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2025.12.029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application of the \"Operating Room Nursing Practice Guidelines\"combined with blended learming in undergraduate nursing intemship teaching.Method: A total of140 undergraduate intem nurses who received standardizedtraining in the operating room ofthe First Afiliated Hospital ofGuangxiMedical University from July 2022 to February 2O24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and an experimental group. After the training, both groups wereassessed for theoretical and technicalskils.Result:The total score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for the experimental group of nursing students was higher than thatof the control group,with higher scores for multiple-choice questions,short answer questions,and case analysis questions;The proportion ofqualified nursing students in the skil assessment of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er thanthatofthe control group,butthedi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The integration ofblended learning methods in the \"Guidelines for Nursing Practice in Operating Rooms\"can fullymobilize the autonomy ofnursing students'learningandstandardizeclinical nursing operations,improve their clinical teaching satisfaction and nursing practice skills,and is worthy of wide application.
Keywords\"Surgical Nursing Practice Guidelines\";blended teaching; standardizedtraining; undergraduate student nurses
隨著科學與醫學領域的持續進步,各種創新的設備、技術和方法開始在各個科室的手術室中得到應用,這也意味著手術醫生對于手術室護士的專業能力有更高的期望。臨床實習階段是本科護生的最后一個學習階段,也是護生向護士過渡的關鍵時期,為了使新入科的實習護士能夠盡快適應新角色,各個醫療機構的護理管理人員一直在不斷嘗試和研究手術室本科實習護士的培訓方案。根據2023版《手術室護理實踐指南》(以下簡稱《指南》)以及手術室工作的相關標準,組織新入科的手術室本科實習護士進行學習。在此基礎上,本研究創新性地引入了混合式教學模式,旨在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路徑,將《指南》與手術室護理實踐深度融合。這一模式既保留了傳統面對面教學的即時反饋與深度互動優勢,又充分利用了網絡平臺的靈活性與資源豐富性,為實習護士提供了一個全方位、多維度的學習體驗。本研究旨在探討《指南》結合混合式教學模式在本科實習護士教學中的應用效果,以期為我國手術室護理人才的培養提供有益的參考與借鑒。
1一般資料
1.1研究對象
選取本院2022年7月-2024年2月在手術室規范化培訓的本科實習護士(簡稱護生)140名。通過院內護理部門的注冊數據,所有符合納入標準的實習護士將被納入研究對象。納入標準:年齡在20一25歲;完成基本護理課程并具備一定的護理理論基礎;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工作態度,能夠積極參與手術室的臨床護理工作。排除標準:由于個人健康問題未能完成培訓計劃的實習護士;曾在其他醫療機構或科室進行過手術室護理實習并有經驗的實習護士;在培訓過程中出現嚴重違紀或不符合手術室工作要求的實習護士;在研究期間中途退出或無法持續參與培訓的實習護士。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 ( n = 7 0 ,接受傳統的教學方法培訓),實驗組( ? n = 7 0 ,接受《指南》與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培訓)。兩組護生的教學培訓都是根據醫院實習護士的培訓大綱來完成,指導教師都是擁有7年或更長時間本科工作經驗的主管護師。
1.2方法
1.2.1對照組
使用傳統臨床教學方法進行培訓,由手術室的總帶教組長帶領新入科的護生進入手術室,講授與操作相關的理論知識,并進行統一的示范和模擬練習。教學培訓結束前進行理論及四項操作考核。
1.2.2實驗組
采用以《指南》為基礎的模擬臨床教學環境,并結合混合式教學培訓方法,將護生隨機劃分為多個教學培訓小組,每組護生數量不超過8人,從每組中挑選出一名實習組長。
1.2.3模擬教學場景設計
考慮到手術室護士教師的資格、亞專科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巧,以及其他特殊技能,組建了一個高效精湛的護理教學團隊,并指定1名總指導教師;所有的教師都曾認真多次地深入研究由中華護理學會手術室專業委員會的郭莉主任主持編寫的2023版本的《指南》;仔細并多次查看《指南》中附帶的無菌操作演示光盤;最后,采用指南來模擬教學的實際場景,并成立了微信互動學習群組。
1.3培訓方式
1.3.1多媒體理論授課
采用多媒體設備,線上及線下相結合,手術室護理專家團隊為護生開展教學,并對2023年版《指南》及其相關規定進行了深入的解讀。《指南》是基于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的相關標準和規定編寫,也參考了國際上的相關規范,融合了手術室專業護理在近些年的新技術、新方法和實際經驗。該書的內容被劃分為十個主要部分,通過深入學習《指南》中每一篇文章的目標、技巧,確保護生在實際操作中獲得基本理論知識,并得到正確的指導[]。
1.3.2情景模擬教學
首先,由護理帶教組長團隊進行外科手部消毒、穿戴無菌手術衣、無接觸戴無菌手套、放置無菌器械臺以及傳遞手術器械和術中靜脈輸血等相關理論知識的集體講解,然后統一展示上述四項操作,并以《指南》為指導,設計并制作了情景模擬教學,反復在不同的手術房間進行各項操作演練。課程組制定了四項基礎操作準則和評分規則,并對每一個動作都進行精確、細致的規范,以確定具有高度實用性的操作標準。此外,課程組還引入了多種其他的培訓方法,如情景模擬、實地練習和心理互動游戲等,以確保護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會感到枯燥乏味。
1.3.3定期進行疑難問題的討論
課程組在操作流程的各個環節中設置了各種問題,并對每一個標準的操作步驟都提出了質疑,這有助于激發護生的思考能力,最大限度地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并加深他們對操作細節的理解和記憶[3?;旌辖虒W模式采用當前流行的教學軟件,使得護生可以通過移動設備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隨時隨地學習。
1.4評價指標
實習結束時,考核標準依據《指南》對所有護生進行理論考核和操作技能考核,理論考核包括選擇題(50分)、簡答題(30分)以及病例分析題(20分)。手術室的操作技能考核主要集中在四個基礎操作環節,進行外科手消毒,穿戴無菌手術衣和無接觸戴無菌手套,鋪設無菌器械臺并傳遞器械,手術過程中進行輸血護理。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n( % ) 表示,組間比較采用檢驗,而計量資料以 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 Plt;0 . 0 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理論知識成績評分比較
實驗組護生理論知識總分高于對照組護生,其中選擇題、簡答題及病例分析題得分均高于對照組護生 ( P lt; 0.01),見表 1 ( p8 8 ) 。
2.2技能考核內容評分比較
實驗組護生技能考核中,外科手消毒、穿無菌手術衣及無接觸戴無菌手套、鋪置無菌器械臺及傳遞器械和術中靜脈輸血合格人數所占比例高于對照組護生,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 P gt; 0 . 0 5 ) ,見表2。
3討論
手術室不僅是病人緊急救治和手術的核心區域,也是醫療系統中至關重要的技術單位,所涉及的知識具有多學科交叉性。臨床實習不僅是護理人員學習過程中的核心環節,也是護生從理論知識向實際工作經驗過渡的關鍵時刻。在有限的時間內激發護生對手術室工作的熱情,并提升他們的學習自主性,成了護理教師需要解決和深入研究的重要問題[45。傳統的講授式教學方法在培養護生操作能力方面的效果不盡如人意,近年來,相關學者提出混合式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方式既兼顧醫學專業的學習傳統,又符合信息時代的潮流]。本院根據2023版《指南》結合混合式教學培訓模式對手術室新入科本科實習護士進行規范化臨床帶教。在整個培訓期間,手術室的總指導教師采用了以問題為中心的PBL教學策略,旨在整合和增強學習者的問題分析、問題解決以及自我學習的技能。綜合考慮,《指南》融合混合式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了護生學習的自主意識及規范臨床護理操作,加強了醫院手術室感染控制,從而提高了本科臨床教學滿意度與護生護理實踐技能,具有顯著的臨床應用價值。
本研究結果顯示,在理論知識層面,實驗組護生的總分顯著高于對照組,且在選擇題、簡答題及病例分析題等各個題型上的得分均表現更優。這一結果充分驗證了《指南》結合混合式教學模式在提升護生理論知識掌握程度方面的有效性?;旌鲜浇虒W模式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不僅為護生提供了更為豐富、靈活的學習資源,還促進了其對知識的深入理解與內化。同時,《指南》作為手術室護理實踐的權威參考,為護生提供了明確的學習目標與方向,有助于其構建系統、全面的知識體系。
在技能考核層面,雖實驗組護生在外科手消毒、穿無菌手術衣及無接觸戴無菌手套、鋪置無菌器械臺及傳遞器械和術中靜脈輸血等關鍵技能上的合格人數所占比例高于對照組,但并未達到統計學差異。這可能與技能考核的復雜性及評分標準的嚴格性有關。手術室護理技能操作不僅需要理論知識作為支撐,還依賴于長期的實踐訓練與經驗積累。因此,盡管實驗組護生在理論上表現出色,但在實際操作中仍需進一步鞏固與提升。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技能考核的結果可能還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如考核環境、心理狀態、設備條件等。因此,在未來研究中,我們需要更加細致地設計技能考核方案,確保考核的公正性、客觀性與準確性。同時,還應加強對護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與訓練,為其提供更多實際操作的機會與平臺。
通信作者:張雪燕
基金項目:2022年度廣西醫科大學本科教育教學改革項目“《手術室護理實踐指南》結合混合式教學模式在臨床本科實習護士教學中的應用”(2022XJGY102)。
參考文獻
[1]許美艷,李仕敏,蘇潔.基于\"雨課堂\"的混合式教學在急危重癥搶救護理中的應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24):201-202.
[2]郭莉.手術室護理實踐指南[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23.
[3]王艷茹,胡志英,康曉琳.微格教學法在護理本科生臨床技能強化課中的應用研究[J].中華護理教育,2016(3):188-190.
[4]李世杰,陳小楠.基于雨課堂的混合式教學在泌尿外科臨床實習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20,38(12):112-114.
[5]王金旭,朱正偉,李茂國.混合式教學模式:內涵、意義與實施要求[J].高等建筑教育,2018,27(4):7-12.
[6]熊瓊,涂娟,楊潔,等.手術室護理實踐指南在輔助外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現代醫生,2018,56(36):132-135.
[7]胡琴琴,張庚華.《手術室護理實踐指南》在新入職護士的規范化培訓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9,26(8):173-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