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結構富有巧思、語言優美、人文底蘊深厚的兒童科普散文力作。作品緊緊圍繞極危物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鶴進行書寫,以一篇篇“神不散形亦不散”的優美散文,講述小白鶴、鄱陽湖和少年小宇之間的故事,將白鶴種群的生存狀況、生活習性、與人類交往的故事及中俄兩國人民跨國合作為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作出的貢獻等娓娓道來。作品所描繪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畫卷,是長江自然景觀的一個縮影。

《翅子之心》
喻虹著/江西教育出版社/2024.5/29.80元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江西省作家協會兒童文學委員會主任。在《兒童文學》等刊物發表童話、小說、散文、童詩等數百篇,已出版兒童文學作品《風往哪里吹》《胡桃的七個夜晚》《古井》《時光郵局》等十余部。作品曾獲冰心兒童文學新作獎、谷雨文學獎、井岡山文學獎等,曾入選中國作家協會和江西省作家協會定點深入生活扶持項目。
大 我就個過在個關的時房的夢想。在夢里,我一只一雙美麗的翅膀,在藍天上自由自在地飛翔。風在我耳邊呼呼地刮,云在我身邊慢慢地游,我感受著世界的無憂無慮,飛向自己向往的生活……
這樣的夢過于美好,美好到成年以后,我不太敢想象自己是一只鳥了。
然而,鳥的身影常常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
2019年,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鷦被確定為江西省省鳥。當時我對這種叫“白鶴”的鳥十分陌生,上網查了資料,才了解到這是一種秋冬季節棲息在鄱陽湖濕地的候鳥。不久后,我參加了一次保護省鳥白鶴的志愿服務活動,由此萌生了寫一部白鶴題材兒童小說的想法。2021年11月,我創作的《飛舞吧,白鶴》出版,這本書主要講述了一群志愿者對白鶴的保護和救助。
小說出版后,我又多次在秋冬季節前往鄱陽湖探尋白鶴的蹤跡。在這個過程中,我對白鶴的了解更透徹了,可以說深深地被這美麗、堅強的鳥迷住了,同時我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鄱陽湖畔一個個愛護白鶴的志愿者。此時我愈發感覺先前出版的小說注重對故事情節的設計,對白鶴生活習性的挖掘不夠深入,沒有把自己想要表達的東西表述完整。于是,我又萌生了創作一部兒童散文的想法,希望帶領小讀者們進一步走近奇妙的白鶴世界。
我的初衷很單純,就是想繼續用心寫下關于白鶴的一切。然而,創作的過程并不是十分順利,那段時間我總是被各種各樣的夢境打擾。和童年的美夢不一樣的是,我時常夢見自己像鳥一樣飛翔,然后從高空中跌落。我仔細梳理了一下,那時我的確遇上了一些挫折,于是我明白了那些夢并不是憑空而來的,每一個夢境都有自己生長的土壤,它們根深蒂固。但我要寫一只鳥啊!一只鳥要如何飛翔?最好的答案當然是自由自在。天空很藍,很美,無限高遠和遼闊。重要的是,飛翔的那只鳥,它是否已經養精蓄銳?是否擁有一雙強健且無懼風浪的翅膀?
想通了這一點,我便明白,創作這部幾童散文對我來說,即一次翅膀重生的過程。我最終為這本書取名《翅子之心》,我想這個“翅”字,已經超出了它字面上的意義,而是上升為一種為理想不懈飛翔的精神。
為了準確又生動地寫好白鶴,我在歷時三年的創作過程中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查閱資料和請教專家。我多次到鄱陽湖采風,特別是南昌的五星白鶴小鎮。我和當地人交流了解白鶴在那里的生活狀況,聽他們講述自己和白鶴的故事,也多次通過望遠鏡觀察在湖區覓食和飛翔的白鶴。去的次數多了,也就親眼見證了許多關于白鶴、鄱陽湖和生活在湖畔的人們的故事。在一個又一個真實的故事里,我漸漸發現,其實在這里,鳥、湖、人是分不開的,三者完全是一個命運共同體,相互依存,相互滋養,共同成長。但是白鶴與人類還是隔著一段相當遠的距離。作為一種極危鳥類,白鶴有自己的世界,無論我們如何保護它,多么想靠近它,它都不會主動走近人類。這也意味著我通過觀察能了解到的白鶴的科學知識是十分有限的,必須借助大量資料和專家指導。不僅僅是關于白鶴的科學知識,鄱陽湖的人文歷史和白鶴小鎮的自然生態我同樣需要熟悉,并帶人創作之中。在寫作的過程中,每當涉及一些不甚熟悉的知識點時,我就不得不停下來,把問題弄明白。
我在這些文章里寫下了白鶴的飛翔,寫下了鄱陽湖的寬廣,也寫下了湖畔少年的夢想。從“星光”,到“晨光”,再到“陽光”,實際上也是我寫作的心路歷程。
這本書中的素材有少部分來源于新聞報道,絕大多數是來源于我在采風中看到或聽到的真實故事。比如少年小宇這一人物的原型是我在白鶴小鎮曾經接觸過的一個孩子,當然,用的是化名。不僅是小宇,所有出現在這本書中的人物都有現實人物的影子。書中所描寫的小宇是一個愛畫翅膀的男孩,他的夢想就是像白鶴一樣長出翅膀,飛上高高的天空。他的爺爺有一條老漁船,他受到啟發,畫了許多帶翅膀的船來表達自己對小白鶴的想念和對宇宙的向往。
怎樣才能讓故事性沒有小說那么強的散文更吸引孩子們,這對我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白鶴是從西伯利亞飛來的,于是我在描寫鄱陽湖的美麗風光時,也會有意識地提及西伯利亞的奇妙,并通過兩個完全不同的地區的對比,提升孩子們的閱讀興趣。《翅子之心》中的個別篇目,比如寫小白鶴受傷后是如何得到人類的救助的,我也在真實的基礎上適當融入了一些小說情節,以增強整本書的可讀性。
散文是需要有“我”在場的。雖然白鶴現在因為生存需求和人類偶有交集,但從本質上來說,它們的生活是遠離人類的。所以在處理這個問題時,我做了一些嘗試。《翅子之心》中的很多篇目都是沒有人類在場的,但其中的一些敘述都是“我”的敘述。也就是說,作為作者的“我”雖然沒有出現在文本中,但“我”的表達在,“我”的情感在,“我”的精神在。
即使我和我的讀者朋友從未謀面,但我將自己所領悟到的一些重要的道理蘊藏在文字里,如果我的讀者朋友從這部作品中讀到愛和善良,讀到博大和包容,讀到成長和堅強,我會很高興。我很希望我的作品能夠帶給大家一些美的享受,更高興自己在寫作的過程中獲得了勇氣與力量。我希望自己每完成一部作品的創作,都能擁有新的人生感悟。我想這也是寫作帶給我的最大意義所在。
感謝美麗的白鶴給我帶來創作素材和創作靈感,雖然我總是遺憾沒有機會和它們親密接觸,但它們帶給我的心靈影響已經遠遠超出我的預想。在白鶴的一場跨越5300多干米的遷徙之途中,我也以文字為紐帶,完成了一次和它們的跨越時空的對話。
又是一年秋至。一些遙遠的精靈仍將乘風而來,生命和愛都在不停地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