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張國慶團隊提出了一種熒光變色傳感方法,可以快速區分結構類似的三級胺分子,并應用在海洛因、芬太尼等阿片類藥物的快速識別中。
張國慶團隊提出了一種熒光變色方法,可以快速區分不同的有機胺。在光照條件下,三級胺分子和被光激活的萘酰亞胺分子首先形成激基復合物,并構象調整為穩定的光致電荷轉移絡合物。這種在光照下的獨特結合方式,為高度類似的三級胺分子的結構區分提供了條件。
研究人員利用3種類型的三級胺分子和萘酰亞胺進行光照實驗。結果表明,該體系光致發光的量子產率和熒光顏色受三級胺的取代基和分子柔韌性的顯著影響;含有甲基的三級胺分子會快速呈現綠色,而不含甲基的柔性胺呈現顯著的黃色。
基于上述對三級胺的響應性研究,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用于視覺識別天然和合成阿片類藥物,包括海洛因、芬太尼、甲基苯丙胺和美托尼秦等的定性方法。與Marquis試劑盒等現有方法相比,該方法更加簡便、快捷,并且可以助力現場測試、實時監控并簡化實驗室和現場環境中的工作流程。
研究人員介紹,該研究為三級胺的痕量檢測以及阿片類藥物的快速識別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