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國兩會,全國人大代表魯曼的行李箱里裝了一幅火雞羽毛做的卷軸畫,她把這幅由村民手工繪制的羽毛畫帶到全國兩會上,向來自各地的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媒體朋友展示了來自家鄉的美景。魯曼用青春在鄉村熱土上播撒著希望,積極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助力農村變富變美,讓“小愿景”融入國家發展的“大圖景”之中。

2011年,魯曼放棄了城市的白領工作,和丈夫一起回到陳甲村,創辦了江蘇軍曼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軍曼”),開啟了養殖火雞的創業道路。
身穿工作服、腳踩黃膠鞋,起早貪黑觀察雞舍情況,親自上手挑糞拌飼料……這是魯曼創業早期的日常。回憶起最初創業時的迷茫和艱辛,魯曼很慶幸自己從未打消回鄉創業的決心和信心。最終,憑借鉆研肯干的精神和韌勁,夫妻倆的養殖技術日益精進,火雞養殖漸漸有了起色。“軍曼”也從最初由幾間校舍改建的養殖場,逐漸發展成集種植養殖、互聯網銷售、加工、研發、休閑觀光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擁有1000畝養殖基地,年產值近億元。
事業的成功,使魯曼深刻認識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發展現代化農業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缺少有知識、有文化的年輕人。吸引年輕人回村干事創業,不能光靠情懷,還要讓他們真切地看到在農村發展的希望。一個“魯曼”夢想的實現微乎其微,但許多個“魯曼”夢想的實現,其背后是許多鄉村的脫貧致富,更是國家鄉村的全面振興。

在打造農產品區域品牌上,魯曼認為,政府應扮演指導者的角色,調動各類資源和資金,充分利用農產品地理標志優勢增加社會關注度,依托農博會、生態旅游節、特色產品豐收節等展銷平臺宣傳品牌理念,擴大鄉土農產品的知名度,有效提升農產品的銷售額。
坐在家中,民情民聲不會找上門來。魯曼就深入田間地頭,多看多想多干,真正了解百姓的所思所愿所盼。
近年來,電商直播發展突飛猛進,在農業產業升級、促進返鄉創業就業、助力鄉村振興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不僅有效解決了農產品去庫存的問題,還有利于小農戶與農產品大市場的有機銜接,并賦能鄉村文化旅游的發展。為更好地助力鄉村振興,魯曼帶頭多渠道培養直播運營人才。“一個人富不算富,帶著村民一起富才是真的富。”魯曼發起成立了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利用短視頻、網絡直播等形式向村民傳授火雞養殖技術,并借助互聯網平臺為農產品的生產和銷售開拓產業渠道,帶動周邊一大批農戶增收致富。
但受農村電商基礎條件差、人才支撐不足等方面的影響,農村電商直播發展還存在著缺乏特色品牌、平臺設施落后和農村主播不專業等問題,進而影響了目標產品的經營成效。
一次意外的柑橘銷售小插曲,堅定了魯曼走轉型發展道路的決心。2019年1月,湖南省保靖縣柑橘大面積滯銷,湘西果農向全國緊急求助,并聯系到了當時已是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的魯曼。魯曼立即前往當地,借助多種電商平臺,解決了50多萬公斤柑橘的銷售難題。“這次是柑橘滯銷,下一次如果是土豆、白菜,又或者是其他農產品滯銷怎么辦?今年的問題解決了,那明年、后年呢?”想到這里,身為全國人大代表的魯曼覺得肩頭的責任更重了,“農產品銷售不能只依賴外界幫助,鄉村未來發展離不開農村人才供應鏈和農產品供應鏈的完善。”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動鄉村全面振興,關鍵靠人。如何吸引優質鄉村人才?如何把人才留下?如何用人才來盤活農村資源?”這是魯曼一直在探索的問題。“要解決好農村人才供應鏈的問題,就要讓人才掌握真正的技術和知識,讓人才明白在農村能夠干什么,才能更好地實現鄉村建設和發展。”
于是,魯曼把目光投向了高校畢業生、回鄉人員、留守婦女等群體。2015年,她創立了“鄉旮旯眾創空間”,把有志于在鄉村創業的年輕人聚集在一起,免費為他們提供創業輔導。2020年,她又成立了軍曼職業培訓學校,通過舉辦培訓班、開展講座、提供職業發展規劃等形式,帶動青年農民掌握運營技巧、提升營銷能力、學會直播推介,變身“新農人”。她還積極與高校進行產學研合作,借用科技力量引領返鄉創業的年輕人進行產品創新,為有夢想的“新農人”提供更多幫助。
“有了豐富的知識儲備,才能帶領大家更好地致富。”軍曼職業培訓學校成立至今,舉辦培訓超過335場次,培訓總人數超過2萬人。
陳甲村依托“軍曼”自建的電商平臺“鄉旮旯網”,以“基地+農戶”的形式,打造“線上+線下”現代智慧農業品牌,直播帶貨成為村里的“新農活”,八成以上的村民都能夠嫻熟地利用網絡銷售農產品。如今,陳甲村從貧困村、空心村,發展成為“農村電子商務示范村”“致富示范村”。
從“新農人”到全國人大代表,對魯曼來說,肩上的擔子更重了。為此,魯曼誠摯地表示,她只是眾多平凡勞動者中的一員,推動鄉村振興、為實現大家對美好生活的期待而努力,是她作為全國人大代表義不容辭的責任。
在鄉親們眼里,她是“拼命三娘”,除了積極履行全國人大代表的職責,創新培訓形式,讓鄉親們成為網絡直播“帶貨達人”,她還時刻將黨和國家的好政策傳遞給老百姓,傾聽群眾意見,推動解決群眾關心的問題。履職8年來,魯曼通過網絡、走村入戶搜集民意,提出多個涉及返鄉創業、人才培養、鄉村振興的意見建議。
在農村人才培訓中,農產品電商直播是魯曼特別看重的課程。她坦言,當前市場最缺的其實是好的供應鏈。很多農戶只知道怎么生產好的農產品,卻不太了解電商平臺的規則,不知道如何實現農產品和市場的有效對接。有了好的供應鏈,才能夠把好的產品直接傳遞到客戶手里,讓客戶實現所見即所得,農產品電商直播就能夠很好地解決這一難題。“像我們現在銷售的大閘蟹,只需要掃描產品上的二維碼,就可以實現全流程溯源。未來鄉村的發展一定是人才和產品的結合。現在我們也在推進共享農莊建設,建立好物分享聯盟,希望利用電商直播平臺,把更多家鄉的產品宣傳好、推廣好。”說起下一步的發展,魯曼十分激動。
魯曼還建議,根據農村電商直播的特點,以及直播平臺對配套設施的配置要求,有關方面應該提升軟硬件的建設,同時加快針對農村生鮮產品的冷鏈物流體系建設,建立一套體系完備、高效便利的倉儲保鮮冷鏈體系。
展望未來,魯曼信心滿滿地表示:“我將永遠扎根農村,奮斗在鄉村一線,充分發揮人大代表作用,認真履職盡責,帶領村民發展現代農業,助推鄉村全面振興。我將通過培訓學校等多種平臺,培育更多省、市、縣級鄉土能手、鄉土‘三帶’人才,吸引和幫助更多有智慧有情懷的‘領頭雁’與我一起在鄉村奮斗,建設好我們的美麗家園,讓鄉村千家萬戶的‘小夢想’與國家發展的‘大圖景’交相輝映。”
作為投身鄉村建設的“歸巢者”,魯曼一直在思考如何為家鄉吸引更多人才,更好地“引鳳還巢”建設家鄉。有這樣一顆熾熱的心和甘于奉獻的精神,魯曼一定會帶領陳甲村奔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責編/高爽
E-mail:35924059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