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曾說:數字是重要的透視方式。大數據正在從各個方面重新構建我們的生活,人類將開始建設一個智能社會。對大數據的挖掘和使用不僅能認識過去和現在,更能探知事情發展規律,把握未來,更是管理決策者進行國家社會治理的利器。大數據能夠顯著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主要表現為:提升政府科學決策能力、提高公民政治參與度、提升公共服務水平、提高政府治理效能,在政府智慧治理創新趨勢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如何更好通過數字賦能創建智慧城市,推進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我們面臨著困難和挑戰。最大的阻力和挑戰,可以用郭為先生的話來概括:文化和觀念。
一是缺少數據思維和意識。智慧城市建設離不開三個要素:技術支持、群眾參與以及政策配套。其中,信息技術雖然是核心推動力量,但群眾作為城市生活的主體,群眾的多層次參與才能使大數據的能量真正釋放。提高全社會的數據思維和意識、調動全社會的力量是更為有效的方式,公民的積極參與將帶來巨大的能量。
二是文化環境有待改善。數據統計的困難不在于方法和技術,而源于不同政府部門、群體之間的合作障礙。良好的法治傳統和環境,社會中人與人、組織與組織之間良好的信任度,大數據才能更好發揮其效能。正如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汪玉凱教授在2024年數博會分論壇所講“公共數據只有實現流動,才能產生和釋放價值”。開放信任和安全的環境離不開技術層面的支持保障以及法治的完善。
三是政策支持有待加強。智慧城市項目需要通過政策支持才能變成現實,否則都將淪為空談。中央的精神如何在各級政府貫徹落實,需要各級管理決策者的推動和支持。搭建公共服務平臺,深度整合信息資源,真正釋放數據資源的價值,不僅能夠有利于科學決策,提升治理效率,亦能夠讓大眾參與社會治理,大眾解決大眾的問題。
尼采在《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中這樣寫道:在有力量的地方,數字這位女主人就會生成,她更有力量。科學的數據思維只有成為統一意志才能更好發揮其作用,作為公民個體,要通過學習積極培養自身的數據思維和意識,對各級政府而言,應加大數據治國的輿論宣傳,力爭在全社會形成“用數據說話、用數據管理、用數據決策、用數據創新”的文化氛圍,以更先進的理念、更開放的姿態、更高超的技術積極擁抱大數據,在智慧城市建設以及實現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進程中續寫篇章!
(作者單位:中共石家莊市藁城區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