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11年來,電力大數據正成為觀察區域協同發展的“晴雨表”與“加速器”。基于能源大數據中心建設,立足電量視角,開展“電力看北三縣與通州區協同發展”大數據分析,全方位刻畫北三縣與通州區協同發展11周年成效“畫像”。
梳理指標體系觀覽區域協同發展全景
廊坊公司全面梳理了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以來,涉及北三縣與通州區協同發展的相關政策文件、重要領導講話內容,分類構建11周年協同發展重點工作清單,形成產業升級轉移、交通互聯互通、生態聯防聯治、公共服務承接共享四大主題。
“為保障分析數據準確,針對涉及的高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高端服務業等復雜行業,廊坊公司對標營銷2.0國民經濟行業用電分類營銷應用標準,重新梳理指標計算邏輯,實現數據精準核算。”廊坊公司科技數字化部專責雷明明介紹。
廊坊公司科技數字化部員工借助能源大數據中心平臺開展北三縣居民生活電氣化水平分析。圖/王少坤

從產業結構調整來看,北三縣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比例由2014年的4:74:22調整為2024年的5:51:44。用電量增長數據顯示,第三產業對全產業用電增長貢獻率達 8 5 . 2 1 % ,區域經濟由傳統工業支撐轉變為“現代工業
新型服務”雙輪驅動。
從交通互聯互通來看,北京通州東夏園樞紐投運、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主體基本完工。廣通路全線建成通車,大廠與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通行時間縮短約30分鐘,日均通行量達到1.1萬余輛。2024年交通運輸業用電量較2014年累計增長
從生態聯防聯治來看,北三縣傳統化工、非金屬礦產品、焦油煉化等高耗能產業逐步退出,2024年用電量較2014年累計降低 
從公共設施承接共享來看,教育、醫療等公共設施體系用電量以年均 8 . 9 4 % 的增速逐步增長,基礎教育、醫療資源實現均衡布局。
深化數據分析展示區域特色產業布局
廊坊公司依托電力大數據技術,對北三縣產業協同成效開展動態監測與精準評估,已成為輔助政府優化區域布局、提升協同發展能級的重要支撐。值得一提的是,廊坊市政府對該公司利用電力大數據分析區域協同發展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
從數據分析來看,三河市信息化產業、香河縣現代物流業、大廠縣文旅產業等正在錯位、協同、聯動發展。
三河市積極對接龍頭企業、央企京企、外資項目等重點主體,建立總部基地、研發中心、生產基地等,帶動商務服務業、信息服務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和新一代信息技術業四大行業飛速發展。同2014年相比,2024年四大行業用電量分別累計增長 2 4 2 7 . 8 % , 8 4 0 2 . 7 4 % , 1 3 9 3 . 3 2 % , 
香河縣以京津唐城際鐵路投入運營為契機,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以韻達快遞華北轉運中心為例,自遷入香河以來,用電量快速增長,2024年用電量超2400萬千瓦時,較2020年增長 2 7 . 2 6 % 。
大廠縣立足大廠影視小鎮資源,攜手通州區共建環球主題度假區、張家灣設計小鎮等副中心特色小鎮體系,大力發展文化旅游資源,帶動2024年區域旅游客運用電量較2016年增長 1 0 3 4 . 1 1 % ,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用電量增長134 
搭建數據產品助力區域發展 “破浪前行”
廊坊公司在深入分析基礎上,依托能源大數據中心,搭建了“北三縣區域發展監測分析”數據產品。該產品整合了區域經濟、產業協同、交通互聯、生態共治、公共服務五大維度的數據分析場景。通過運用已構建的指標計算邏輯和數據分析模型,結合數據中臺的實時用電量數據采集與傳輸,打造可視化分析場景,實現北三縣區域、行業、重點企業發展狀態的動態、實時監測,
“‘北三縣區域發展監測分析’數據產品為政府在優化產業布局、推動產業升級方面的決策提供了科學依據,也為服務企業快速發展提供了更精準的數據支撐。通過對信息產業的監測,我們可以清晰查看到這些重點行業及龍頭企業用電狀態,根據用電水平波動情況,開展精細化供電服務。”廊坊公司員工聶鵬介紹。
以廊坊三河銘泰數字產業園為例,2024年用電量同比增長 8 9 . 5 5 % ,根據用電增長情況,結合系統用戶容量數據,廊坊公司判斷其增供擴容需求并主動開展上門服務。
廊坊公司將圍繞北三縣與通州區協同發展,深入挖掘能源大數據價值,創新電力大數據應用場景,探索更加豐富的電力大數據服務模式,提升電力大數據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能力,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