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計算機實訓室可以提高高校學生的學習效率,實現多學科融合式教學。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的快速發展,計算機技術已經滲透到各個學科領域。計算機實訓室不僅為計算機專業學生提供了實踐平臺,也為其他專業的學生提供了學習和應用計算機技術的機會。工程專業的學生可以在計算機實訓室中進行仿真實驗和模擬設計。醫學專業的學生可以利用虛擬現實技術進行手術模擬和病例分析。經濟管理專業的學生可以通過數據分析和建模軟件進行市場預測和決策支持。因此,計算機實訓室在促進跨學科融合和培養復合型人才方面也發揮著重要作用。
二、新時代下高等院校計算機實訓室的目標分析
(一)教學資源建設
在高校計算機實訓室的建設中,豐富和優化教學資源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一方面實訓室應配備先進的硬件設施,包括高性能的計算機、服務器及其他相關設備。這些設備是保障實訓室正常運行的基礎,能夠滿足各種復雜的教學需求。另一方面軟件資源的建設也至關重要。實訓室應根據教學需求安裝必要的軟件工具和平臺,如編程環境、仿真軟件、數據分析工具等。此外,建立一個資源共享平臺可以實現教學資源的共享和優化配置,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在教學資源建設方面,還應注重資源的多樣性和實用性。除了基本的硬件設備和軟件工具,還可以引入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等先進技術,豐富教學內容和形式。通過VR技術,學生可以在虛擬環境中進行實驗和操作,提升實踐體驗和效果。通過AR技術,學生可以在真實環境中疊加虛擬信息,增強學習的互動性和趣味性。此外,實訓室還可以建立在線學習平臺,提供豐富的在線課程和教學資源,方便學生隨時隨地學習和交流[1]。
(二)職業技能培養
計算機實訓室不僅是教學的重要場所,更是培養學生職業技能的關鍵環境。實訓室應通過模擬實際工作環境,提供實踐操作機會,幫助學生掌握必要的職業技能。通過項自驅動的教學方法,學生可以在實訓室中進行實際的軟件開發、網絡搭建等任務,從而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此外,實訓室還可以與企業合作,引入真實的行業項目,讓學生參與實際項目的開發和實施,增強其職業競爭力。在職業技能培養方面,實訓室可以與知名企業合作,開展職業認證培訓,幫助學生獲得行業認可的職業資格證書。同時,實訓室邀請行業專家和企業技術人員開展講座和培訓,分享行業動態和實踐經驗,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和技能水平。此外,實訓室還可以組織學生參加各類專業技能競賽,通過競賽提升學生的實戰能力和創新思維,增強學生就業競爭力。
(三)教師隊伍建設
教師是實訓室教學質量的保證,故實訓室應定期組織教師培訓,更新教師的知識結構,提高教師教學能力和實踐經驗。例如,可以邀請行業專家和知名學者來校講學,開展各類專業培訓和學術交流活動,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與此同時,建立教師激勵機制,鼓勵教師參與科研和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除此之外,還可以加強教師的國際交流和合作。選派優秀教師出國進修和訪問學習,了解國際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提升教師的國際視野和學術水平;邀請國際知名學者和專家來校講學和合作研究,提升學校的學術影響力,幫助教師不斷提升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2]。
三、新時代下高等院校計算機實訓室的管理方法分析
(一)硬件設施管理
硬件設施是計算機實訓室的基礎,其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實訓室應建立一套完整的設備維護體系,定期檢查和維護設備,確保設備的正常運行。例如,制定詳細的設備維護計劃,定期對設備進行清潔、檢查和維修,及時發現和解決設備故障。與此同時,合理配置和更新設備也是硬件管理的重要內容。隨著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設備的更新換代速度也在加快。實訓室應根據教學需求及時更新設備,確保設備的先進性和實用性。在硬件設施管理方面,還可以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統,提高設備管理的效率和效果。例如,通過物聯網技術,實現設備的遠程監控和管理,及時發現和處理設備故障;通過智能調度系統,優化設備的分配和使用,提高設備的利用效率。此外,還可以建立設備檔案和管理制度,詳細記錄設備的使用和維護情況,確保設備管理的規范性和科學性。
(二)軟件系統管理
軟件系統的管理和維護是計算機實訓室管理中的重要內容。實訓室應建立軟件更新機制,定期檢查和更新軟件,確保軟件的兼容性和安全性。例如,可以制定詳細的軟件更新計劃,定期對軟件進行版本升級和安全補丁安裝,確保軟件系統的正常運行。此外,軟件系統的備份和恢復也是管理中的重要環節。實訓室應定期備份軟件系統,確保在系統故障時能夠快速恢復,減少對教學的影響。在軟件系統管理方面,還可以引入自動化管理工具,提高軟件管理的效率和效果。通過自動化部署工具,實現軟件的批量安裝和更新,減少人工操作的工作量和誤差;通過自動化監控工具,實時監控軟件系統的運行狀態,及時發現和處理軟件故障。此外,還可以建立軟件使用和管理規范,確保軟件系統的規范使用和管理[3]。
(三)網絡信息安全
隨著網絡攻擊手段的不斷升級,網絡信息安全成為計算機實訓室管理中不可忽視的問題。實訓室應采取一系列安全措施(如安裝防火墻、更新安全補丁、定期進行安全審計等),以保障網絡和信息的安全。例如,可以部署入侵檢測系統(IDS)和入侵防御系統(IPS)等先進的網絡安全設備,實時監控網絡流量,及時發現和處理網絡攻擊行為。此外,加強師生的網絡安全意識也是保障網絡安全的重要環節。實訓室應定期開展網絡安全培訓,提高師生的網絡安全意識和技能,確保網絡安全。在網絡信息安全方面,還可以建立完善的網絡安全管理制度和應急預案。例如,制定詳細的網絡安全管理制度,明確網絡安全管理的職責和流程;制定網絡安全應急預案,定期開展應急演練,確保在網絡安全事件發生時能夠快速響應和處理。此外,還可以引入第三方網絡安全服務,通過專業的網絡安全評估和檢測,發現和解決潛在的網絡安全問題,提升網絡安全防護能力。
(四)實訓室環境與文化建設
實訓室的環境和文化建設也是管理中的重要內容。一個良好的實訓環境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體驗和效果。實訓室應保持整潔、安靜,配備必要的設施(如空調、照明、桌椅等),確保學生的學習舒適度和效果。可以定期清潔實訓室,保持環境衛生;合理布置實訓室的桌椅和設備,確保學生的學習空間和操作便利。此外,實訓室的文化建設也是不可被忽視的環節。實訓室應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創新和實踐。例如,可以在實訓室張貼勵志標語和名人名言,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動力;舉辦各類學術交流和技能競賽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精神。在實訓室環境與文化建設方面,還可以引人人性化管理和服務,提升學生的學習體驗和滿意度。通過提供便捷的學習和生活服務(如飲水機、打印機、休息區等),方便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通過學生滿意度調查和反饋,及時發現和解決實訓室管理和服務中的問題,提升學生的滿意度和學習效果。此外,還可以加強實訓室的宣傳和推廣,提升實訓室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吸引更多的學生和教師參與實訓室的教學和科研活動[4]。
四、新時代下高等院校計算機實訓室的建設路徑
(一)實訓室建設規劃
在建設計算機實訓室之前,必須進行詳盡的規劃和設計。規劃應包括實訓室的功能定位、目標用戶群、教學需求等。例如,根據學校的學科特點和教學需求,確定實訓室的主要功能和建設目標;根據學生和教師的使用需求,設計實訓室的布局和設備配置。此外,長遠的發展規劃也應考慮到技術的快速變化,確保實訓室的可持續發展和升級潛力。例如,可以在規劃中預留一定的空間和設備接口,方便未來設備的擴展和升級;選擇模塊化設計的設備,便于靈活調整和擴展。在實訓室建設規劃方面,還可以引入系統工程和項目管理的方法,提高規劃的科學性和可行性。例如,通過系統工程的方法,對實訓室的各項需求和資源進行系統分析和優化,確保實訓室建設的整體性和協調性;通過項目管理的方法,制定詳細的建設計劃和進度控制,確保實訓室建設按計劃順利進行。此外,還可以引入第三方咨詢和評估機構,對實訓室建設規劃進行專業評估和優化,提升規劃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二)設備選型與采購
設備的選擇和采購是實訓室建設的關鍵環節。應根據教學需求和預算,選擇性價比高、可靠性好的設備。例如,可以選擇知名品牌的高性能計算機、服務器和網絡設備,確保設備的穩定性和可靠性;選擇易于維護和升級的設備,減少未來的維護成本和升級難度。此外,采購過程中應遵循公開透明的原則,遵守相應的采購程序,確保采購的公正性和合理性。通過公開招標的方式,選擇資質良好、服務優質的供應商;制定詳細的采購合同和驗收標準,確保采購設備的數量和質量符合要求。在設備選型與采購方面,還可以引入設備評估和選型工具,提高設備選型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通過設備評估工具,對不同品牌和型號的設備進行性能測試和評估,選擇最適合的設備;通過設備選型工具,根據教學需求和預算,生成設備選型和采購方案,優化設備配置和采購。此外,還可以建立設備采購和管理檔案,詳細記錄設備的采購和使用情況,確保設備管理的規范性和科學性。
(三)軟件配置與開發
軟件配置是實訓室建設的另一個重要方面。應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需求,安裝和配置相應的軟件系統。例如,可以安裝最新的編程環境、仿真軟件、數據分析工具等,滿足各類課程的教學需求;配置虛擬化平臺,提供靈活的計算資源,提升教學效果和資源利用率。此外,對于特定的教學需求,還可以考慮自主研發或定制軟件,以更好地滿足教學和研究的需要。例如,可以組織教師和技術人員開發適合本校教學特點的實訓軟件和教學工具;與合作企業聯合開發行業應用軟件,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職業競爭力。在軟件配置與開發方面,還可以引入軟件管理和配置工具,提高軟件配置和管理的效率和效果。通過軟件配置管理工具,實現軟件的批量部署和更新,減少人工操作的工作量和誤差;通過軟件資產管理工具,實時監控和管理軟件系統的使用和授權,確保軟件系統的規范使用和管理。此外,還可以建立軟件使用和反饋機制,及時收集和反饋軟件使用中的問題和建議,持續優化和改進軟件系統,提升教學效果和學生滿意度[5]。
(四)日常維護與升級
為了確保實訓室的正常運行和持續發展,必須建立日常維護和定期升級的機制。例如,可以制定詳細的維護計劃,定期對設備進行清潔、檢查和維修,及時發現和解決設備故障;定期更新軟件系統,確保軟件的兼容性和安全性。此外,還應關注技術的發展趨勢,及時進行設備升級和技術更新,以適應新的教學需求。通過定期評估設備的性能和功能,確定升級和更新的需求。關注新技術的發展動態,及時引入和應用新技術,提升實訓室的教學效果和競爭力。在日常維護與升級方面,還可以引人智能化管理系統,提高維護和升級的效率和效果。例如,通過智能化維護系統,實現設備的遠程監控和管理,及時發現和處理設備故障;通過智能化升級系統,實現軟件系統的自動更新和升級,減少人工操作的工作量和誤差。此外,還可以建立維護和升級檔案,詳細記錄設備的維護和升級情況,確保設備管理的規范性和科學性。
五、新時代下計算機實訓室的網絡安全管理方法與建設路徑
(一)制定安全策略
為了應對網絡安全威脅,新時代下計算機實訓室必須制定和實施有效的網絡安全策略。部署防火墻、入侵檢測系統(IDS)和入侵防御系統(IPS)等,實時監控網絡流量,及時發現和處理網絡攻擊行為。定期進行安全審計和漏洞掃描,發現和修復潛在的安全漏洞,提升網絡安全防護能力。此外,還應建立網絡安全管理制度,明確網絡安全管理的職責和流程,確保網絡安全管理的規范性和科學性。與此同時,還可以引入網絡安全評估和檢測服務,通過專業的網絡安全評估和檢測,發現和解決潛在的網絡安全問題,提升網絡安全防護能力。通過第三方網絡安全評估機構,定期對實訓室的網絡安全進行評估和檢測,發現和解決潛在的安全問題;通過網絡安全檢測工具,實時監控和檢測網絡流量,及時發現和處理網絡攻擊行為。除此之外,還可以引入網絡安全保險,通過購買網絡安全保險,分擔網絡安全風險,提升網絡安全防護能力[。
(二)建立應急響應機制
應急響應機制的建立,可以明確計算機實訓室在發生網絡安全事件時的處理流程和責任人,包括但不僅限于制定詳細的網絡安全應急預案,明確網絡安全事件的分類和處理流程;確定應急響應小組的成員和職責,確保在網絡安全事件發生時能夠快速響應和處理。此外,還應定期開展應急演練,模擬不同類型的網絡安全事件,測試應急響應機制的響應速度和處理能力;總結和評估應急演練的效果,不斷優化和改進應急預案,提升應急響應能力。提高應急預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確保在真實的網絡安全事件發生時能夠快速、高效地應對。在應急響應計劃方面,一是可以引入應急響應工具和平臺,提高應急響應的效率和效果,實現網絡安全事件的快速檢測和處理,減少應急響應的時間和工作量;二是通過應急響應平臺,實現應急響應小組的協同工作,提升應急響應的效率和效果;三是需要建立應急響應檔案,詳細記錄應急響應的過程和結果,確保應急響應的規范性和科學性,提高計算機實訓室網絡安全應對的時效性。
(三)加強安全培訓與教育
實訓室應定期開展網絡安全培訓,提高師生的網絡安全意識和技能。一方面可以邀請網絡安全專家開展網絡安全講座,講解網絡安全的基本知識和技術;組織網絡安全培訓課程,教授網絡安全的基本操作和應急處理方法。另一方面可以通過網絡安全教育平臺,提供豐富的網絡安全學習資源,方便師生隨時隨地學習和交流。通過向師生提供網絡安全視頻課程、在線測試和模擬演練等學習資源,定期發布網絡安全動態和預警信息,用以提醒師生注意網絡安全風險,進而提升師生的網絡安全意識和技能。此外,還可以建立網絡安全興趣小組和社團,通過定期交流和活動,促進師生之間的網絡安全知識分享和經驗交流,提升網絡安全防護能力。
六、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從硬件設施和軟件系統管理、網絡信息安全、改善實訓室環境與文化建設等方面,提出高等院校計算機實訓室的管理方法與建設路徑。未來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教育需求的不斷變化,高等院校計算機實訓室的管理方法與建設路徑還需要不斷適應新發展形勢,實現自身的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馬麗,安志龍,楊云峰,等.數字教育背景下高職城軌交通運營專業群“崗課賽證”融通實訓室建設路徑及策略研究[J].楊凌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4,23(01):51 業
[2]鄭文娟,郭文娟.應用型本科高校現代產業學院建設路徑的研究[J].教育進展,2024,14(02):1298-1303.
[3]李光晨,孟令越.基于扎根理論的高校特色體育管理學科建設創新改革路徑研究[C]//中國體育科學學會體育管理分會.2023年第十一屆全國體育管理科學大會論文摘要集,2023:189-191.
[4]陳樂冉.職業院校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建設探析——以2022年度實訓基地培育項目典型案例為例[J].實驗技術與管理,2024,41(10):227-236.
[5]陸玉姣.基于“雙高”建設背景下的智能制造類高水平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建設路徑的研究[J].農產品加工,2023(07):105-107+114.
[6]彭建明,王永娟,吉娟,等.職業院校護理專業虛擬仿真實訓基地的建設與實踐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24(01):137-140.
作者單位:海軍大連艦艇學院
責任編輯:王穎振楊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