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高考試題的命制有何新的基本要求?有無新的變化?2025年2月12日頒發的《教育部關于做好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中第9條提到“深化考試內容和形式改革.堅持立德樹人,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有機融入試題,構建引導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考試內容體系.加強關鍵能力、學科素養和思維品質考查,引導創新能力培養.注重考查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引導學生融會貫通、靈活運用.持續加強國家教育考試命題和考務工作隊伍建設,強化規范管理,完善保障機制,提升工作水平”.根據該條目中對2025年高考命題提出的最新要求,我們從中不難發現國家針對新高考命題釋放的信號,由此引領我們找到在高三復習備考時應關注的一些熱點問題.
1強化“思政”,落實立德樹人
對比近幾年的《通知》內容發現,從2024年開始強調了“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有機融入試題,構建引導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考試內容體系”,而2024年以前沒有明確強調該內容.由此可見,各個學科新高考試題一定會加大滲透“思政”元素,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在化學試題的命制上,一般會借助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聚焦新時代主題,從文化自信、科學精神、愛國情懷、社會價值等多個維度滲透“思政\"元素,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由此踐行新課程標準基本理念,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例1四川綿陽有“李白出生地,中國科技城\"之稱.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花間一壺酒”,釀制美酒過程中酒化酶將淀粉直接氧化為乙醇和二氧化碳B.“揮劍決浮云”,鍛造寶劍“淬火”時Fe與 反應生成
C.\"1965兩彈城”,原子彈的核心材料是
,U位于周期表第七周期
D.“2024科博會”展示的鋁硅電子玻璃的基礎成分主要是Al—Si合金
該試題較好地將化學知識與文化自信相融合.釀酒過程中,首先是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然后該單糖在酒化酶的催化作用下轉化為乙醇和二氧化碳,并非氧化反應,選項A錯誤.根據教材所學知識,鍛造寶劍“淬火”時Fe與 反應生成
,選項B錯誤.鋁硅電子玻璃的基礎成分主要是無機非金屬材料
、
)而非合金材料,選項D錯誤.答案為C.
2強化“思維品質”,回避“機械刷題'
近三年來,教育部在“深化考試內容”中開始出現“思維品質”的描述,2023年以前沒有該名詞的出現,這預示著2025年高考仍會加大側重考查思維的靈活性與創造性的力度,引導學生學會“解決問題”而不是僅僅學會“解題”,引導學生學會多角度、跨學科分析推理解答問題,回避因為“機械刷題”造成的錯誤結論,試題設計上會體現“無思維不成題”的理念,一般不會出現僅僅靠死記硬背即可解決的試題,
和
在生產、生活中有著重要的用途.已知
時
溶液的 Δ p H = 8 . 3 ,
·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與
混合溶液中:
B
溶液中:
(20C.
溶液中:
D.
溶液與
溶液等體積混合有
沉淀生成
無論 與
按照何種比例混合,一定存在電荷守恒:
選項A說法正確.
溶液中,
部分發生水解生成
,水解后顯堿性,則有
“
水解程度較小,則有
,所以得出該溶液中存在:
選項B說法正確
溶液的 pH = 8.3,說明
,
.又有
因 少部分水解和電離,
(
)約為
,根據
)可以計算出
(2由此得出
,選項C說法錯誤
溶液與
溶液等體積混合,相當于此時的混合溶液中
故由
水解生成的
(204mol
,此時
(204
,所以會有沉淀產生,選項D說法正確.答案為C.
對于該題,若考生習慣于刷題,則易得出一些錯誤規律.如選項 溶液中,因為水解是少部分的,所以易認為選項C說法正確.
3強化“三基”,注重“教考銜接”
2025年教育部在“深化考試內容”中首次特別強調“注重考查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這也就預示著2025年的高考試題不會出現“偏、難、怪、繁”等現象,高考命題會注重“教考銜接”,整套試卷中基礎題占比可能會提高,試題會更加注重思維品質的考查.因此,復習備考時,對于教材中常規的“三基\"問題學生要予以充分重視,如基本概念、化學用語、氧化還原反應、離子反應、常見化合物的性質與應用、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反應限度、化學與STSE間的密切關系、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技能等知識看似簡單,但是很多學生卻在這方面會因大意而失分.重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核心在于引導學生扎實掌握必備知識,并能夠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例3 研究小組探究高銅酸鈉( , C u 顯+ 3 價)的制備.
資料:高銅酸鈉為棕黑色固體,難溶于水.
實驗I.向 ·
NaClO溶液中滴加
溶液,迅速產生藍綠色沉淀,振蕩后得到棕黑色的濁液a,將其等分成2份.
(1)藍綠色沉淀中含有 .用離子方程式表示NaClO溶液顯堿性的原因:
實驗Ⅱ.將一份濁液a過濾、洗滌、干燥,得到固體b.取少量固體b,滴加稀 ,沉淀溶解,有氣泡產生,得到藍色溶液.
(2)經檢驗,固體b是 ,
與稀
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3)探究實驗條件對 制備的影響
實驗ⅢI.向另一份濁液a中繼續滴加
溶液,沉淀由棕黑色變為藍綠色,溶液的 Δ p H 約為5,有
產生.
① 對 的來源,甲同學認為是
和
反應生成了
,乙同學認為該說法不嚴謹,用離子方程式表示生成
的其他原因:
② 探究“繼續滴加 溶液,
能氧化
”的原因.
i.提出假設 增大,
的還原性增強,實驗證明假設成立.操作和現象是:取少量
固體于試管中,
ii.提出假設2: ,經證實該假設也成立.
(4)進一步進行實驗.
實驗Ⅳ.向 ·
NaClO溶液中滴加
溶液,迅速生成藍色沉淀,振蕩后得到棕黑色濁液.濁液放置過程中,沉淀表面緩慢產生氣泡并出現藍色固體,該氣體不能使濕潤的淀粉KI試紙變藍,
放置過程中產生氣體的化學方程式是
(5)根據上述實驗在水溶液中制備穩定存在的 的方法是
該題情境看似陌生,但是考查點強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解答問題的思想源于教材,注重“教考銜接”.具體解答如下:
(1)根據教材中鹽類水解知識,可以得出NaClO溶液顯堿性的原因為 ·
(2)根據試題的信息及氧化還原知識點,可以推理出 與稀
的離子反應為
(2(3) ① 該混合體系中,不僅
能氧化
,還存在NaClO在酸性條件下氧化
的可能性,即
一: ② 該題注重考查實驗設計與探究問題的能力.根據i的假設“
)增大,
的還原性增強”,說明設計該實驗時,注重引導學生分析濃度的影響.其基本操作要點為取少量
固體于試管中,滴加濃NaCl溶液,產生使濕潤的淀粉KI試紙變藍的氣體.針對問題ii,考慮到溶液的酸堿性不同會影響氧化性或還原性的強弱,可以提出假設:
增大,
的氧化性增強.
(4)根據題干給出的實驗現象,可以推理出 放置過程中產生氣體的化學方程式為
(5)綜合以上實驗可以得出, 適合在堿性環境中存在,所以制備
時,需要保證在堿性環境中,具體操作為向
溶液中滴加
溶液,迅速產生藍綠色沉淀,振蕩后得到棕黑色的濁液,加入NaOH溶液調節濁液為堿性.
4強化“能力”,提升“學科素養”
2025年教育部在“深化考試內容\"中明確指出“加強關鍵能力、學科素養和思維品質考查,引導創新能力培養”.2024年教育部在“深化考試內容改革”中的描述是“注重考查學生的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和學科素養,引導培養探索性、創新性思維品質”,2025年的描述是“加強”,顯然,注重的是強化.所以在后續的化學學習過程中,我們要深人挖掘情境,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例如,命題人會通過模擬科學實驗與科學場景(化學實驗探究題、化工生產流程題最為典型)設計問題,將科學研究活動中的重要步驟、核心環節及主要參數,以圖文、數據的形式設置成問題,考查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一例4苯乙烯作為一種重要的基礎有機化工原料,廣泛用于合成塑料和橡膠.工業常采用乙苯脫氫的方法制備苯乙烯,其原理如下:
回答下列問題:
(1)有利于提高乙苯平衡轉化率的條件是(填標號).
A.高溫低壓 B.高溫高壓
C.低溫高壓 D.低溫低壓
(2)已知鍵能: E
,由此計算生成 1 m o l 碳碳 π 鍵放出的能量為 k J :
( 3 ) 1 0 0 k P a ,乙苯通過催化劑反應相同的時間,在不同的流速下,乙苯的轉化率隨著溫度的變化如圖1所示,流速大而轉化率低的原因可能是
(4)一種提高乙苯轉化率的催化劑一—鈀膜(只允許 透過)反應器,其工作原理如圖2所示.
① 該系統中持續通入 的作用為
② (20 和 ?k P a 條件下,一定量的乙苯通入無鈀膜反應器,若乙苯的平衡轉化率為 40 % ,該反應的壓強平衡常數
;在相同條件下,若換成圖2“鈀膜反應器”,乙苯的平衡轉化率提高到50 % ,則出口a和b的氫氣質量比為
(5)乙苯脫氫過程容易產生苯和甲苯等副產物,為了提高苯乙烯的選擇性,可采取的措施是
該試題設計理念在關注“三基”的同時,還特別強化了對考生“關鍵能力、學科素養和思維品質\"的考查.問題(1)與(2)是基礎知識的考查,問題(3)(4)強化能力測試,問題(5)注重學以致用,滲透學科素養.具體分析如下:
(1)乙苯脫氫的反應是吸熱且反應前后氣體分子數增多的反應,根據平衡移動原理,高溫低壓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動,所以選項A正確.
(2)由 Δ H = 反應物總鍵能一生成物總鍵能可得
2 E ( C - H) - E ( H - H) - E ( π ? ? ) =
所以 E ( π 鍵
(3)若反應物的流速大,則乙苯與催化劑的接觸時間變短,反應不充分,造成反應物的轉化率降低
(4) ① 該系統中持續通入 ,能夠及時將
從反應器中分離,促進平衡正向移動,從而提高乙苯轉
另外將""帶出,還可防止"
"與苯乙烯發生加成反應. ② 設起始時乙苯為 1 m o l ,列出三段式:
"的物質的量分數為"
"的物質的量分數為"
"的物質的量分數為"
",則
若換成催化劑一—鈀膜系統,有一部分""通過鈀膜分離,使平衡正向移動,提高了乙苯的平衡轉化率.設反應達到平衡時“出口b\"處有"
"生成.列出三段式:
"的物質的量分數為 1+b,H的物質的量分數為 1+b,C6H5—CH-CH2的物質的量分數為"
",根據“溫度不變平衡常數不變\"可得
解得""即出口\"b處\"氫氣為"
",出口“a處”氫氣為"
",所以“出口a”和“出口b\"的質量比為 9 : 8
(5)催化劑具有選擇性,為了防止乙苯脫氫過程產生副產物,可采取的措施是更換為高效催化劑或更適宜的催化劑.
總之,通過對《通知》中“深化考試內容和形式改革\"的學習,可以明確得出,2025年新高考化學試題定會注重“三基”,強化思維品質與學科素養,以此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