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來啦! 這里有好玩的互動,有趣的故事。歡迎小伙伴們來微信公眾號“青年文摘”和小紅書“青年文摘征稿與活動”,參與互動話題投稿,觀看更多精彩評論!

你遇見過哪些好聽的名字?
那些古風古韻的人名,如梁思成、林徽因、黃裳、屠呦呦、瓊瑤……皆出自《詩經》,讀來如沐春風。不止人名,地名、建筑名、角色名、動物名、植物名……在這個充滿詩意的世界里,萬物都擁有一個或美好或貼切的名字。每一個名字,都是獨特的符號,承載著溫暖與故事。
@唐桃桃 有一種多肉,名字叫作“春萌”,葉片憨憨的,翠綠可愛,充滿了春天的生命力。無巧不成書,我在喜歡上這種植物以后,才知道它的名字原來和我的名字一樣哎。
@朱令(infp版) 看《在西南聯大》了解作者汪曾祺時,看到他的關系欄寫著夫人施松卿,覺得名字很好聽,又了解了一下兩人的愛情故事:中文系才子與西語系才女因為才華相識,因為理解相伴,看了她的照片更覺得這個名字很相襯,像松柏一樣高潔挺拔,不懼嚴寒,樂觀向上。
@致夏雪條 路過公交車站偶然聽到播報:“下一站通往幸福巷”,一瞬間被觸動到。

@海魚 長沙有條“云棲路”,高中研學途中回來無意瞥見的。那個夏天也是烈日炎炎,萬里無云。也許云也打盹,棲息在了這條路上。
@美味蟹堡哇 稗草,稗字分解就是禾與卑,說明它與禾本科息息相關,但卑字又說明其身份的低下,沒錯,它是株雜草。因為其危害其他農作物的生長,農民并不是很喜歡它,但田間地頭都是它的身影,它對改良土壤有好處,在饑荒的年代也是一種不錯的食物。“如果給你寄一本書,我不會寄給你詩歌。我要給你一本關于植物,關于莊稼的。告訴你稻子和稗子的區別,告訴你一棵稗子提心吊膽的春天。”這句詩出自余秀華的《我愛你》。稗草好像被人瞧不起,但它頑強的生命訴說著自己的生長與不屈。
@思樂泮水,薄采其芹 我是汕頭人,在一個小鄉鎮出生,一出生就需要按宗祠族譜和輩分排字,我的輩分字是:友,所以我需要叫鄭友×,但最后我沒有按友字輩取名,而是小姨給我取的名字:飛揚。如今我仍覺得這名字蠻好聽的。
@ 延喬路,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是為紀念革命烈士陳延年、陳喬年而命名的道路,在延喬路旁有條集賢路,延喬路短、集賢路長,都通往繁華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