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2月22日晚,賀嬌龍和往常一樣,準時出現在抖音直播間,開始為新疆農產品帶貨。直播間購物“小黃車”內有阿勒泰的玉米、庫爾勒的香梨、艾德萊絲綢、蕎麥薰衣草枕頭等新疆特色農產品及深加工產品。
一頭短發,說話溫柔、堅定,不管是在田間與農戶交談,還是在直播間推介農產品,賀嬌龍溫柔的話語和真誠的笑容,立刻拉近與他人的距離。
5年來,賀嬌龍帶領短視頻直播帶貨團隊奔走在新疆各地的田間地頭及景區(點),精心拍攝農旅融合正能量短視頻,積極參與各類線下展會活動,全力將“品味新疆好產品”“新疆是個好地方”名片推廣至全國。
“我們要不拘一格為群眾服務,為當地經濟發展做貢獻。”賀嬌龍這樣說。
如何讓新疆農產品和旅游盡享鄉村振興紅利?賀嬌龍說:“群眾在哪兒我們的服務就在哪兒,群眾在互聯網上,那我們必須用好這個平臺,守好這片陣地。”為此,賀嬌龍和團隊不斷搭建線上線下產銷服務平臺,培養電商人才,在多地建設新疆農產品直播基地,不斷增加新疆優質農產品的曝光度和市場占有率。賀嬌龍深知如果流量有價值,那么就讓它變成田間地頭的“及時雨”,惠及廣大農民。
“農民很辛苦。”賀嬌龍說。常年奔走在田間地頭,讓她和農戶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不少新疆農戶都知道她。有一年她去拍攝紅棗,不善言辭的農戶們滿臉靦腆,一個勁兒讓她吃紅棗,臨走時還讓她帶一些。她再三拒絕,但農戶們卻一直追到車上,讓她一定要收下,直到現在,她都特別感動,而這也是支持著她奔赴助農路的強大動力。
“我們團隊的小伙伴曾在朋友圈說,去得最多的地方是田間地頭,熬得最多的夜是助農直播,逛得最多的商場是機場,開得最多的會是新疆農產品展銷會。但我覺得,再累也值得。”賀嬌龍笑著說。
做自媒體達人,賀嬌龍一直很注重在視頻里傳播愛。
她的短視頻內容積極向上,不僅借助平臺促進新疆旅游宣傳推廣,還充分利用互聯網踐行群眾路線。在鏡頭前,她大力宣傳黨的政策方針,引導正確輿論方向,積極傳播網絡正能量,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2020年,賀嬌龍牽頭注冊成立“賀縣長說昭蘇”公益站,將互聯網直播帶貨的收入用于公益慈善事業,同時也為了呼吁更多的愛心人士能夠參與到公益慈善活動中。
2021年河南水災、2023年甘肅地震等,“賀嬌龍”公益團隊均在第一時間籌集物資和善款送往災區。截至目前,“賀嬌龍”公益團隊累計開展公益慈善活動55次,聯合愛心人士捐款捐物總額達1100.6萬元。
“歷史的潮流不可逆轉,社會前進的步伐不會停止,黨員直播帶貨既是適應新形勢的必然產物,也能成為服務群眾的有力抓手。”賀嬌龍激動地說。作為一名基層女性黨員干部,她始終竭盡全力宣傳家鄉,宣傳新疆的美景好物,用沾滿泥土芳香的腳步,書寫著對家鄉的愛。
每晚七八點,賀嬌龍會準備好直播所需的物品,常常一播就是幾個小時,有時甚至到凌晨。好多次,陪她直播的同事累得趴在桌上睡著,醒來時發現她還在鏡頭前專注地介紹產品。
“新疆是個好地方,這里天藍得肆意,美得動人,空氣清新……”賀嬌龍說,“好山好水好產品都需要好流量,我們要讓流量沉淀下來,變成新疆多元發展的無形資產和助推器,普惠農產品和旅游從業者。”
賀嬌龍的父母是支邊青年,她在昭蘇縣出生成長。1999年中專畢業后進入鄉鎮工作,那時電腦還比較少見,昭蘇縣政府購買了一臺“386”電腦,可是會用的人很少,賀嬌龍在學校里學會了用五筆輸入法打字,于是被調去擔任打字員。工作了一年多后,因其表現突出,又被調往縣法制辦擔任干事。
同事哈麗娜評價賀嬌龍是“做什么都要做到最好”的人。參加工作后的10年里,她一邊上班,一邊進修,“到處跑去上課、考試,工資都花在了這上面。”
截至目前,賀嬌龍已發布699條視頻,相關話題在全網曝光量高達100億次;助力400余家農產品企業完成電商改革,解決2萬余人就業;在疆外打造109家“品味新疆”好產品直營店,在全疆各地州打造“品味新疆”好產品電商直播基地和大學生創業就業實訓基地……
“以前總有人懷疑我動機不純,但是我現在依舊能摸著自己的良心說,我只拿工資,除此之外沒有任何收入。”賀嬌龍說。如今她已經能淡然面對任何評價,在她看來,流量帶給新疆農產品的宣傳推廣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流量帶給當地農戶的好處是實實在在的。此后的每一天,賀嬌龍依舊奔走在助農的路上,她之所以如此有動力,是因為每次深入田間地頭和農民們接觸時,他們對她的尊重和認可,“我想把好產品賣出去,讓農民的辛苦獲得回報。”她說。
賀嬌龍先后獲得亞洲旅游紅珊瑚獎“年度創新人物”、全國“三農”人物、中國文旅網絡達人、中國馬文化宣傳大使、自治區文旅推薦人、“自治區三八紅旗手”、“賦能鄉村振興 建設農業強國”先鋒人物等榮譽。她的視頻賬號還被評為自治區走好網上群眾路線百個成績突出賬號,成為線上服務群眾的典范。
責編/伊和和
E-mail:yiheh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