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到9月是隱翅蟲的活躍期,也是隱翅蟲皮炎的高發(fā)季節(jié)。每當這個時節(jié),總會有許多隱翅蟲皮炎患者來醫(yī)院皮膚科就診,其癥狀大多發(fā)生于面、頸、胸、背、上肢、下肢等外露部位。別看隱翅蟲身體小,但是“威力”可不小。當它被擠壓或受到威脅時,會釋放出含有隱翅蟲毒素的體液,這種體液與人體皮膚接觸2 至4 小時后,皮膚會出現(xiàn)條狀、片狀或點簇狀水腫性紅斑,隨后紅斑上出現(xiàn)密集丘疹、水皰或膿皰,可發(fā)生糜爛、結痂及表皮壞死,有瘙癢、灼痛和灼熱感。
隱翅蟲又名影子蟲、青腰蟲,是一種喜溫喜濕的小型昆蟲,喜歡在雨后出沒,具有趨光性和高飛行性,夜間會向燈光處飛行。隱翅蟲以小型昆蟲、植物花粉和菌類為食,也有一些寄生在動物體內(nèi)。能引起隱翅蟲皮炎的是隱翅蟲中的一小部分,被稱為“毒隱翅蟲”。毒隱翅蟲的外形與大螞蟻相似,身體由黑黃兩色相間構成,前胸、腹部及足部呈橘色或者橘黃色,蟲體各段均含毒素,蟲腹末端有肛門,會分泌毒液。隱翅蟲毒液的酸性值很大,pH 值為1~2,被稱為“會飛的硫酸”。
毒隱翅蟲危害人體的方式并非通過叮咬,而是通過直接接觸其蟲體體液。毒隱翅蟲血液淋巴組織液中含有隱翅蟲毒素,毒素接觸人體皮膚后導致灼傷而引起皮膚炎癥反應。通常感染的途徑有:蟲體被拍打揉碎在皮膚上直接感染;受蟲體碎片污染的手指去觸摸其他部位導致間接感染;蟲體隱匿在衣物中被搓爛后沾染毒液接觸皮膚感染。
如果發(fā)現(xiàn)隱翅蟲停留在皮膚上,千萬不要用手拍打、揉搓,一旦碰到了它體內(nèi)的強酸性毒液,會導致皮炎發(fā)生。正確的做法是輕輕吹走或者抖落,如果不小心接觸到隱翅蟲的毒液,應立即使用堿性的肥皂水或清水沖洗接觸部位,以降低皮膚表面的毒素濃度。如果出現(xiàn)了隱翅蟲皮炎的癥狀,應及早就醫(yī),不要自己亂涂藥膏。
如果隱翅蟲出現(xiàn)在家中,可以用膠帶將其粘住,或用紙巾將其包裹后扔掉,注意不要直接用皮膚等身體部位接觸其毒液。
家中定期清掃,保持室內(nèi)外環(huán)境清潔,防止隱翅蟲滋生。
家里安裝紗門、紗窗。隱翅蟲具有趨光性,當房間有燈光時,蟲子會試圖進入房間,而紗窗和紗門可以阻擋蟲子進入起居環(huán)境。
外出到公園、郊區(qū)、鄉(xiāng)村等地,要穿好長袖長褲,隨身攜帶驅(qū)蚊水、殺蟲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