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法學,你第一時間想到的是那個“越學越禿”的專業,還是那個“勸人學法,千刀萬剮”的段子?對于“法律人”的印象,你是會停留在《逆轉裁判》中的法庭激戰、《LEGAL HIGH》中舌戰群儒的古美門研介,還是會想起英劇中戴著假發套滑稽又嚴肅的法官?成為一名法學生,到底是會被淹沒在卷帙浩繁的法典中“慢慢脫發”,還是會成為法庭上的中心人物呢?
雖然法學和我想的不一樣,但我仍然很喜歡
由于小時候曾經守著電視機收看《今日說法》《天網》《法律講堂》《庭審現場》等與法律相關的電視節目,因此我從小就認為偵查、審判是很有意思的事情。于是,在高考完填報志愿的時候,我第一時間選擇了法學作為第一專業,最終如愿以償,進入了法學院學習。
剛開始學習法學的時候,老師所教的內容和我想象的有些不一樣。一開始,我以為老師會像電視里播的那樣從案件出發,一條一條地解釋法律條文。但是,我的法學學習是從理論開始的。后來我才了解到,法律條文的解釋和分析,只是法學的很小一部分。
法理學是我覺得最有趣的課程。在第一節導論課上,老師介紹了著名的“電車難題”和“洞穴奇案”,引導我們展開關于功利主義、羅爾斯主義和各種法學流派的探討。在課上,老師還向我們介紹了許多我們聞所未聞的法學大師以及著作,引經據典地為我們拓展思路。其間不乏各種有趣的案例,如田納西河小魚案、鳳翔改改案等。在講法律技術方法的時候,老師還播放了《名偵探柯南》中的一段內容,讓我們分析其中的證據是否夠“鐵”,是否足以支持柯南的推理。在法理學的課堂上,我們有時開懷大笑,有時深入思考,有時相互交流意見,氣氛活躍,大家都受用不小。
法學還是一門有意思的學科。比如在網上大火的羅翔老師,用各種有趣和發人深省的案例來闡述刑法學的內涵,讓法律這個不近人情的“小老頭”變得可愛起來。這是因為法律跟生活關系很大,它就是用來解決社會中的問題的。法學課程中的許多案例,以及司法考試的題,都有社會真實案件的影子。有些網絡上熱議的案件,在學了法學之后再去看,會有更多新穎的觀點和想法。法律永遠是要從現實出發的,只要我們抱著熱愛生活的想法去學習它,就會發現其中的有意思之處。
法學有哪些必須要學的課程?
后來,我開始慢慢認識到,法學是一門內涵豐富、體系完備的理論學科。從古代到當下,法律問題一直在被各類法學家解決和總結,由此形成了眾多法律流派。每一個法律流派都有自己的見解,且基本上都具有各自的道理,能讓人信服。經過眾多法學家的推敲論證,現行法律體系才得以去糟取精地建立起來。因此,學習法律,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要建立嚴謹的思維。
單就大一而言,我們學習的專業必修課就有民法學、法理學、憲法學、刑法學。這些課程都是學習法學的基礎課程,尤其是民法學和法理學。民法學是非常古老的法學種類,許多法律關系最初都是民法學里的。而法理學是法學中最抽象的理論,探討的是法律和人類追求之間的關系。這兩門基礎課是學習其他部門法的前提。之后的幾個學期,我們還會接觸到訴訟法、稅法、行政法等一系列課程,從而構建起法學的整體框架。
學法難,難在了哪兒?
首先,論文是很難過的一關。身為大一新生,當寫作論文時,面對一個寬泛的主題,我們所能擁有的新穎深邃的思想極為有限,所以我們必須參考前人的著作,而我們的期中考試周,所有的科目都是寫論文。我為了能夠完成論文,幾乎搜遍了圖書館中關于法律的每一個書架,翻閱了幾乎所有可能和我的寫作主題有關的著作。在確定好大致方向后,我們還得考慮論文的查重率以及引文的論證力度。所以,在期中考試周,我和舍友就會在宿舍昏天黑地地寫論文。總而言之,寫論文是一項苦差事。
其次就是期末考試這一關。法學生的期末,很好地驗證了那一句話:“大學生的前十幾周,就像是溫水泡腳,然后在期末考試周,把洗腳水喝掉。”法學生所要背誦的內容,絕對不少。單就我們學習的憲法學來說,第一題的憲法填空,就需要我們將憲法的全文進行背誦(當然不可能全部背下來,但是一些關鍵的用詞還是要了然于心的)。此外,教科書上的一些重點內容也是需要記下來的,因為會有名詞解釋題和論述題等考查概念理解和基本功的題目。總體算下來,我們期末要背的內容也有小半本書了。
最后,還有一個困難,那就是怎樣使用法條去套具體的案子,也就是法律知識的應用(在大一的時候可能暫時不會遇到)。在日后的職業生涯中,這是一項必備的技能。無論你是當律師、法官,還是當檢察官,都需要有很強的法律應用能力。理論結合實際,永遠都是最關鍵和最困難的。我們學習歷史上的經典判決,如里格斯訴帕爾默案、馬伯里訴麥迪遜案等,觀察這些有名的法官如何爐火純青地將法條和法律原則運用到實際案件的判決中去。我們感嘆著他們的智慧,但更重要的是能從中抽出精髓,也就是“法律人”所應具備的思維——這個過程就是從法學生到“法律人”的成長過程。
法學專業有哪些特色活動?
活動有很多,有一些是由法學院的社團組織的,有一些是由法學院或學校組織的。
我目前參加過法院的旁聽活動,即去區里的法院旁聽一起民事案件的審理。現實中的法庭審理,和電視中的也是不一樣的。我旁聽的是一起借貸糾紛案件,結果被告人未出庭,原告只委托了律師到場,整個法庭顯得空空蕩蕩。不過法官還是盡職盡責地按照程序完成了審判,同時也保持著法官的威嚴。這是我第一次進入法院旁聽案件的審理,法律的尊嚴,頓時變得有形且可感,短短幾十分鐘的庭審,給我留下了難以忘卻的印象。
法學專業的畢業生以后的去向
法學可以說是一個“萬金油”專業,因此學生畢業后可以選擇當律師,也可以選擇考取公務員成為法官、檢察官、警察等,還可以進入公司當法務,就業面還是比較廣闊的。雖然說競爭會十分激烈,但是總能有立足之地,這就是法學的就業優勢。
當然,僅僅本科畢業,所學知識也許還不夠,因此考研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一來,研究生所學的法學知識更加深入,更能夠適應職業的要求。二來,研究生還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繼續進行法學的研究,或者選擇成為助教乃至教授。我個人認為,法學專業的研究生含金量還是很高的,值得去考。
法學專業的學生如果要出國,難度可能比其他專業要大一些,因為許多國家采用的法律體系和我國的有很大不同,在我國學習的法律無法原樣移植到國外的司法實踐中。我們學校設有全英班,可以為有出國需要的同學提供鋪墊,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法學是一門理智和情感碰撞的學科,既要有實證主義精神,也要有自然法精神。“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希望這句話成為每個想成為“法律人”的同學的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