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arison TestofWinter Potato Varieties(Lines)in Wenshan Prefecture
JIN Daizhen1,WANG Kaiqian’,WEI Yongmei2,MENG Qiong1,YANG Li',WANG Qian' (1Wenshan Prefecture Seed Management Station,Wenshan 663099,Yunnan; 2Wenshan City Seed Management Station, Wenshan 663099,Yunnan)
馬鈴薯是保障糧食安全和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糧食作物,文山州地處云貴高原南緣斜坡地帶,亞熱帶和溫帶氣候造就了該州域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日照充足的氣候特點[1],在發展冬作馬鈴薯產業上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2020年以來全州種植面積保持在1.33萬 (20萬畝)以上,成為了云南省冬早馬鈴薯生產的“新旗幟”,在產業振興中大放“薯”光[3]。隨著馬鈴薯生產轉型升級和產業化高質量發展的趨勢,產地物候、種植模式、季節供需、品質、產量等生產和市場因素對冬作馬鈴薯品種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開展了兩年馬鈴薯品種(系)比較試驗,以期篩選出適合在文山州冬作馬鈴薯種植區種植的高產優質馬鈴薯品種,促進產業提質增效,實現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材料參試品種(系)有11個,包括2個已通過登記的品種(滇彩薯101、滇薯14023),9個新品系,以主栽品種合作88為對照。品種(系)信息見表1。
1.2試驗地概況試驗于2023-2024年在文山市德厚鎮感古村實施,海拔 1 4 7 0 m ,地理位置 ,該地區年平均日照時數2 0 5 0 h ,年均氣溫在
之間,年均降雨量為8 0 7~1 0 0 0 m m 。試驗地塊地勢平坦,交通便利,肥力中等,排灌方便,光照充足,土質為紅壤,前作玉米。
1.3試驗設計試驗采用完全隨機區組設計,3次重復。小區行長 5 m 寬 2 m ,等行距種植,行距5 0 cm ,株距 3 3 c m ,小區面積 ,共60株。四周設保護行4行,種植對應品種(系)。所有品種(系)同期播種、移栽、施肥,田間管理措施與當地大田生產相同。記錄各品種(系)生育期,于出苗期觀察出苗整齊度和幼苗生長勢,盛花期記載株叢形態、莖色、葉色、花色,測量株高、莖粗。收獲后對塊莖特征進行考察,包括結薯集中性、塊莖形狀、表皮光滑度、皮色、肉色、芽眼,對塊莖類型進行劃分,單薯重量在8 0~1 5 0 g 之間的為大薯,在 2 0~8 0 g 之間的為中薯,在 5~2 0 g 之間的為小薯。
1.4田間管理2023年試驗于2022年12月25日播種,2024年試驗于2024年1月2日播種,為了保溫、保水、保肥,保證出苗整齊,播種后即蓋膜。播種時每 施用祥福豐復合肥料( N: P: K= 1 5 : 1 5 : 1 5 ) 5 0 k g 作底肥。追肥施用尿素
、氨基酸水溶肥、磷酸一銨、磷酸二氫鉀。根據田間生產情況適量使用甲霜錳鋅、吡蟲啉、戊唑醇、晞酰嗎啉、阿維菌素、辛硫磷乳劑、功夫王防治病蟲害
1.5 數據處理 使用Excel對數據進行整理及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生育期分析如表2所示,參試品種(系)于2022年12月25日統一播種后,2月1-8日始苗,2月6-17日出苗,出苗最早的是會薯27號,比對照早8d,最晚的是云薯116、昆薯14號、昆薯15號,較對照晚3d;封行期在3月2-8日之間,見花期在3月3-19日之間,開花期在3月14-24日之間,昭薯11號、云薯118、鳳P7.1、會薯28號最早開花,會薯27號最晚開花;參試品種(系)于4月22-29日成熟,生育期在78\~86d之間,最短的是滇彩薯101、昆薯14號,比對照早3d,最晚的是會薯27號,比對照晚5d;出苗率在 7 5 . 0 % ~ 9 8 . 3 % 之間,昭薯12號最高,云薯116最低,昭薯12號、會薯27號、鳳P7.1、滇薯14023、昆薯14號均高于對照,且出苗率 ? 9 5 . 0 % ,表現優異。
參試品種(系)于2024年1月2日統一播種后,2月1-7日始苗,2月6-13日出苗,出苗最早的是會薯27號,比對照早7d,最晚的是滇薯14023、合作88(CK);封行期在2月26-29日之間,見花期在3月1-16日之間,開花期在3月14-20日之間,昭薯11號、滇薯14023、云薯118最早開花,昆薯15號最晚開花;參試品種(系)于4月29日至5月4日成熟,生育期在84\~93d之間,最短的是昆薯14號,比對照早1d,最晚的是會薯27號,比對照晚8d;出苗率在 7 1 . 2 % ~ 9 8 . 3 % 之間,昭薯11號、會薯27號最高,滇彩薯101最低,昭薯11號、會薯27號、昭薯12號、昆薯15號、會薯28號均高于對照,且出苗率gt;9 6 . 0 % ,表現優異。綜合兩年結果來看,參試品種(系)中昆薯14號生育期最短,平均81.0d,會薯27號生育期最長,平均 8 9 . 5 d 。
2.2植株性狀對比如表3所示,2023年參試品種(系)株高在 3 1 . 0~5 6 . 6 c m 之間,昆薯15號最矮,合作88(CK)最高;2024年株高在 6 2 . 6~8 0 . 2 c m 之間,會薯27號最矮,云薯118最高。2023年莖粗在1 . 0 3~1 . 4 0 c m 之間,滇薯14023最細,昭薯11號最粗;2024年莖粗在 1 . 3 1~1 . 6 9 c m 之間,會薯28號最細,昭薯11號最粗。綜合參試品種(系)兩年植株形態表現,出苗整齊度一般的品種(系)有滇彩薯101、云薯116、合作88(CK),其余品種(系)為一般或整齊;昭薯11號、昭薯12號、滇薯14023、合作88(CK)幼苗生長勢強,鳳P7.1、會薯27號、會薯28號幼苗生長勢強或一般,其余品種(系)生長勢一般;云薯118、鳳P7.1株叢形態直立,其余品種(系)半直立;會薯28號莖色淡紫色,滇彩薯101、滇薯14023、云薯116、云薯118莖色紫色,其余品種(系)為綠色;昭薯11號葉色濃綠色,滇彩薯101、云薯116、云薯118葉色紫色,其余品種(系)為綠色;合作88(CK)
花色淡紫色,滇薯14023、云薯116、會薯28號花色紫色,滇彩薯101白色或藍紫色,云薯118紫色或白色,昆薯15號白色或紅紫色,其余品種(系)為白色。兩年試驗結果表明,不同播種時間對馬鈴薯的株高、莖粗有較大影響。
2.3塊莖特征對比如表4所示,綜合參試品種(系)兩年塊莖特征表現,滇彩薯101結薯分散或集中,昆薯14號、鳳P7.1結薯分散,其余品種(系)均結薯集中。昭薯12號、滇彩薯101、滇薯14023、鳳P7.1、會薯28號塊莖為長橢圓形,昆薯14號、昆薯15號為扁圓形,其余品種(系)為橢圓形。昭薯11號表皮網紋或略麻皮,滇彩薯101、滇薯14023較光滑或略麻皮,昆薯14號、會薯28號粗糙或略麻皮,云薯116、鳳P7.1、會薯27號較光滑,其余品種(系)表皮光滑。昭薯11號、昭薯12號、昆薯14號、會薯28號皮色為黃色,昆薯15號為淺黃色,滇彩薯101為紫色,其余品種(系)均為紅色。云薯118肉色為黃色或白色,昭薯11號、昭薯12號、昆薯14號、會薯27號為淡黃色,滇彩薯101為紫色,滇薯14023、云薯116、合作88(CK)為黃色,其余品種(系)均為白色。昆薯14號、會薯28號芽眼多,會薯27號中等,其余品種(系)均為少;昭薯11號、滇彩薯101芽眼深淺中等或淺,昆薯14號芽眼深,滇薯14023、云薯116、鳳P7.1、會薯28號芽眼淺,其余品種(系)芽眼中等深淺。
2023年參試品種(系)大薯占比 4 0 . 0 % ~ 7 9 . 3 % ,鳳P7.1最高,昆薯15號最低;中薯占比 1 4 . 2 % ? )4 0 . 0 % ,昆薯15號最高,會薯27號最低;小薯占比 2 . 4 % ~ 2 0 . 0 % ,昆薯15號最高,鳳P7.1最低。2024年參試品種(系)大薯占比 5 5 . 6 % ~ 7 3 . 1 % ,會薯27號最高,合作88(CK)最低;中薯占比2 1 . 0 %~4 3 . 4 % ,合作88(CK)最高,會薯28號最低;小薯占比 0 . 3 %~1 4 . 1 % ,會薯28號最高,昆薯15號最低。
2.4產量表現如表5所示,2023年參試品種(系)每 產量在 1 0 9 3 . 9~2 3 6 3 . 4 k g 之間,僅昭薯12號、昭薯11號比對照增產,增幅在 4 . 1 3 % ~ 1 8 . 6 4 % 之間,其余品種(系)較對照減產 6 . 5 9 % ~ 4 5 . 0 9 % ;產量最高的是昭薯12號,昭薯11號產量為 2 0 7 4 . 4 k g 居參試品種(系)第2位,滇薯14023、會薯28號、昆薯15號、滇彩薯101、云薯116、鳳P7.1較對照減產在 1 0 . 0 0 % 以上,表現較差。2024年參試品種(系)每
產量在 1 3 8 9 . 0~3 2 3 3 . 5 k g 之間,整體上產量表現優于2023年,比對照增產的有昭薯12號、昭薯11號、云薯118、會薯27號、昆薯15號、鳳P7.1、會薯28號、云薯116,增幅在 1 . 0 6 %~2 7 . 8 6 % 之間,昆薯14號、滇薯14023、滇彩薯101較對照減產3 . 6 9 % ~ 4 5 . 0 8 % ;產量最高的是昭薯12號,昭薯11號產量為 3 1 1 1 . 3 k g ,居參試品種(系)第2位,較對照增產 2 3 . 0 2 % ;云薯118產量為 3 0 9 3 . 5 k g ,居參試品種(系)第3位,較對照增產 2 2 . 3 2 % 。
2.5田間抗性表現如表6所示,昭薯11號、昭薯12號、云薯116、昆薯15號、鳳P7.1、會薯27號田間抗病性較好,未發生病蟲害。滇彩薯101、滇薯14023晚疫病最高病級1級,輕感潛葉蠅;云薯118、會薯28號晚疫病最高病級1級,青枯病病株率分別為 2 6 . 4 % . 5 . 1 % ;昆薯14號晚疫病最高病級3級,輕感潛葉蠅;合作88(CK)輕感潛葉蠅。
3 討論與結論
本研究綜合比較兩年品種(系)表現,篩選出了適宜文山州冬季種植的優良品種(系)昭薯12號、昭薯11號,建議加大示范種植,同時申請登記備案。昭薯12號兩年每 平均產量為 2 7 9 8 . 5 k g ,較對照增產 5 3 7 . 9 k g ,增幅 2 3 . 7 8 % ,生育期85.0d,株高5 2 . 7 c m ,株叢形態半直立,莖稈綠色,塊莖長橢圓形,表皮光滑,抗性好。昭薯11號兩年每
平均產量為 2 5 9 2 . 9 k g ,較對照增產 3 3 2 . 3 k g ,增幅 1 4 . 7 0 % 生育期85.5d,株高 6 1 . 9 c m ,株叢形態半直立,莖稈綠色,塊莖橢圓形,表皮略麻或網紋,抗性好。
根據文山州地理特征、海拔、天氣等情況,應選擇海拔 1 5 0 0 m 左右,土層深厚,疏松、肥沃,通透性好,排水方便的砂質土壤,選用優質、高產、抗病性好、大小均勻、無病害、色澤鮮亮、光滑的馬鈴薯作為種薯,種薯進行切塊時,切刀要用 0 . 1 % 高錳酸鉀或7 5 % 乙醇清洗,切下的薯塊芽眼不少于2個,用甲基硫菌靈和石灰拌種,切口晾干后即可播種,播種量在 左右。為避開1月低溫凍害,可選擇在11月底至翌年1月中旬利用馬鈴薯種植機械進行起壟覆膜種植,采用地膜覆蓋技術,提高土壤溫度,保持土壤水分。文山州冬作馬鈴薯產業種植面積已相對穩定,未來要向高效、高質、可持續發展的方向邁進,要充分利用獨特的地理區位和氣候優勢,從品種上夯實基礎,保障種源質量及安全,進一步挖掘優良品種特性,因地制宜促進產業提質增效。
參考文獻
[1]周洪友,陸龍平.文山州糧食生產及發展對策.基層農技推廣,2022,10(1):37-39
[2]文山州統計局.文山統計年鑒(2023).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3
[3]李全衡.云南省馬鈴薯品種區域試驗回顧.中國農技推廣,2013(S1):123-124,126
(收稿日期:2024-12-23)