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成果導向教育(outcome-based"education,OBE)理念下臨床腎內科床旁教學模式,通過病例分析構建臨床思維、實踐技能強化訓練及醫患溝通訓練,全面提升學生的臨床綜合能力。通過研究提出動態調整、個性化指導與現代技術融合等優化策略,成效顯著,可為臨床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成果導向教育;腎內科;床旁教學
[中圖分類號]"G256.5""""""[文獻標識碼]"A""""""[DOI]"10.3969/j.issn.1673-9701.2025.08.024
在醫學教育不斷深化的改革進程中,強化醫學生的臨床思維與實操能力已成為教學關鍵[1-2]。本研究通過腎內科的視角,基于成果導向教育(outcome-"based"education,OBE)理念探索床旁教學路徑。
1""OBE理念下的床旁教學實踐策略
OBE理論核心是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習成果為導向,為床旁教學的實踐提供堅實理論支撐。在此框架下,床旁教學實踐分為3個階段[2-3]:①第一階段:確定床旁教學成果。首要任務是明確床旁教學應達成的具體學習成效,包括但不限于使學生精通腎內科疾病的臨床表現識別、診斷邏輯構建、治療方案制定,同時培養良好的醫患溝通能力與人文關懷精神。這些以成果為導向的設定,為教學活動的設計與實施奠定堅實基礎。②第二階段:反向設計教學過程。基于既定學習成果,采用逆向思維,精心規劃床旁教學的每一個環節。通過模擬真實臨床場景、引入案例分析、強化生生互動和師生互動、不斷提問追問等策略,確保教學內容緊密貼合3個維度的教學目標:一是知識層面,將腎小球腎炎和腎衰竭相關理論知識靈活應用于臨床實踐;二是能力層面,具備掌握綜合分析與初步診斷腎衰竭的能力;三是素養層面,培養良好的醫患溝通能力,讓患者同意并理解選擇腹膜透析的治療方案及相關中西醫聯合治療方案的順利執行,保證床旁教學目標的實現。③第三階段:實施教學。在OBE理論指導下,重視學生的課堂參與及學習興趣激發等需求。通過角色扮演與病例分析,讓學生有更多主動性參與床旁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內在學習動力與創新能力。在與患者溝通交流中,不斷發散思維,提出可能診斷,開具相應輔助檢查,排除疾病最終明確診斷。面對患者質疑,鼓勵學生主動參與,通過實戰演練提升臨床思維醫患溝通技巧,為其未來職業生涯奠定堅實基礎。
2""基于OBE理念的床旁教學實施
遵循OBE理論實施3個階段策略,通過精心挑選的臨床病例分析全方位提升醫學生的臨床實踐能力與綜合素養。以1例典型慢性腎小球腎炎并進展至腎衰竭、適合腹膜透析治療的患者為教學藍本,引導學生深入剖析病史、體征與檢查結果,培養獨立分析、綜合判斷及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的能力。
2.1""教學準備
嚴格選取具有教學價值的慢性腎小球腎炎病例,確保其能全面覆蓋腎小球腎炎章節的核心知識點與難點,為學生提供1個真實的、具有挑戰性的學習場景。在確保患者隱私與權益得到充分保護的前提下,選擇病情穩定、同意參與教學活動的腎衰竭期患者進行床旁教學,并簽訂知情同意書,以便醫學生能完整進行實踐操作。詳細收集并整理患者的病史、體檢報告、實驗室檢查結果等資料,形成系統、完整的教學素材庫,為醫學生的學習與分析提供堅實的數據支撐。
2.2""教學過程的互動與深化
通過提前發放患者相關資料與病房實地考察相結合的方式,引導學生快速對患者的病情形成初步印象。在教師引導下,小組進行角色扮演,模擬真實診療過程,學生圍繞患者收集四診合參的相關資料、病史、體征、實驗室檢查結果等核心元素展開深入分析,逐步構建對慢性腎小球腎炎進展到腎衰竭疾病的理解和診斷能力的提升。同時,強化中醫辨證論治的思維訓練,辨病和病癥相結合,并針對疾病的病理變化確定治療原則,遣方用藥,制定中西醫結合的治療路徑。
本例患者發展到慢性腎衰竭階段,可進行腹膜透析手術,鼓勵學生直接與患者及其家屬溝通,了解患者對腹膜透析及治療方案的需求與疑慮,運用所學溝通技巧進行解釋和引導。教師在一旁觀察并提供即時反饋,幫助學生提升溝通的效率與質量。患者及家屬多沒有醫學背景,如何更好選擇腹膜透析與血液透析的問題,可換位思考,從患者生活質量、經濟負擔等方面引導學生清晰地闡述兩者的利弊,爭取到患者的充分理解與全力配合。
在充分考慮患者個體情況的基礎上,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治療方案的制定過程。通過討論不同治療策略的優缺點,引導學生形成科學合理的治療思路,通過辨證論治,標本兼治,融入中醫特色療法,如針灸、艾灸等提高治療效果,同時需要針對患者合并的高血壓、貧血、鈣磷代謝異常、高鉀血癥、代謝性酸中毒等給予相應的藥物治療,并針對還有可能的并發癥,提前與患者溝通,提前給予防治實現既病防變。
3""教學評估與反饋機制
在基于OBE理念的床旁教學實施過程中,建立一個全面、客觀、多維度的評估體系至關重要,它不僅能準確反映教學效果,還能為后續的教學改進提供有力依據。
3.1""學生基礎知識掌握程度評估
①知識測驗:設計涵蓋慢性腎小球腎炎、腎衰竭的基礎理論、臨床表現、診斷流程及中西醫治療原則等課后測試題,采用主客觀題型,通過雨課堂平臺發布,多維度評估和量化評估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②小組討論匯報:組織學生圍繞類似病例進行小組討論和深入分析,并準備PPT匯報。通過小組間提問,觀察學生通過床旁教學后的理論應用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及口頭表達能力,間接評估其知識–能力–素養三維能力。
3.2""床旁教學時學生臨床實踐能力評估
①模擬病例分析:創設復雜多變的模擬病例,要求學生在限定時間內完成病史采集、體格檢查、輔助檢查解讀及初步診斷等流程。通過病例討論評分系統,對學生的臨床思維、操作規范性及診斷準確性進行細致評估。②實際臨床操作觀察:在帶教老師的監督下,讓學生參與實際臨床操作,如病歷書寫、醫囑下達等。通過直接觀察學生的操作過程,結合患者的反饋,評估其實踐技能的熟練度和臨床決策的合理性。③治療方案評價:組織專家團隊對學生制定的治療方案進行評審,重點考察方案的科學性、針對性和可行性。同時,鼓勵學生之間進行方案互評,促進相互學習與啟發。
3.3nbsp;"學生醫患溝通能力評估
①患者知情同意簽署:將患者及其家屬在了解腹膜透析治療方案后簽署的同意書作為評估依據之一,通過患者的簽字行為間接反映學生對治療方案的解釋能力和患者的信任度。②患者滿意度調查:設計詳細的滿意度調查問卷,涵蓋溝通態度、信息傳達清晰度、治療方案解釋滿意度等多個維度。定期向患者及其家屬發放問卷,收集反饋意見,并統計分析結果,評估學生的醫患溝通能力。③溝通時長與質量分析:記錄學生與患者及其家屬的溝通時長,并結合溝通內容的深度、廣度及患者的反饋,綜合評估學生的溝通效率與質量。鼓勵學生反思溝通過程中的得失,提出改進建議。
4""教學改進策略
根據學生的實時反饋與評估結果,靈活調整教學計劃,確保教學內容既符合教學大綱要求,又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探索欲望。同時,積極探索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如案例教學、翻轉課堂等,增強床旁教學的互動性和參與度[4]。進一步增加實踐操作的比重,在患者同意且有帶教老師的指導下,讓學生在真實或模擬的臨床環境中得到充分鍛煉。同時,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實施個性化指導策略,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在原基礎上取得最大進步。完善教學評估體系,除現有的知識掌握、實踐能力、醫患溝通等維度外,還應納入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批判性思維、團隊協作能力等綜合素質的評估,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5-6]。
5""小結
本研究通過探討OBE理念下的床旁教學策略分析,明確床旁教學目標導向、系統教學準備、互動教學實施與全面效果評估,形成閉環反饋機制。旨在通過不斷優化和完善床旁教學改革,培養更多腎內科專業人才,推動醫療衛生事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