過程中,可以根據建筑垃圾規模的大小選擇合適的分揀技術。② 破碎處理。破碎處理是在分類處理以后,將大塊的建筑垃圾破碎成一定粒徑范圍的再生骨料。破碎處理必須借助于專業設備才能進行,包括俄式破碎機、反擊式破碎機等。破碎過程包括初級破碎和次級破碎,一般情況下,經過兩次破碎處理以后,再生骨料的粒徑就可以滿足后續的使用要求。 ③ 篩分處理。借助于專業的篩分設備,將破碎后的物料按照粒徑大小進行分析,得到不同粒徑的再生骨料,目的在于提高再生骨料的品質和利用價值,其中篩分級別為粒徑 31.5mm. , 10mm 、5mm、2.5mm。 ④ 凈化處理。對篩分后的再生骨料進行清洗、除塵等凈化處理,去除附著在骨料表面的泥土、雜質等。常用的凈化設備包括洗砂機、細砂回收機等。凈化處理可提高再生骨料的潔凈度和品質,有利于后續的資源化利用。
2.2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技術
2.2.1 再生骨料利用
建筑垃圾主要包括廢棄混凝土、磚瓦、砌塊、金屬、木材、塑料等。其中,廢棄混凝土和磚瓦是再生骨料的主要來源。根據來源,再生骨料可分為廢棄混凝土骨料、碎磚骨料和其他骨料(如輕質再生骨料)。廢棄混凝土骨料是研究和應用最多的再生骨料,主要用于再生混凝土的制備。
在生產工藝上的主要涵蓋以下4個步驟: ① 拆除與破碎。對廢棄建筑物進行拆除,獲取毛料,再通過機械破碎設備將毛料破碎成較小的顆粒。 ② 篩分與分級。破碎后的骨料經過篩分系統,根據粒徑大小進行分級,以滿足不同用途的需求。 ③ 清洗與除雜。為了提高再生骨料的質量,通常需要對骨料進行清洗,去除表面的泥土、砂漿等雜質。對于含有鋼筋、木材等不易破碎雜質的骨料,還需要進行額外的分選處理。 ④ 儲存與運輸。清洗除雜后的再生骨料被儲存起來,等待進一步加工或運輸到使用地點。
再生骨料廣泛應用于建筑材料的生產中,包括再生混凝土和再生磚等。再生混凝土是指將再生骨料替代部分或全部天然骨料,配制再生混凝土。這種混凝土在性能上接近或達到天然混凝土的水平,且成本更低、環境友好。再生磚是指利用再生骨料和其他輔助材料,通過壓制成型工藝生產再生磚。再生磚可用于墻體砌筑、地面鋪設等多種場合。
2.2.2 其他利用方式
建筑垃圾除了應用于再生骨料生產之外,還有其他利用方式。主要包括兩種:
第一,廢木材再生板材。在建筑垃圾當中,有很多廢舊木材,這些廢舊木材通過物理化學或生物的方法進行處理以后,可以將其制成再生板材。通過機械破碎的方式,將各種建筑廢舊木材加工成木片或者是木粉,再通過干燥、篩分和壓制等工藝可制成各種板材。還可以利用化學試劑,提取廢舊木材當中的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素等成分,再將其制作成膠合板、纖維板的人造板材,以此為基礎實現再利用。
第二,廢瀝青混合料的再利用。廢舊瀝青混合料也具有較高的再利用價值,當前的利用技術已經比較成熟,通過翻挖破碎篩分等工藝處理以后,可以與新材料、新瀝青和再生劑混合在一起,形成符合使用標準的再生瀝青混合料。再生瀝青混合料可以用于各種道路面層的鋪設,從而達到廢舊瀝青混合料循環利用的目的。
2.3建筑垃圾環保處理技術
建筑垃圾環保處理技術涉及到的內容比較多,包括除塵、降噪和廢水處理,其目的是在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的過程中,減少對周邊環境導致的二次污染和破壞。
建筑垃圾環保處理技術涵蓋的內容比較多,主要包括以下3點: ① 除塵技術。除塵技術在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過程中對預防二次污染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建筑垃圾的處理過程中,一般采用封閉處理的方式。通常在建筑垃圾區域周圍設置維護欄,將施工區域與周邊區域分隔減少粉塵擴散。在運輸過程中,借助于除塵設備,對于處理環節當中的破碎和篩分等產生的粉塵進行收集,利用負壓除塵系統,防止粉塵擴散。除塵系統主要包括粉塵收集器、風扇和過濾器等設備,除塵系統可以根據粉塵的規模進行調節確保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過程中的粉塵排放符合國家規定標準。除塵技術包括水洗、除塵技術和噴霧除塵技術,在具體選擇和應用的過程中,根據現場環境和實際條件選擇和應用。 ② 降噪技術。建筑垃圾在自然的話利用的過程中可能會產生一些噪聲污染,對周邊居民和工人的聽力產生影響,所以在生產的過程中采取必要的降噪技術就顯得尤為重要。應搭建低噪聲的設備,減少噪聲的排放,同時建設必要的隔音設施實現。 ③ 廢水處理技術。在建筑垃圾的資源化利用過程中,也會產生一些廢水,這些廢水也需要及時處理。要配套的廢水處理設施,減少廢水處理過程中對生態環境造成的二次影響。
3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的對策
3.1加強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的政策支持
政策支持是推動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的有效方法和手段。政府應該根據北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將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納入總體規劃之中。在此基礎上,根據本地區建筑垃圾的開發利用情況制定專項規劃,明確具體的發展目標任務和保障措施,為建筑垃圾的資源化利用,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
在這一過程中,要將培育優秀的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企業放在首位,通過政策支持的方式積極利用社會資金,推動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項目建設,培育一批技術先進、資源利用程度較高的優秀企業,帶動建筑垃圾自由化利用市場的快速發展。
為了滿足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企業建設和發展的需要,地方政府應開通項目審批綠色通道,加快項目用地規劃和環評等方面手續的辦理,促進項目的早落地、早見效。在這一過程中要積極推動社會資本的參與,鼓勵社會資本通過多樣化融資滿足自身的資金需求。可以通過特許經營和政府購買服務等多種方式,鼓勵社會資本投資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項目。地方政府還可以根據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的現實需求對處置、收費,進行進一步的調整和優化,為項目經濟可行性創造良好的條件。
3.2建立健全相關法規標準
建立健全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的相關法律法規,是確保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市場規范化發展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地方政府可以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法規,一些地方政府在這一方面已經進行了一定的實踐探索,通過制定地方性法規的方式,明確了建筑垃圾的分類收集、運輸、處理和利用的各個環節的具體管理要求和標準[3。《包頭市建筑垃圾管理條例》對上述內容做了比較細致的規定。但地方性法規的強制性相對比較薄弱,在實施過程中遇到的阻礙相對比較多,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這些法規的實施效果。
應對建筑垃圾的資源化利用做出詳細、科學的規定,明確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的具體處理標準和要求以及具體的責任主體,包括建設單位、施工單位、運輸單位和資源化利用企業的,界定這些責任主體的具體職責和義務范圍。在法律法規完善過程中,應該建立一個完善的監管體系,對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的過程進行監管,監督相關責任主體,切實履行自己的責任。立法當中還要進一步鼓勵技術創新和應用,從而進一步提高建筑垃圾的資源化利用效率和效果。
3.3提升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的市場化水平
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市場機制的建設是增強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的必然結果。在這一過程,推動建立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的機制,需通過市場競爭和供求關系來調節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的價格和產量,并為社會資本參與資源化利用項目的建設和運營創造良好的條件,形成多元化的投資主體和運營模式。此外還要積極培育建筑垃圾再生產品的市場需求,通過宣傳推廣等多種方式,進一步增強相關產品的市場認知度和接受度。政府及公共事業在相關項目投資過程中要優先使用再生產品,讓社會部分人認識的建筑垃圾再生品在技術和成本等方面的優勢,引導社會資本加大建筑垃圾再生品的投入力度。
為了進一步提高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的市場化程度,地方政府要積極推動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使產業鏈上下協同發展形成完整的產業鏈,鼓勵企業延伸產業鏈[4]。比如說房地產開發企業投資建設建筑物垃圾資源化利用項目,參與建筑工程拆除、建筑垃圾收集、運輸、處理、再利用等各個環節,實現規模化、高效化和一體化的發展目標。此外還要積極鼓勵企業之間就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進行深度合作,包括技術合作與資源合作等多種形式,通過產業聯盟和技術創新等進一步增強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的技術水平,提高整個行業的市場競爭力。
4結束語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建筑垃圾的產生量急劇增加,對環境造成了嚴重污染,并占用了大量土地資源。盡管已經開始重視建筑垃圾的資源化利用,但資源化利用率仍然較低,僅為 5% 左右。
當前建筑垃圾的分類、回收和再利用技術尚不成熟,導致回收效率低下,有害物質處理不當可能引發二次污染。政府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包括財政補貼、稅收減免和綠色金融支持,以鼓勵建筑垃圾的資源化利用。為此,要通過立法和政策支持等多種方式,支持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技術創新,包括分類回收、破碎再生、高溫熔融等方法,進一步提高資源回收利用率和產品質量。
參考文獻
[1]曹小琳,劉仁海.建筑廢棄物資源化多級利用模式研究[].建筑經濟,2009,30(6):91-93.
[2]周文娟,陳家瓏,路宏波.我國建筑垃圾資源化現狀及對策建筑技術,2009,40(8):741-744.
[3]李小卉.城市建筑垃圾分類及治理研究[J].環境衛生工程,2011,19(4):61-62.
[4]王群.關于建筑垃圾的有效控制與資源化利用的對策研究].房地產世界,2021(2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