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賞花正當時。
每天早晚,我都要去南湖公園,走近荷塘,近距離地觀賞荷花。
暑假的一天,晨風輕拂,我從正門進入南湖公園,走在木棧道上,空氣中溢滿荷花的幽香,十分愜意。荷塘風景如畫,吸引了不少游客駐足觀賞。
在寬闊的湖面上,荷葉層層疊疊,宛如翠綠的舞裙,又似密布的綠傘與圓盤,中心鑲嵌著點點晶白露珠,在晨光下熠熠生輝,匯聚成一幅美麗的畫卷。荷葉叢中,荷花競相綻放,莖干挺拔,托起朵朵蓮花,于水面輕盈搖曳。蜜蜂在花間自由穿梭,貪婪地采集著甜蜜;蜻蜓則驕傲地立于蓮心,展翅欲飛。微風拂過,荷葉與荷花輕輕顫動,好似綠色的海洋泛起溫柔的漣漪。此情此景,我只想讓時間在這一刻凝固,讓這份美景,永遠鐫刻在我心間。
走著走著,我不禁想起“碧荷生幽泉,朝日艷且鮮”的詩句來,荷花生長在幽靜的泉水邊,朝陽把它們映照得鮮艷無比。荷花如此淡泊寧靜,隨遇而安。自盆缽至池塘、湖畔,僅需一泓清水、一抔泥土、幾縷陽光,荷花便能悠然綻放。
不論貧富貴賤,荷花皆以清麗之花、素雅之葉、馨香之蓮蓬、甘甜之蓮藕、幽遠之香氛相待,默默地奉獻愛意。風雨中,荷花依舊傲然挺立,氣度非凡。荷花英姿颯爽,綠裳披身,脊梁如松,清新脫俗。即便離枝入瓶,也能持續綻放光芒,讓人感受到堅韌不拔的生命力。
我蹠步至凌碧橋上,看見許多游客在倚欄拍照。荷花之美,超凡脫俗,如仙子凌波微步,讓人見之難忘。萬花叢中,荷花獨守淤泥,卻能在污濁中挺立,綻放時清雅脫俗,清水洗盡鉛華,更顯其高潔無瑕。它不媚俗,不逐流,天真爛漫,恰似世間一股清流,
我跟著游客的腳步走下凌碧橋,這里的荷花亭亭玉立,卷舒間盡顯天真爛漫。荷花下的藕,橢圓之形,內蘊通氣之孔,外披根芽織就的綠裳。其上,莖干挺拔,中通外直,既無藤蔓之纏綿,亦無枝干之紛亂,獨守一份清雅。莖間細毛密布,附以黏液纖維,彈性十足,仿佛自然賦予的奇妙管道。再往上,荷葉如蓋,綠意盎然,為荷花撐起一片天空?;ㄝ噍p托花瓣,守護其完整與嬌艷?;ㄈ锩芗氶L,金黃點點,宛如星辰。而花瓣之巔,更是色彩斑斕,形態萬千,令人心曠神怡。
悄然間,步履輕移,我已仁立于四亭橋畔,眼前一幕宛若畫卷鋪展:橋下錦鯉翩躃,斑斕色彩交織成夢,引得游人紛紛駐足觀賞,鏡頭與笑聲交織成歡樂的海洋。鄰橋而居的荷花,輕舞飛揚,葉片相依,密密匝匝間透露著不言而喻的親密,紅荷點翠,恰似古詩所云:“青荷蓋綠水,芙蓉披紅鮮”,美不勝收。即便是岸邊那抹荷影,也藏著小秘密一一荷葉邊緣,細刺微張,仿佛在輕聲告誡游人:“美,需保持距離,請尊重其傲骨?!敝芏仡U云:“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于這方荷塘前,我恍然大悟,美之真諦,就在于那份不可觸及的遙遠,距離之中,敬意油然而生,正如荷花與君子,高潔獨立,令人敬仰,不敢輕侮。
離開四亭橋,回望南湖荷塘,我不禁陷入沉思:荷花,是自然界的瑰寶,渾身洋溢著無盡的價值與魅力。其飲食文化源遠流長,深植于華夏兒女的日常生活與節日慶典之中。蓮子,如今成了滋養身心的佳品;蓮藕,無論是清炒,還是做成蜜餞,都是餐桌上不可多得的佳肴。蓮子粥的溫潤、荷葉蒸肉的清香,都在彰顯荷花家族的多樣與神奇。更令人欽佩的是,荷花不僅滋養了人類,還默默凈化著水質,美化著環境,以它那無私奉獻的精神,守護著這一方水土的純凈與美好。
一座南湖園,滿城荷花香!
故鄉的河
在悠長的舊日時光里,我曾目睹過萊茵河的寧靜,欣賞過塞納河的浪漫,領略過哈德遜河的浩渺。然而,歲月的流逝使這些記憶漸漸模糊,唯有故鄉的那條鴨龍河,始終在我心中蕩漾,讓我魂牽夢縈,無法忘懷。
我的故鄉白馬屯,宛如一顆明珠,鑲嵌在歲月的長河中。村中流淌著鴨龍河,它是梅河溫柔的支流,河水不深,河面不寬,卻終年流動不息。人們在此辛勤勞作,繁衍生息,河水見證了他們的歡聲笑語,也承載著他們幸??鞓返纳钣洃?/p>
鴨龍河有一個古老的傳說:很久以前,村莊蛇患成災。一位天上的神仙見狀,在村莊低洼處掘河引水,將蛇群驅趕至此。后來,神仙化身成一條形似鴨子的龍,將蛇群逐一吞噬。為了紀念這位恩澤鄉里的神仙,村民便將此河命名為鴨龍河。
我對于鴨龍河最早的記憶,是跟隨母親去鴨龍河橋下洗衣服。母親端著裝滿衣服的洗衣盆在前面走,我拿著洗衣板和木棒槌跟在后面。母親坐在光滑的大石頭上,給衣服涂上少許肥皂,有時用洗衣板搓洗衣服,有時用木棒槌不住地捶打衣服。我的任務就是把母親洗好的衣服晾在干凈的草地上。
隨著年齡增長,鴨龍河成了我們童年的樂園。我們在河中嬉戲,伴著蛙鳴蟲唱,追逐泥鰍魚蝦、蜻蜓蛔蛔,我們在大自然的懷抱中,編織了絢麗多彩的童年記憶
每當春日降臨,氣溫漸升,鴨龍河的冰雪漸漸消融,魚兒就會在水中歡快地穿梭。河邊的樹木披上了嫩綠的新裝,小草也探出腦袋,好奇地張望著世界。迎春花伴著泥土的芬芳,在濕潤的空氣中羞澀地綻放。孩子們挎著籃子,在河岸采摘鮮嫩的柳蒿芽,同時采集五彩斑斕的野花。夕陽余暉下,小河靜靜流淌,我們滿載著收獲和喜悅回家,歡聲笑語伴隨著我們的腳步。
端午節過后,天空連日陰沉,雨水不絕,平時溫柔的鴨龍河變得像一匹脫韁的野馬。河水暴漲,村西和村東被洪水阻隔。雖然大人愁眉苦臉,但對小孩子來說,這卻是一件高興的事兒。我們喜歡光著腳丫,高高地挽起褲腳,順著被淹沒的道路蹬水上下學,螳水時那種興奮的感覺令我至今難忘。
盛夏的鴨龍河,熱情如火。暑假期間,我們在這里盡情嬉戲,學會了各種泳姿,玩了許多充滿創意的游戲。中午,小伙伴們分成兩隊,激烈地打水仗,水花四濺,笑聲和呼喊聲此起彼伏。隨后,我們又在河中比拼潛水,看誰能在水下憋氣更久,游得更遠。我記得我曾一口氣潛游三十多米,讓伙伴們羨慕不已。
打水仗、潛游過后,我們熱衷于比拼游泳速度。小伙伴們赤身裸體,整齊地站在石橋上,隨著一聲令下,大家紛紛躍入河中。每個人的游泳姿勢都獨具特色,有的如魚兒在水中輕盈穿梭,矯健靈活;有的則如蛟龍破水而出,氣勢磅礴;還有的如海豚躍出水面,再優美地潛入水中,留下一道道驚艷的弧線。大家你追我趕,河水被我們的動作攪得浪花飛濺,整個河面都洋溢著歡快的氛圍。我們完全沉浸在比賽中,哪里還顧得上老師的告誡和家長的訓斥?至于水蛭的叮咬,不過是這場冒險的小插曲,更給我們的童年增添了趣味。
在漫長而快樂的暑假里,除了享受清涼的河水,我和小伙伴們還有一個共同的愛好一一捉魚。每當洪水退去,水位回落,上游海龍水庫的魚便隨著緩緩流淌的河水游到我們這里。我通常會向鄰居白叔借來竹篩子,走到河的低洼拐彎處,下水到坑里。坑中的水已到我的腰間,我輕輕地將竹篩子伸向坑底,然后用力向上托起。當篩子高出水面時,只見十幾條半尺多長的鯽魚和泥鰍在竹篩底部翻騰跳躍。我急忙將魚倒入岸邊的盆里,幾條魚調皮地跳出盆子,小伙伴們在岸上興奮地將它們撿回并放進盆里。
我撈了十來次,盆里幾乎裝滿了魚。就在這時,我突然聽到在柳樹根邊摸魚的寶春驚恐地大喊:“有蛇!有蛇!”他嚇得臉色蒼白,迅速逃到岸上。我的臉上卻浮現出一絲喜悅,心想:“真是個膽小鬼,鴨龍河里,哪來的蛇?大概是鲇魚!瞧我的!”我急忙將竹篩扔給小伙伴,悄悄靠近柳樹根,準備用兩只手捉住它。鲇魚突然從我的指縫間逃脫,我瞬間緊張起來,用盡全力終于捕獲了一條半斤重的鲇魚。為防止它再次跳出盆子,我讓寶春用樹枝蓋在了盆子上面。
黃昏時分,我端著一盆魚,身后跟著歡笑著的小伙伴,向家里走去。一到家,我公平地將魚分給伙伴們,然后把剩下的魚刮掉魚鱗、去除內臟,交給媽媽做成鮮美的魚醬。
吃飯的時候,媽媽端上金黃的玉米面大餅子、爍熟的土豆茄子,我們兄弟幾個圍坐在炕席上,盡情地享受這豐盛的晚餐,
秋天,火紅的楓葉、翠綠的白菜以及紫色的葡萄,都在告訴我們豐收的季節已經到來。大地充滿喜悅的氣息,然而鴨龍河卻十分寧靜,它靜靜地流淌,仿佛在享受這如畫的秋色。河面上,七八只鴨鵝悠然自得地劃動,留下一圈圈漣漪,輕輕蕩漾
一抹斜陽灑在鴨龍河上,宛如一條金色的絲帶,明亮而溫柔地流淌,與大地訴說著往昔的故事。盡管河面寧靜,但村民們心中卻銘記著鴨龍河的貢獻。沒有它的慷慨灌溉,又怎能換來這金黃的豐收?
冬季,鴨龍河的冰面成了小伙伴們天然的游樂場。除了捉迷藏、堆雪人、打雪仗和打陀螺,我們更熱衷于在冰面上打出溜滑或駕駛冰車。打出溜滑時,我們會選擇有坡度的冰面,彎腰探頭,重心下沉,這樣才能滑出令人驚嘆的距離。然而,這種簡單的樂趣常被“冰車族”所輕視。冰車,是東北特有的玩具,形狀各異。無論是雙腿還是單腿的冰車,都鑲嵌著光滑的八號鋼絲。女孩偏愛雙腿冰車,男孩則鐘愛單腿冰車,又稱“單腿驢”。我們蹲坐其上,手握冰釧,用力戳向冰面,冰車便如脫兔般飛馳,那份御風而行的愜意與自由至今仍深深印在我的腦海。
在零下三四十度的天氣里,小伙伴們長時間蹲坐在冰車上,手腳常被凍得皸裂出血。為緩解凍傷,我們不得不涂抹“友誼”牌雪花膏。然而,當我再次與伙伴們相約嬉戲時,所有的疼痛便煙消云散
時光荏苒,我求學、工作、成家,漸漸 地遠離了故鄉,遠離了那條童年時伴我歡笑 的鴨龍河。如今,它依舊清澈流淌,日夜不 息地唱著歡快的歌,追逐著遼闊與深邃的松 花江,傳遞著故鄉的思念與溫暖。
那些純真的記憶與鴨龍河的故事,宛如一幅美麗的畫卷,鑲嵌在時光深處。雖然已經過去了很久,但每當我回憶起來,那些歡樂的童年時光依然在我的腦海中清晰可見。
故鄉的鴨龍河,是我們這些游子魂牽夢縈的地方,是我們成長的源泉,回憶的寶庫。無論身處何方,我們都會深情地思念那片土地。
人生宛如一條河,時而奔騰急流,時而平靜緩流。在光陰的洗禮下,榮華富貴如過眼云煙,華麗外表難以久存。然而,世間大愛永存,其能夠在歷史長河中激起浪花,美麗且永恒。
每當我走近久別的鴨龍河畔,我的耳旁仿佛響起那悠揚動聽的旋律:故鄉的河/多少回你從我的夢中流過/無論我在什么地方/都要向你傾訴心中的歌…我的眼晴濕潤了,思緒隨著潺潺河水,飄向天際,隨后又流向遙遠的記憶深處。
(責任編輯 王英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