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D93 文獻標志碼:A
隨著全球經濟的增長和陸地資源的日益枯竭,人類開始將資源開發的焦點從陸地轉向海洋。海洋及其沿岸區域的資源開發已經成為沿海國家爭奪資源的關鍵所在,各國在海洋權益方面展開了激烈的競爭,采取了戰略博弈的手段。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人類正面臨許多共同的挑戰。在當今世界新發展格局之下,全球海洋治理中的西方霸權主義色彩逐漸褪去,各個主權國家海洋合作意識不斷強化,使得全球海洋治理面臨諸多新情況。著眼于東北亞地區,中日韓三國作為參與全球海洋治理的重要力量,在2019年12月24日舉行的第八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上,李克強總理提出中國建議三方聯合發起“中日韓藍色經濟合作倡議”,明確將海洋合作確立為三方合作的新領域[1]。在全球海洋治理的新態勢下,中日韓三國強化海洋環境保護、海洋垃圾治理等領域的合作,既是維護各方海洋利益的現實需要,也對深化東北亞地區海洋治理和全球海洋治理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1中日韓三國合作治理海洋環境的必要性
1.1中日韓三國共同應對海洋安全威脅與解決海洋問題的現實需要
全球海洋治理的客體是已經影響或者將要影響全人類共同利益的全球海洋問題,主要包括海洋安全、海洋環境、海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全球氣候變化、海洋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五個方面的內容[2]。隨著人類開發海洋,利用海洋的能力不斷提升,所面臨的海洋環境問題也日益多樣化,例如海洋生態系統破壞和過度開發海洋等問題日益嚴重。
中日韓三國海域相鄰,由于海洋具有流動性與跨界性,海洋安全成為國家安全的重要屏障,事關三國的總體國家安全和長遠建設,充分體現了中日韓三國休戚與共的海洋命運共同體特征。海上恐怖活動、海上犯罪以及海上緊急救援等問題十分突出,2023年8月23日,日本政府啟動福島核污染水排海,這一舉措引起了世界各國對海洋環境治理的討論,顯現了未來海洋環境治理中所面臨的巨大挑戰與困境,海洋環境污染問題愈發嚴重。
1.2中日韓三國實現海洋戰略與海洋利益最大化的共同追求
海洋環境治理方面的合作符合中日韓三國各自的海洋戰略目標定位。中國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提出了海洋強國戰略,作為中國維護海洋權益的重要的國家戰略。隨后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中國進一步明確了要在維護海洋安全、發展海洋經濟的同時,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加快建設海洋強國的戰略目標[3]。而日本作為四面環海的島嶼型國家,經濟高度依賴于海洋的開發與利用?;诖?,日本十分重視海洋安全權益保障。2005年,日本提出了海洋立國總體目標,在2007年4月出臺了首部《海洋基本法》,在其中規定了日本政府制定海洋政策的基本方針與具體工作職能,并規定每5年發布一期《海洋基本計劃》,以制定與落實海洋戰略相關政策[4]。在海洋安全戰略上,日本將自由開放的印太戰略作為日本外交制度的基本內容,寫進日本外務省發布的《外交藍皮書》中,確立了日本在海上的安全戰略目標是以日美同盟為主導,積極構建印太海上安全新秩序[5]。韓國致力于在東亞海域內建立綜合海洋管理體制,便于各國開展海洋污染治理合作行動,避免重復治理,實現海洋環境的全面治理,體現出韓國近海求穩與海陸兼顧的海洋發展觀[6]
由此可見,中日韓三國都基于本國現實利益需求設定了各自的海洋戰略目標,在維護海洋主權安全的基礎之上,還包括促進海洋環境保護、海洋生態效益等多方面內容。從長遠角度來看,中日韓三國建立合作機制有利于增強彼此之間海洋環境治理的協作力,降低海洋污染治理成本,打造區域海洋環境利益共同體,獲得更大的共同利益。
2 中日韓三國海洋治理現狀與合作面臨的挑戰
2.1中日韓三國海洋治理現狀
中日韓三國在海洋治理合作方面已有一定的實踐基礎,包括通過雙多邊合作機制加強合作,以及在海洋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領域的合作實踐。
在多邊合作方面,中日韓領導人會議作為多邊合作的重要機制,在海洋環境治理領域也發揮了重要作用。三國以領導人會議為平臺,各方就海洋資源管理、海洋環境保護、航運安全等問題進行了更為深人的討論與合作。海洋合作不僅促進了三國間的信息共享和經驗交流,也推動了海洋科技的發展與應用。東北亞海洋合作論壇則為三國及其他相關國家提供了一個多邊對話的平臺,使各國能夠在更廣泛的范圍內探討海洋問題。通過這一論壇,各國可以攜手應對海洋污染、海洋生物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等全球性挑戰。此外,2018年,中國于中日韓第七次領導人會議上提出了“中日韓
的合作模式,得到日韓積極支持,三方一致同意開展“中日韓
合作,實現三國各自的可持續發展[7]
在海洋安全領域,中日韓三國就海洋領土爭議問題進行了多次的對話和協商。中日韓三方還借助西太平洋海軍論壇機制開展海軍訓練,共同參與了西太平洋海軍論壇的多邊海上聯合演習。與此同時,在海洋污染治理領域,日本在海洋科技發展上加大了資金投入,日本的海洋監測技術、海洋垃圾處理技術、海洋生態評價系統等都較為發達,能夠為三國海洋污染合作治理提供極佳的技術支撐[8]。
2.2中日韓三國海洋治理合作面臨的挑戰
2.2.1中日韓三國海洋領土主權爭議懸而未決
長久以來,邊界與領土問題一直是國際關系中最敏感的問題之一,因邊界與領土帶來的爭端也是造成國際社會戰爭與沖突的重要原因。中日韓三國在東海海域相鄰,三國之間均存在歷史遺留的海洋領土劃界爭端:中日兩國之間的釣魚島爭端久而未決,日本還加強了與域外國家的合作,使得釣魚島爭端國際化明顯[9]。受此影響,中日韓三國之間的雙多邊政治戰略互信程度較低,中日韓三國領導人之間的合作會談也多次因海洋領土劃界問題而中斷,這直接影響到了中日韓三國海洋環境治理合作的進程。近年來,中日韓三國日益重視自身海洋權益的維護,各國基于不同的利益選擇顯示出更加堅定的立場。在這種背景下,周邊海域主權的爭議不僅依然存在,而且隨著國際局勢的變化,還有可能進一步升級。這些海洋爭議將對三國之間的合作關系產生重要影響,尤其是會對海洋資源開發、環境保護等領域的合作產生影響。雖然未來傳統海洋安全仍然會影響三國之間的關系,但隨著東北亞地區大規模戰爭爆發可能性的降低、海洋經濟的不斷發展、海洋污染的日益嚴重,中日韓三國海洋治理理念不再單純充斥著緊張的對峙火藥味,而是呈現出集海洋安全合作與良性競爭于一體的全新表現形式[10]
2.2.2中日韓三國合作易受到西方大國的干預
中日韓三國對于海洋治理的合作易受到西方大國的影響,其中美國是主要威脅因素。近年來,美國利用對盟國的安全承諾,來鼓勵其在南海、東海等區域采取更強硬的立場。而日本意識到中國在亞太地區日益增強的影響力,視其為對自身及地區主導權的潛在威脅。如上文所述,日本作為“自由開放的印太構想”的發起國與積極推動者,日本與美國的海上安全合作在戰略上愈發緊密,旨在共同遏制中國的擴張[11]。韓國出于自身利益與國家安全考慮,在政治上不斷強化與美國的戰略伙伴關系,與此同時加強與美國在海洋方面的合作,從而使中日韓三國之間的合作變得更加困難。
除此之外,澳大利亞和印度的戰略選擇對中日韓海洋合作可能會形成一定的負面影響。隨著美日“印太戰略”的推進,澳大利亞和印度與美國、日本的合作日益緊密,旨在維護地區的安全與穩定。在此背景下,日本和美國的緊密關系,以及印度與日本、韓國的戰略伙伴關系,都將威脅到中日韓三國在海洋治理上的合作進展[12]。這些國家通過加強合作,提升自身的戰略能力,以應對中國在亞太地區日益增強的影響力,并且一些西方大國在經濟、軍事等方面的合作影響,導致東亞海洋區域內的競爭加劇,進而影響中日韓的合作進程。特別是在海洋資源的開發、海洋安全等領域,各國之間的利益沖突加劇,從而使得中日韓在海洋環境治理方面的合作的難度增加。
2.2.3中日韓三國海洋治理有效合作機制欠缺
在中日韓三國進行海洋環境保護時,各國根據自身的利益需求,設定了不同的優先目標。韓國在海洋環境治理方面表現出了極高的熱情,其積極程度超過了日本和中國。韓國是一個三面環海的國家,西臨黃海,東靠日本海,南面則是朝鮮海峽,因此受污染的海域面積非常廣泛。此外,韓國政府在海洋環境治理方面更傾向于區域合作:韓國意欲通過加強與東北亞國家之間的協作來解決環境問題,積極參與并推動西北太平洋行動計劃、東北亞次區域環境合作計劃以及中日韓三國環境部長會議等多邊區域機制的發展。由此可見中日韓三國都有著較強的海洋環境合作治理意愿。中日韓三國的環境部長會議建立起中日韓三國環境部門的良好互動關系,但由于其政府參與度較高,非政府組織參與度不夠,該會議的政治性偏強,弱化了其針對海洋環境治理本身的功能[13]
3全球治理視角下中日韓三國海洋環境治理合作的路徑
3.1確立統一理念與價值目標,強化三國之間的戰略互信
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及其所倡導的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等全人類共同價值與現代國際法基本原則的目標一致。中日韓三國在海洋環境治理合作上也要秉承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貫徹共同、共享、共商、共建的方針[14]。具體而言,中日韓三國應當利用好中日韓領導人會議、環境部長會議等三國之間的會議談話機制,以促進中日韓三國高層領導間的政治對話和多邊互動,及時解決海洋環境治理中出現的問題,增進相互了解與信任。在此基礎上,三方應當提高彼此之間的互惠合作水平。盡管中日兩國之間已建立戰略互惠關系,中韓之間也達成了一些雙邊協定,但這些互惠合作的實質層次仍待提升。因此,三方需要進一步加強政治溝通,提高合作水平,拓寬合作領域,特別是在中日和日韓之間,更需增進政治共識,提升三國之間的戰略互信。
與此同時,中日韓三國應不斷加強海洋環境領域的合作,減少競爭和對抗沖突。由于三國之間存在海洋領土劃界爭端的歷史遺留問題,中日韓三國應盡量避免過當的言論攻擊或海上攻擊,加重彼此對崎的局勢,而是通過合作開發或共同開發等和平方式去利用海洋資源。未來中日韓三國應當加強海洋環境治理的合作,在中國提出的海洋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引領之下,共同維護東北亞海域的安全,共同開發和利用海洋資源,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共同構建和平穩定的海洋環境,實現三國海洋利益的最大化。
3.2發揮\"中日韓 +X ”合作模式在海洋治理領域的作用
中日韓三國在海洋方面有著共同的價值追求,基于此,三國對加強海洋環境合作的意愿將更加強烈,多邊區域海洋環境治理合作將具有巨大的前景與機遇。能否有效推進中日韓三國在海洋環境治理方面的合作,關鍵在于中日韓三國政府以及合作機制上。中日韓三國應當建立一個相關海洋問題磋商的平臺,例如仿照中日韓環境部長會議機制建立中日韓涉海部門會議機制等,從而建立日?;暮Q蠛献鳈C制,中日韓三國應注重在合作范圍上的“相互包容”。另外,以海洋環境合作為重點,三國可以有效利用之前達成的“中日韓
平臺,實現在三國之間的海洋環境治理合作、海洋漁業合作、海洋能源合作以及海洋勘探技術合作。促使三國在海洋治理方面相互促進,推動區域合作模式多元化發展[15]
3.3發揮非政府組織在海洋環境治理合作中的作用
中日韓海洋環境治理的主體仍然是主權國家與地方政府,而民眾、地區組織特別是跨國企業等非政府力量尚未充分發揮其在海洋環境治理中的作用。環境非政府組織與政府不同,它們以解決環境問題為主要任務,更多關注環境治理問題本身,因此需要發揮非政府組織在海洋環境治理中的作用。這就要求中日韓三國首先發揮多元治理主體相互包容的特點?;诖?,未來中日韓的海洋環境治理應注重多元化治理主體的構建,從之前政府引領下的單一治理狀態轉變到政府與非政府行為體共同治理的狀態。具體可以從以下兩個層面入手:一是加大海洋環境合作在民眾間的宣傳力度與影響。目前,中日韓三國都組建了許多民間環保機構,若能發揮這些組織的資源優勢,加強彼此之間的信息交流與交換,提升三國合作海洋環境治理的效力。二是在海洋環境治理中引入市場機制。中日韓三國可以組建相關負責機構,負責收集和共享有關民營公司的各項業務活動信息,同時提高準入原則,有序引進各類主體,讓非政府組織、各類企業參與到海洋環境治理項目之中,發揮非政府組織在海洋環境治理資金項目與技術創新上的優勢。
目前中日韓三國的環境非政府組織都參與了區域海洋垃圾行動計劃的海洋環境治理合作活動。中日韓三國的環境非政府組織應當圍繞區域海洋垃圾行動計劃,進一步向政府提出自己的主張,發揮非政府組織的引導作用,同時在環境治理過程中發揮監督作用,有效地推動中日韓三國在海洋環境治理方面合作的發展。
4結語
隨著人類對海洋資源的不斷開發利用,各國面臨的海洋問題也愈發多樣化。其中日益嚴重的是海洋環境問題。近期日本福島核污水的排放,海洋受到核污染的問題將更加嚴重。中日韓三國作為東北亞地區治理海洋的中堅力量,也是全球海洋治理中的重要力量。目前,中日韓三國已經在海洋治理領域采取了一定的雙多邊合作實踐,未來三國應當依托“中日韓
的平臺,在加強三國聯系的同時,拓寬與其他沿海國家的合作路徑,強化海洋環境治理方面的合作。在發揮政府組織力量合作治理海洋的同時,也要重視非政府組織在海洋環境合作治理中的作用,在維護東北亞地區海洋安全和平與穩定的同時,為全球海洋治理貢獻更多的力量。
參考文獻:
[1]中國政府網.李克強出席第八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EB/OL].(2019-12-24)[2024-11-26].https://www.gov.cn/premier/2019-12/24/content_5463599.htm.
[2]王琪,崔野.將全球治理引入海洋領域:論全球海洋治理的基本問題與我國的應對策略[J].太平洋學報,2015,23(6):17-27.
[3]新華社.黨的二十大報告[EB/OL].(2022-10-25)[2024-11-25].http://www.qstheory.cn/yaowen/2022-10/25/c_1129079926.htm.
[4]侯昂妤.“海洋強國”與“海洋立國”:21世紀中日海權思想比較[J].亞太安全與海洋研究,2017(3): 42-52+125-126.
[5]李佳興,李雪威.中日韓海洋環境治理機制研究:層次、障礙及展望[J].東亞評論,2022(2):191-218.
[6]李雪威.韓國海洋觀的歷史變遷[J].韓國研究論叢,2018(1):25-40.
[7]王婧.第七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捍衛自由貿易和多邊體系[EB/0L].(2018-05-11)[2024-11-26].https://www.gov.cn/xinwen/2018-05/11/content_5289971.htm.
[8]王璐.全球海洋治理新態勢下的中日韓海洋合作:機遇、挑戰與路徑[J].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6):11-20.
[9]李雪威,單天雷.中日韓綜合海權觀的演進發展、影響因素及實踐展望[J].當代韓國,2022(3):56-68.
[10]觀察者網.日本海上自衛隊將在東海與美法澳展開聯合訓練[EB/OL].(2021-05-11)[2024-11-26].ht-tps://m.guancha.cn/internation/2021_05_11_590331.shtml?
wapzwyxgtjdt.
[11]周永生.加快推進“中日韓自由貿易協定”談判的機遇與挑戰[J].東北亞論壇,2019,28(6): 81-94+125
[12]張景全.東北亞海洋安全態勢正在發生新變化[J].世界知識,2019(24):23-24.
[13]薛曉芃.東北亞地區環境治理的路徑選擇:以中日韓環境部長會議機制為例[J].太平洋學報,2020,28(3):25-37.
[14]劉結一.深刻把握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價值與意義[EB/OL].(2024-4-30)[2024-11-26].http://www.qstheory.cn/qshyjx/2024-04/30/c_1130137467.htm.
[15]生態環境部.第二十一次中日韓環境部長會議在日本舉行[EB/0L].(2019-11-23)[2024-11-26].https://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15/201911/t20191124_743892.html.
Study on the cooperation path of China, Japan and Korea in marine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lobal ocean governance
WANG Jinghua (DaLian Ocean University,DaLian116O23,LiaoningChina)
Abstract:Theworld isundergoinganunprecedented transformation inacentury,where emergingand persistent challenges collide acrossvarious domains,with marine governance becoming increasingly prominent.Given the transboundary and dynamic nature of marine environmental isues-which impact not only national strategic planning but als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global marine resources—China,Japan,and Korea,as pivotal actors in Northeast Asian marine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have engaged incollaborative practices.However,historical legacies,interferencefrom external powers,andalackof political trust have hindered theestablishmentof binding cooperative mechanisms among the three nations.Toaddress this,trilateral cooperationshould leverage the \"China -Japan-KoreaPlus X\"platformbyintegratinggovernmentaland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Through coordinated governance,task division,andsharedresponsibility frameworks,theseefortscould advance marine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while fostering theconstruction of a Northeast Asian maritime communitywith a shared future.
Keywords:global ocean governance;China,Japan and Korea;maritime governance;cooperation in marine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