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社會對于交通運輸的需求不斷提升,鐵路行業在這一形式下快速發展。而鐵路客車作為常見的交通工具,由于運營里程長,運營情況復雜等因素,車輛就會出現一些故障,影響車輛的使用效率,甚至會造成安全隱患。在此背景下,就需要鐵路運營單位加強對鐵路客車檢修的重視,提升現有的車輛檢修能力。本文就從鐵路客車技術檢修入手,分析檢修必要性以及存在的不足,并且制定檢修能力的提升策略。
關鍵詞:鐵路客車 技術檢修 人員培訓
鐵路客車作為重要交通設施,承擔人員出行的重要任務,在人口數量不斷提升以及城市化加快的背景下,社會對于鐵路運輸的需求不斷提升,這導致了鐵路客車的保有量逐年提升。為保證運輸安全,提升運輸效率,需加強對鐵路客車檢修技術的研究,分析現階段鐵路客車在運營中可能遇到的風險,總結歸納不同車型出現的普遍性故障,并對這些問題制定有效解決方案。在實際運用過程中,鐵路客車檢修專業性強,同時為保證車輛的使用效率,對車輛整備時間不斷壓縮,不同種類車輛零部件差異化,故障位置判斷難度較大,對車輛運用、整備及檢修造成了諸多困難。此背景下,就需要檢修技術的不斷升級,使用先進的檢查、探傷、維修設備。制定標準化,模塊化的檢修流程及作業體系,技術進行升級,保證運用檢修的效率及準確性。
1 鐵路客車概述
1.1 概念
鐵路客車是載運旅客的車輛,主要分為普速客車和動車組列車,主要分為硬座,軟座,硬臥,軟臥等。鐵路客車的速度正在不斷提升,進而對車輛檢修技術的能力要求不斷提升[1]。
1.2 組成部分
鐵路客車主要由車體(包含車門、車窗、端墻、側墻)、轉向架、車鉤、制動系統、供電照明系統、空調系統、車內裝置布置、列車網絡等關鍵部件組成。目前為保證旅客舒適的乘坐體驗,客車通常配備有良好的空調和通風及采暖系統,同時配備列車給水、凈水,電熱開水等服務,衛生間配備真空集便裝置,在車體的內部裝飾上,配置隔熱、隔音及氣密性材料,配備行李架、茶桌、餐吧設備,在轉向架上配備了空氣彈簧等懸掛設施,保證車體運行的穩定性,確保車內的舒適乘坐體驗。為保證行車安全,車輛需要配備車內外信息顯示、列車車載Wi-Fi、車載ATP及ATO設備,行車按監控網絡,火災報警及軸溫報警系統,用于保障列車在不同工況下的安全運行;鐵路客車車輛具有多樣化的特點,車體構造復雜程度高,技術性較強,車輛的配置不斷增加,諸多新技術,新設備的應用提高了車輛檢修的困難。
2 鐵路客車車輛技術檢修概述
鐵路車輛的技術檢修是確保安全運行和延長車輛使用壽命的重要環節。這些檢修包括運用整備、預防性維護、定期檢查和必要的臨時故障處理工作,需要相關人員通過定期檢查、維修和修復、系統檢測和調試、不斷地提高鐵路客車的檢修技術與能力,從而確保車輛檢修的實際效率與質量[2]。鐵路客車車輛技術檢修是確保鐵路運輸安全和效率的重要環節,各種維修和檢查工作的執行需要嚴格遵循相關的技術標準和規定,確保每輛列車都能夠在安全和可靠的狀態下運行。
3 鐵路客車車輛技術檢修的必要性
3.1 可以確保車輛的安全運行
技術檢修是確保鐵路客車安全運行的關鍵步驟。通過定期檢查和維護,可以發現和修復潛在的機械故障、電氣問題或結構損壞,避免因設備故障導致的事故和損失。
3.2 可以延長車輛使用壽命
定期的技術檢修有助于延長鐵路客車的使用壽命。通過及時維護和修復,可以減少零部件的磨損和老化,延長車輛的可靠性和運行周期,降低運營成本。
3.3 可以提升運行效率
經過良好維護的鐵路客車通常能夠提供更高的運行效率。修復和更換機械部件、電氣設備以及其他關鍵系統,確保其在最佳狀態下運行,保證列車的運行速度和準時性。
3.4 可以保證乘客舒適度
技術檢修不僅關注機械和電氣系統的可靠性,還包括乘客舒適度的因素。維護和清潔座位、空調系統,保證衛生間和其他餐飲服務設施的正常運行,提升乘客的旅行體驗。
綜上所述,鐵路客車技術檢修不僅是確保列車安全和乘客舒適的基礎,也是提升運行效率和延長使用壽命的關鍵措施。這些檢修工作需要經過檢修人員的精確實施和嚴格的有關作業規程,以確保每輛列車在安全、高效和可靠的狀態下運行。
4 鐵路客車車輛技術檢修存在的不足
鐵路客車車輛的故障種類繁多,檢修難度較大,現有的檢修技術還存在一些不足,影響檢修功能的發揮,需要相關人員對這些難點進行分析。首先,鐵路部門雖有統一的檢修流程及規范但不同地區及人員對于技術檢修的標準和執行存在差異。這可能導致一些車輛在整體方面得到充分的維護,而在局部可能不夠完善,影響整體的運行質量。其次,在某些情況下,鐵路部門可能由于資源限制而無法進行充分的技術檢修。這可能包括缺乏人力、設備或資金,導致檢修工作無法按時或者按需進行;一些鐵路系統可能使用老化的設施和設備進行檢修工作,這些設備可能不再能夠有效地支持新設備的維護需求。這可能會影響到檢修的效率和質量。車輛檢修技術的更新速度較慢,檢修人員知識儲備不高,導致一些部分的檢修技術和設備與當前的新車型和新配置不相符合。這可能影響到檢修效果和維護成本。此外,一些地區監管體系可能不夠完善,導致檢修工作沒有得到充分的監督和評估。這可能導致在檢修過程中存在疏漏或者不符合規范的情況。
5 提高鐵路客車車輛技術檢修能力的措施
5.1 統一檢修標準與流程
統一的標準可以對檢修進行規范,需要管理人員對操作流程進行標準化、模塊化的設計。首先,應確定清晰的檢修流程和步驟,涵蓋從檢查、維護到修理的全過程。應該詳細描述每一項檢修任務的具體操作方法、使用的工具和設備,以及應有的質量控制步驟;其次要制定和使用統一的作業評價體系,確保所有需要檢查的部件和系統都得到覆蓋。這一體系可以確保檢修人員逐項檢查,避免遺漏和失誤;之后要更新和升級檢修設備,確保其能夠支撐新車型的檢修需求。例如,引入先進的診斷、探傷設備、檢修機器人以及數據分析工具,提高檢修的精度和效率;然后要提供全面的培訓計劃,確保檢修人員掌握最新的技術和操作標準。培訓內容應包括安全操作、設備維護、故障診斷和修復技能等方面,以提高技術人員的專業能力;此外還需要設立獨立的質量控制部門或者質量管理團隊,負責監督和評估檢修工作的執行情況。定期進行檢修質量的審查和評估,發現問題并進行及時的改進和調整。通過規范檢修人員的工作內容、加強檢修設備管理、做好檢修質量監督工作等有效措施提高車輛檢修技術能力,并為鐵路客車車輛的安全運行提供良好保障[3]。這些措施不僅有助于提高檢修的效率和質量,還能夠增強運營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升乘客的出行體驗。
5.2 先進裝備的引進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鐵路客車車輛檢修的設備不斷更新,為了提升檢修的水平,就需要相關人員合理引進先進設備。一是作業評價管理系統,該系統可以幫助管理和優化檢修活動。它能夠跟蹤車輛的檢修歷史、制定周期性的檢修任務,提供實時數據分析和報告,有助于提高檢修的效率和可靠性。二是要引入先進的故障診斷工具和設備,如智能探傷器、故障診斷儀器等,可以幫助檢修人員快速準確地定位問題,提高故障診斷的精度和速度。三是要引進輪對故障動態檢測系統和走行部動態檢測系統,該系統能夠實時監測和測量車輪的磨損情況和輪軌接觸情況。通過精確的測量,可以提前發現并預防輪對的異常磨損,延長車輛壽命,減少故障發生率。四是要購置維修和保養工具,包括高效的列檢手持機、列檢機器人等,提高維修人員的操作效率和工作質量。此外還有安全檢測設備,包括車輛軸溫智能探測系統(THDS)和客車運行安全監控系統(TCDS)等,用于檢測隱蔽的安全問題和車輛軸溫情況,確保列車的安全性和乘客的出行安全。購置這些先進設備不僅能夠提升鐵路客車車輛技術檢修的能力和效率,還能夠提高運行安全性和服務可靠性,為鐵路運營提供更好的技術支持和保障。
5.3 重視技術培訓
人員技術直接影響檢修的水平,鐵路客車車輛檢修能力提升環節,就需要相關單位通過以下手段進行設計。首先,應設計全面的培訓計劃,覆蓋從基礎知識到高級技能的全方位內容。計劃應該根據不同技術等級的員工制定,確保針對性和適應性;其次,要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相結合,通過案例分析、實際模擬操作等方式,增強培訓的實用性和操作技能的培養;之后要根據不同檢修任務和設備類型進行分類培訓,如電氣系統、空調系統、制動系統等,確保每個培訓內容都能夠深入到具體的技術細節和操作要點。還需強調團隊協作和溝通的重要性,通過團隊建設活動和溝通技巧培訓,提升團隊的整體執行力和效率;此外還需要強化安全意識培訓,確保技術人員始終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和標準。這包括應急響應、危險品處理等方面的培訓。以上培訓策略可以幫助提升鐵路客車技術檢修的能力和水平,確保設備的使用安全、檢修質量可靠。
5.4 開展質量管控體系
質量管控體系能夠很大程度上解決檢修環節存在的隱患,提升檢修水平,需要制定體系規范和流程,以保證作業的完善。首先,需要建立詳細的質量管理手冊,明確質量管理的目標、責任分工、流程和程序。制定標準操作程序 (SOP),確保檢修過程的規范化和一致性。其次,要成立專門的質量管理團隊,負責監督和執行質量管理體系。團隊成員應具備相關的技術和管理經驗,能夠有效地推動質量管理工作。之后要引入過程控制措施,確保在每個檢修階段和關鍵環節進行檢查和驗證。定期進行內部審核和評估,發現問題并及時糾正。然后要設立適當的質量指標和評估體系,如關鍵性能指標 (KPIs)、作業質量評價等。還需要定期對全體檢修人員進行檢修流程的教育培訓,以便讓檢修人員熟練掌握檢修流程,能夠在日常檢修工作中及時從檢修系統中盡快發現異常問題,快速到達設備安裝區域來解決故障。[4]通過以上措施,可以建立一個全面、有效的質量管理體系,提升鐵路客車技術檢修的質量水平和服務能力,同時確保安全和可靠性。
5.5 進行技術升級
要想提升鐵路客車車輛檢修技術水平,還需要相關單位進行技術升級,并且合理引進先進技術。一是要引入無損探傷技術,如超聲波探傷、磁粉探傷、渦流探傷等,用于檢測車輛各部件的裂紋、磨損和其他隱藏缺陷,提高檢修的精度和可靠性;二是部署智能化診斷系統,利用物聯網、大數據分析等技術,實現對車輛運行狀態的實時監測和故障預測,這樣可以實現更及時地維護和修復,減少故障停運時間;三是引入自動化設備和機器人技術,如自動檢測機器人、自動化維修設備等,用于執行重復性、精確度要求高的檢修工作,提高效率和一致性;四是要建立遠程監控與維護平臺,通過網絡和遠程技術,實現對車輛狀態的遠程監控和故障排除,這種技術可以減少現場人員的出動頻率,提高響應速度和效率;五是要建立基于數據分析的預防性維護系統。通過分析車輛運行數據和歷史維護記錄,努力地提升檢修工作的工作質量,使得檢修工作能夠更加符合檢修標準[5]。以上先進技術的引進可以顯著提升檢修效率,同時帶來更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符合現代化鐵路運輸的要求。
6 結語
伴隨著人民群眾對于出行品質和體驗的要求不斷攀升,對于列車行駛安全性、舒適性有著非常高的要求。所以鐵路客車完成定期的維護保養及檢修工作尤為重要,不斷地尋找檢修工作的短板,提高檢修工作的效率及全面性、精確性,從而可有效提升車輛運行品質。對于檢修工藝應不斷革新,從操作流程升級,工裝設備升級,操作人員技術水平升級,管理水平升級,確保車輛經過嚴格的檢查和全面的整備,相關故障能夠及時地發現、解決、后期有效合理地避免,以此顯著提高鐵路客車的服務水平,更好地為旅客提供服務。
參考文獻:
[1]何金永.提高鐵路客車車輛檢修技術能力的途徑研究[J].科技風,2020(14):173.
[2]師玲萍.提高鐵路客車車輛檢修技術能力的途徑[J].中外企業家,2018(35):139.
[3]田傳省.提高鐵路客車車輛檢修技術能力的途徑探討[J].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版)工程技術,2022(8):176-179.
[4]袁曉.提高鐵路客車車輛檢修技術能力的措施分析[J].智能城市,2018,4(17):167-168.
[5]尹艷飛.增強鐵路客車車輛檢修技術及措施分析[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7(03):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