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S965 文獻標志碼:A
達氏(Husodauricus)隸屬于鱘科(Acipenseri-dae)、屬(Huso),是黑龍江省名貴的特產經濟魚類。近年來,關于達氏鯉的生物學[1-2]、資源利用[3]和人工繁殖[4-8]等方面已有較多研究。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中國鱘魚養殖業的迅猛發展,因達氏具有生長迅速、肉質鮮美、魚籽醬價格高等特點,其養殖在全國得到迅速推廣。鴨綠江冷水資源豐富,太平灣水庫河口處全年最高水溫
,最低水溫
,非常適合開展鱘魚養殖。2008年,以遼寧新紀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為代表的眾多水產企業,開始在鴨綠江太平灣水庫開展了鱘魚網箱養殖,現已頗具規模,達氏鯉已成為當地網箱養殖鱘魚的主要品種。2024年5月,新紀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全人工養殖的達氏已經達到性成熟,對5尾達氏雌魚和2尾達氏雄魚進行了人工催產,獲得了良好效果。
1材料與方法
1. 1 親魚來源
人工繁殖所需達氏鯉親魚全部來源于遼寧新紀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鴨綠江網箱區內養殖的成熟個體,規格在 45kg~150kg 之間,年齡在12齡以上,網箱規格 6m×12m×3m ,每箱放達氏鯉30尾\~50尾。
1.2 親魚選擇
2024年5月8日—5月9日,用2d的時間對網箱區內5個網箱里的達氏鯉親魚進行了鑒選,性成熟的達氏蝗雌魚,腹部飽滿膨脹、富有彈性、腹皮薄、生殖孔紅腫外凸。通過腹側穿刺方法,用取卵器取出卵粒判斷卵的發育程度,卵粒直徑大于2.9mm ,大小均勻、形狀規則、極斑明亮、色素圈明顯,卵粒發育到V中期以上;雄魚腹部較瘦,成熟度好,輕壓腹部,生殖孔有淡白色的精液流出。經2d的檢查,共選出規格為 45kg~100kg 的性成熟達氏親魚7尾(雌魚5尾、雄魚2尾),檢查后的親魚放到單獨的網箱內暫養,暫養水溫
。
1.3 人工催產
1.3.1 催產條件
繁育車間為鋼架結構,地址位于太平哨水庫旁,水源為太平哨水庫水,水溫
。催產池為直徑 4m 、高
的圓形帆布水槽,注水深度為60cm 。每個帆布水槽可放親魚2尾\~3尾,親魚入池以后,持續加注新水予以流水刺激,確保水質清新,利于親魚順利產卵。
1.3.2催產劑及注射
催產劑為促黃體釋放激素類似物(
,雌魚劑量為每 1kg 魚體重 6μgLRH-A2",雄魚減半,采用背部肌肉注射。親魚于5月11日由太平灣河口網箱區運輸到繁育車間進行暫養,并予以流水刺激。5月12日18:30進行第1次注射,雌魚注射劑量為每 1kg 魚體重 1μgLRH-A2",第2針注射余量,兩針間距
左右。雄魚采用一針注射,隨雌魚的第1針注射時同時進行。
1.4精卵采集和人工授精
1.4.1 精液采集
精液采集用導管法,雄魚注射
后,能擠出精液時進行精液采集。采集時將成熟的雄性親魚從催產池中取出,固定到產臺上,用毛巾把親魚腹部和泄殖孔周圍的水分擦干,用導管插入雄魚生殖孔中,從上至下用手擠壓雄魚后腹兩側,精液即可通過導管流入預先準備好的保鮮袋內,充上氧氣,將其置入冰箱內(
)儲存備用。
1.4.2 活體取卵
在雌魚第2次注射
后,接近效應時間時,雌魚反應激烈,頂流沿池壁不斷游動,吻部經常露出水面,尾部不停扭動,池中可見游離的卵粒,1.5h~2h 以后待雌魚卵全部游離,即可以進行采卵工作,采卵時要將雌魚抬出催產池,固定到產臺上,采用人工后腹切口活體取卵法取卵。
1.4.3人工授精和脫粘
人工授精采用干法授精,每 1kg 魚卵用精液10mL ,將經過鏡檢的精液直接倒入魚卵中,用手快速攪拌,使精卵充分接觸,然后加入少量清水激活精子,繼續攪拌均勻,使精卵充分結合,再用清水沖洗受精卵2\~3次。將卵洗凈后加入 20% 的滑石粉溶液進行脫粘 50min ,當全部卵粒呈分散狀,靜止不再結塊后,即可放到孵化設備中孵化。整個人工授精過程要避免陽光直射。
1.5 人工孵化
用 50cm×50cm×20cm 的木制浮箱在玻璃缸盆中進行流水孵化。每個孵化箱可孵化受精卵6萬粒\~8萬粒。孵化用水為太平哨水庫水,水溫
~17% ,孵化期間要確保水溫穩定,水質清新,及時檢出死卵。每天定時消毒處理,防止水霉滋生,影響孵化效果。在水溫
下,
就能孵化出仔魚。仔魚孵出以后,及時撈取到玻璃鋼盆中進行暫養,直至孵化結束。
2結果
該試驗共催產達氏鯉雌魚5尾,雄魚2尾,全部順產。雌魚體重最大 85kg ,最小 49kg 。在水溫
條件下,雄魚效應時間為
;雌魚效應時間最短為 18h ,最長為 31h ,雌魚效應時間最短和最長相差
。受精率最高為 86% ,最低為 10% ,兩者相差 76% 。5尾達氏鯉雌魚共產出受精卵153.3萬粒,孵化率最高 95% ,最低 30% 。受精卵歷時 125h 開始出苗,經 30h 后出苗結束,共出苗84.8萬尾。催產結果如表1所示。

3討論
3.1催產效果的影響因素
該試驗共催產達氏鯉雌魚5尾,全部順產,獲得卵粒153.3萬粒,受精卵98萬粒,出苗84.8萬尾。除2尾雌魚產卵受精率和孵化率較低外,其余3尾雌魚都較高,且受精卵發育穩定,孵出的魚苗體質健壯,效果令人滿意。說明鴨綠江的養殖條件適合達氏鯉的生長發育,成熟的親魚用于人工繁殖,產出的魚苗,質量穩定,能夠滿足生產需要,但從催產結果上看,有的親魚(如第5尾)效應時間長,魚卵的受精率和孵化率明顯低于其他親魚,催產結果還不夠穩定。影響魚類催產效果的因素很多,主要有親魚的成熟度、親魚的體質、催產時機、水溫、催產劑的種類和次數、人工授精和孵化方法等,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親魚的成熟度,因為雌魚卵巢發育到能夠有效催產期后,它有一段“等待期”,不到這一時期,雌魚卵巢對催產劑的敏感度不高,催產效果不佳,過了這一期限,卵巢就逐漸退化,過早或過遲催產效果都不好[9]。該試驗第4尾和第5尾雌魚催產后雖然能夠順利產卵,但它們的受精率和孵化率明顯下降,就是因為其卵巢已經開始退化,過了最佳催產時期產生的結果,因此在進行達氏蝗的人工繁殖時,鑒選親魚是重中之重,如何能夠在親魚成熟的最佳點,選擇最佳的時機進行催產,才是保證其催產效果穩定的根本因素。
3.2效應時間的影響因素
親魚自注入催產劑到發情產卵的時距,稱為效應時間,如果是兩針注射,應該由第二次注射時刻計算產卵時距。注射劑量的高低對效應時間的長短影響不大,溫度高低與效應時間的關系是,在適宜溫度范圍內,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效應時間縮短。這次催產共注射5尾雌魚,均順利產出,效應時間最短
,最長為 31h ,總體上看,效應時間集中在18h~24h 之內,共產3尾,其他兩尾效應時間在29.5h 和 31h ,從產出卵的質量上看,效應時間集中且早的3尾雌魚的受精卵,受精率和孵化率都很高,受精率都在 74% 以上,最高的達 86% ;孵化率都在 85% 以上,最高的達 95% ,并且受精卵發育穩定。
而隨著效應時間的延長,后產的兩尾達氏鯉雌魚受精卵的受精率和孵化率明顯呈下降趨勢,2404號雌親魚受精率和孵化率分別為 51.8% 和 81% ,而2405號雌親魚受精率和孵化率呈斷崖式下降,受精率和孵化率只達 10% 和 30% 。同批注射的魚注射劑量和水溫高低對個體的效應時間沒有明顯影響,一般在相同的劑量和水溫條件下,影響效應時間的因素除親魚的體質外,主要是親魚的個體成熟度,成熟度好的親魚效應時間短,產卵集中,相反,如果親魚的成熟度不足或親魚過熟,都會引起不產或效應時間延長,從延長的時間長度就可以看到成熟度不足的程度和退化程度,但兩者在催產結果上相差很大。由于成熟度不足引起的效應時間延長,只要是順產,對受精卵后期的受精率和孵化率影響不是很大。相反,因親魚退化魚卵過熟引起的效應時間延長,對受精卵后期的受精率和孵化率都會產生明顯的影響,表現在兩者不同程度的下降,嚴重的可能導致胚胎發育異常或畸形,甚至導致不能孵化出苗。因此,從孵化結果上看,本次試驗效應時間長且受精卵發育差的個體是其卵巢已經開始退化的具體表現。
3.3親魚的產后護理和重復利用
達氏鯉雖然具有生長快、價值高等諸多優點,但它性成熟晚,苗種培育成活率低,又是其發展規模養殖的限制因素。在人工養殖條件下,達氏蝗的初次性成熟需要近10余年的時間,因此合理重復利用達氏親魚顯得尤為重要,有效的親魚養護就為重復利用提供了可靠的保證。人工繁殖后,因親魚檢查,活體取卵等操作,親魚體表均有不同程度的受傷充血現象,有的親魚體表顏色變淡,游動遲緩,受傷嚴重,必須對其進行產后護理。產后親魚入池以前,要給親魚注射適量的慶大霉素等抗生素,用甲紫溶液涂抹魚體擦傷部位和縫合處,再將親魚放入親魚恢復池中進行暫存。親魚入池后,要給以一定的流水刺激,從手術的第2天開始,每天檢查親魚,并擠出輸卵管內的未排凈卵粒,直到沒有為止。如果輸卵管被堵塞住,親魚就無法將體內未排凈的卵粒排到體外,發生腐爛變質,引起親魚感染,最后導致死亡。在整個產后護理階段,一定要保持池水水質清潔,溶解氧充足,利于魚體恢復和傷口愈合。護理期間每3d給親魚注射抗生素一次,檢查親魚刀口愈合情況,發現縫合處開線,應重新縫合。當親魚體質恢復后,就可以把它移到網箱中正常飼養直至再成熟。成熟的親魚可以再次進行人工催產,達到多次產卵重復利用的目的。
參考文獻:
[1]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黑龍江省漁業資源[M].牡丹江:黑龍江朝鮮族民族出版社,1985,
[2]張覺民.黑龍江省魚類志[M].哈爾濱: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
[3]王云山,石振廣,王紹棠.黑龍江鱘漁業資源保護和利用[J].淡水漁業.1998,28(6):26-28.
[4]李文龍,石振廣,王云山,等.養殖達氏鯉人工繁殖的初步研究[J].大連水產學院學報.2009,24(S1):157-159.
[5]朱欣,肖慧,張德志,等.達氏蝗南移培育成熟及全人工繁殖[J].水產科學,2012,31(1):46-49.
[6]任華,藍澤橋,蘭大華.人工養殖達氏鯉繁殖技術[J].水產養殖,2012,33(3):29-31.
[7]韓驥.黑龍江達氏人工繁殖技術研究[J].漁業致富指南,2017(13):41-43.
[8]宛權,張國軍,于信勇.野洪生達氏鯉人工繁殖要點[J].黑龍江水產,2020,39(2):41-43.
[9]麥賢杰,黃偉健,葉富良,等.海水魚類繁殖生物學和人工繁育[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5.
Artificial breeding experiment of Huso dauricus cultured in Yalujiang River
YUXinyong,HAN Ji (Heilongjiang ProvinceAquatic Animal Resources ConservationCenter,Harbin15oolo,Heilongjiang China)
Abstract:To investigate theartificialreproductioneficacyoffullycultured Husodauricus,anartificial induction trial was conducted on five female fish cultured in the Yalujiang River in May2O24.Under water temperature conditions of 16% to 17% ,all five females successfully spawned.The shortest drug-induced effect time was 18 hours,while the longest was 31 hours,with a diffrence of 13 hours.The highest fertilization rate was 86% ,and the lowest was 10% ,resulting in a difference of 76% .The five females collectively produced1.533 million fertilized eggs.The highest hatching rate was 95% ,and the lowest was 30% ,yielding a total of 848 OOO fry.The fertilized eggs began hatching after 125 hours.
Keywords:Huso dauricus;artificial breeding;fertilizationrate;hatchabi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